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2025年05月14日16:20:28 国际 6282

【文/观察者网 王一】中国多年来对海外港口的战略投资,在美国挑起对华贸易战的背景下,备受外媒关注。

“中国计划确保能获取南美洲的丰富农产品,桑托斯港符合这一整体规划,”《华尔街日报》5月12日报道称,这座陈旧港口是南美大豆和其他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门户,而对中国来说,这些农产品是替代美国农产品的最可行的来源。

报道称,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正在该港口建设其在中国以外最大的出口码头,用于处理玉米、糖和大豆的运输。除此之外,中国公司还在巴西农业腹地铺设数百英里长的铁路,秘鲁太平洋沿岸一个耗资35亿美元的深水港的建设工作也处于收尾阶段,而“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战让这些项目更加紧迫”。

《华尔街日报》注意到,在桑托斯港中心地带,一排排仓库与废弃的殖民时代糖厂之间,一台高耸的起重机正在为中粮集团的三个筒仓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每个筒仓都像公寓楼一样大小。

自2014年中粮集团进入巴西市场以来,该集团一直依赖于第三方码头进行运输,这导致其成本增加了约15%。但2022年3月,中粮集团通过竞拍获得了该港sts11码头的25年经营权,解决了这一问题。美国彭博社去年年底在一篇分析中粮集团海外布局的报道中指出,桑托斯港sts11码头与铁路的连接使其运输成本比卡车更低,让中粮集团在巴西主要产区采购大豆和玉米等更具竞争力。此外,它还将降低了该集团因仓库短缺或运输延误而支付额外高昂费用的概率。

这项总投资约2.85亿美元的sts11码头项目于2023年开启建设改造,今年3月底正式启动运营,预计明年可以满负荷运转,届时其现有的年出口能力将从450万吨被推高至1400万吨。

美国《纽约时报》4月底报道称,除了对拉丁美洲最大港口桑托斯港的投资外,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向巴西的仓库、铁路、港口和其他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资金,以将更多的巴西农产品搬到中国船上。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梳理,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2018年收购了巴西第二大港巴拉那瓜港的集装箱码头运营公司。中国中铁也一直在参与修建一条连接巴西中部农业带与巴西东部和北部港口的铁路。在秘鲁,中远海运集团修建了一个深水巨型港口,以加快亚洲和南美洲之间的贸易。中国政府还与该地区政府讨论修建一条跨度极大的铁路,连接秘鲁的太平洋沿岸和巴西大西洋沿岸港口。

今年5月9日,巴西计划与预算部长西蒙妮·特贝特(simone tebet)透露,巴西团队约一个月前与中国国有铁路公司代表会面,讨论了一条连接钱凯港与巴西的潜在路线,钱凯港位于南美洲通往中国的最短路径上,可将海上贸易距离缩短至少1万公里,中国“对帮助巴西建设纵横交错的铁路网络非常感兴趣”。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官员4月28日表示,中国无需从美国进口农作物,今年仍能实现5%的增长目标。追踪农业市场的分析师称,巴西将填补这一空白,其次是阿根廷。

“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 天天要闻

桑托斯港 桑托斯港官网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再次发起对华贸易战后,中国对巴西农产品的采购预计将继续升高。中国-巴西企业家委员会执行主席克劳迪娅·特雷维桑(cláudia trevisan)表示,“你只要看看特朗普第一届政府时期发生了什么就明白了”。

《华尔街日报》援引政府数据称,自特朗普第一任期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遭到中国反制以来,到2023年,巴西农产品约占中国农产品总进口量的1/4左右,而美国的份额已降至14%。其中,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对巴西大豆的进口量增加了35%,达7300万吨,而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则减少了14%至2700万吨。

报道称,目前巴西向中国供应的70%的大豆,约30%经由桑托斯港运输,其他部分通过巴西第二大港巴拉那瓜港和北部的伊塔基港、巴卡雷纳港运输。

但庞大的货运量让桑托斯港难以承受。《华尔街日报》指出,与大多数国家一年只能收获1次相比,巴西气候温和,一年可以收获3次,潜力巨大,但该国缺乏像美国那样运输大豆和玉米的铁路,农作物主要通过卡车运抵桑托斯港,每天多达2万辆卡车往来导致附近的高速公路拥堵长达20英里。

