“马氏维新”,百日而卒

2025年05月26日20:33:05 国际 1445

谁也想不到,马斯克和特朗普,美国一个最有钱的人和一个最有权的人,仅仅在100多天“蜜月期”之后,这个组合就宣告彻底破裂。

当地时间5月24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平台发文称,他将回到自己的公司,开始每天24小时的工作,以关注他的X、xAI特斯拉星际飞船

“马氏维新”,百日而卒 - 天天要闻

这也意味着,马斯克没时间去白宫了。

就在几天前的5月20日,他已经告诉记者,他将“大幅减少”政治支出,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够多了”。

是啊,2.9亿美元,马斯克为特朗普已经做得够多了,而且,他最终什么都没得到。马斯克已经愿赌服输,悻悻而归。

能从美国刀光剑影的政坛全身而退,特朗普已经给足了马斯克面子。

特朗普用他一贯的方式,完成了对这个“异类战友”的冷处理、软清洗、缓退出。

马斯克还算幸运,他生命暂时无忧,财富仍然还在,只是世界首富的位置差点没保住。

就在几个月前,所谓的“政府效率部”在豪言壮语中粉墨登场。马斯克最初承诺将联邦政府支出削减2万亿美元,这几乎是2025年预算的三分之一。同时,这个部门将在2026年7月4日“自我删除”。届时,一个规模更小、效率更高、官僚主义更少的政府将是送给美国建国250周年的完美礼物。

结果运行100多天,实现了1700亿美元的财政节流,“政府效率部”偃旗息鼓,“部长”打道回府。

那么,马斯克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

马斯克与特朗普之间的合作,本质上是“全球化资本”与“民粹主义政治”的一次短暂联姻。

特朗普期望借助马斯克的影响力和手段,落实开支削减计划,将其作为“财政砍刀”;而马斯克则试图通过政商旋转门机制,为旗下企业扫除监管障碍,获取更多商业利益。

马斯克的改革方向是希望大幅削减文职人员,控制庞大的联邦官僚机构,并将其规模缩小到至少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然而,对于美国政府这样一个极其庞大的官僚机构而言,改革谈何容易!

马斯克很快就遭到了四股力量的强大围剿。

第一,是政敌对抗。

马斯克本非政客,偏偏坐上了掌控裁员、节约成本的“生杀大位”,动的是华盛顿各方利益集团的奶酪。砍预算,关机构,让民主党与中间派抓住口实,猛攻特朗普“请商人治国”的用人失当。马斯克不可避免地成了众矢之的。

第二,是同僚反感。

白宫内阁,表面和气,实则权斗不断。一个非体制、无党籍的硅谷外来者,居然凌驾于国务卿、财政部长之上,对所有人指指点点,谁受得了?于是,马斯克与白宫内阁官员之间各种矛盾不断,甚至上升到拍桌子骂街的地步,让特朗普不得不弃卒保车。

第三,是民意难平。

美国民众对马斯克不满,不排除背后有人支持,街头抗议不断,特斯拉门店被围、车辆被焚烧,舆论压力山大。民调显示,57%的美国人对马斯克在政府的表现持负面态度。

第四,是个性冲突。

特朗普强硬,马斯克也强硬。一个是精于权谋的现实主义者,一个是科技狂人与自由主义者结合的矛盾体。开始时“强强联手”,最终却因功高震主、性格不合而走向分裂,成了必然的结局。

马斯克和特朗普政府的矛盾,一直被媒体看在眼里。

3月6日,马斯克和国务卿鲁比奥等人在白宫内阁会议上发生争吵,特朗普没有站在马斯克这一边。

4月2日,特朗普推出“对等关税”,马斯克和特朗普的矛盾自此开始激化。马斯克多次在社交媒体上对白宫经济顾问纳瓦罗展开攻击。

4月17日,马斯克与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白宫爆发激烈冲突,两人甚至“胸口相抵”、互飙脏话。

与此同时,白宫对马斯克按下了“隐身键”——特朗普的社交媒体不再提及他,共和党筹款邮件删掉了他的名字,白宫简报室的记者提问也很少提到这个曾经的“政治新星”。

曾经频繁出现在内阁会议纪要中的“政府效率部(DOGE)”改革进展,突然被关税政策、预算争议等议题取代。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在回应马斯克相关提问时,刻意用“DOGE团队的持续努力”替代“马斯克的领导”。

马斯克被这场“权力的游戏”惊呆了。他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他的选择,是“见好就收”,是“避祸远行”。

然而,对共和党来说,马斯克的退隐却可能有着致命的后果。2026年中期选举,共和党要想保住优势,甚至扩大地盘,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不行。要是马斯克真的“断粮”,特朗普上哪去找这么大方的金主呢?如果在众参两院失去多数席位,到时特朗普恐怕免不了和第一任期一样,遭遇被反复弹劾的尴尬局面。

对于马斯克而言,他已经成为了美国政坛的一枚弃子。马斯克或许一开始真心实意想“治国理政”,但在美国现实政治面前,这种理想主义终究还是失败了。

美国的利益格局,不是马斯克这种享受美国体制利益的人能够撼动的。

美国需要的,也不是一场修修补补的改革,美国还缺乏产生彻底改革的土壤。在美国的历史上,类似的改革尝试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如今,马斯克的名字也写进了这个长长的失败者名单之中——“马氏维新”,百日而卒。

来源:有理儿有面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面对印度百般挑衅,中国为何不动手?一个战略真相美印后知后觉 - 天天要闻

面对印度百般挑衅,中国为何不动手?一个战略真相美印后知后觉

南亚地缘博弈新态势:印度频频出招背后的战略考量印度在边境频频挑衅,动作不断,似乎意在逼迫中国做出强硬回应。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国始终保持克制,没有贸然出手。不少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个被忽视的战略真相逐渐浮出水面,连美印也在事后才恍然大
杜特尔特没了遗憾,让他恨铁不成钢的长女,终于扛起了家族大梁 - 天天要闻

杜特尔特没了遗憾,让他恨铁不成钢的长女,终于扛起了家族大梁

文|文人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政坛的根基深厚,源自老杜特尔特在达沃市数十年的经营,以及他总统任期内积累的超高人气。作为家族的核心,杜特尔特曾有一个清晰的政治蓝图,卸任总统后扶持长女莎拉登上总统宝座,自己退
章某雯跳桥轻生,警方公布监控画面 - 天天要闻

章某雯跳桥轻生,警方公布监控画面

安徽女子章某雯在湖北黄石失踪一事,近日引发广泛关注。5月27日晚,黄石市公安局黄石港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披露了章某雯跳桥前的行动轨迹。通报显示,章某雯今年17岁,安徽太湖县人,2024年被诊断为“焦虑抑郁状态”。2025年4月10日晚,她随婶婶在广场跳舞,后步行到黄石长江公路大桥,20时32分翻越护栏,20时43分跳桥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