这也致使港口面临压力。桑托斯港去年的货物吞吐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8亿吨,其中约60%都是农产品。根据物流咨询公司macroinfra的数据,巴西超过90%的农产品散货出口港口的运力已被使用,超过了85%的运营安全上限。

而中企对桑托斯港的投资将极大改善这些问题,扩建后的sts11码头将成为桑托斯港最大的码头之一。在项目开工时,桑托斯市市长罗杰里奥·桑托斯表示,该项目将帮助桑托斯居民完成振兴老码头的梦想,也将为该市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 天天要闻

2025年1月,一名工人在桑托斯港sts11码头 彭博社

中企在巴西第二大港巴拉那瓜港进行的大量投资也极大地改善了其运营能力。自2012年起,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上海航道局巴西公司就开始负责巴拉那瓜港的清淤维护和基建疏浚工作。通过拓宽、加深航道,该港的最大通航船舶从5万吨级升至10万吨级,港口运营效率及运力都获得大幅提升。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2018年收购巴拉那瓜港集装箱码头运营公司后,通过投资扩建码头、增加泊位等,也大大提高了该港的吞吐能力。

因此,巴西也非常欢迎中企的投资。5月10日至14日,卢拉第六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卢拉表示,巴方愿对接自身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两国在经贸、基础设施、航天、金融等领域合作。

随行的巴西交通部长小雷南·卡列罗斯(renan filho)也对《华尔街日报》表示,他们欢迎外国在巴西投资公路、铁路和港口,“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中乌(兹别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下月起生效 - 天天要闻

中乌(兹别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下月起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将于2025年6月1日生效。根据协定,持有效的中国公务、公务普通及普通护照的人员和乌兹别克斯坦普通护照的人员,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免办签证。如需在缔约另一方境内单次停留逾30日或者在缔...
​马雪:中美经贸摩擦降温,是特朗普政府想缓和对美经济的危机 - 天天要闻

​马雪:中美经贸摩擦降温,是特朗普政府想缓和对美经济的危机

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这是从谈一次到谈判常态化的重大升级□作者 马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近日,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此举缓解了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紧张关系,...
茌平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研讨 - 天天要闻

茌平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研讨

▲茌平区融媒体中心官方微信号5月14日,茌平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研讨。本次学习,茌平区创新“开放课堂”学习模式,以“现场督导+研讨交流”方式,切实提升中心组学习成效。区委书记孙荣军主持学习研讨并讲话。汲广树、燕东勇等中心组成员参加集体学习。市委第二列席旁听工作组派员列席。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区委...
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延期了! - 天天要闻

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延期了!

尊敬的市民朋友:原定于5月15日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及京西月季洲花YOUNG生活节,将延期至5月18日。届时,市民朋友们仍可持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门票,前往京西月季洲室内月季展厅、室外展园及花YOUNG生活节参观游玩。具体安排时间如下:1.月季展厅:5月15日-18日:开放时间为9:00—17:30,17:00停止入馆,17:30清场闭馆...
加沙地带九成家庭面临安全用水困难 - 天天要闻

加沙地带九成家庭面临安全用水困难

当地时间5月14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消息称,由于以色列的持续军事行动,目前加沙地带90%的家庭面临安全用水困难问题,当地90%的海水淡化厂和80%的污水处理厂都已经停止运行。 ....
乌内阁批准启动与欧盟首个谈判集群所需路线图 - 天天要闻

乌内阁批准启动与欧盟首个谈判集群所需路线图

当地时间5月14日,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宣布,乌政府已批准为启动乌克兰与欧盟入盟谈判首个集群所需的路线图。他表示,这些路线图涉及法治、公共管理改革等领域,完全符合乌克兰的国际义务及乌战略....
20年前,普京救活了俄罗斯,同时给中国提了醒 - 天天要闻

20年前,普京救活了俄罗斯,同时给中国提了醒

20年前,也就是2000年左右,俄罗斯正处在一个特别艰难的时期。苏联解体后,国家经济崩盘,政治一片混乱,社会动荡不安。那时候,俄罗斯被一群寡头把持着,这些人通过私有化改革捞到了巨额财富,把国家的命脉攥在手里,普通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国家
“川渝共建 护企优商”法治服务活动在重庆举行 - 天天要闻

“川渝共建 护企优商”法治服务活动在重庆举行

5月13日,重庆市公安局与重庆市工商联联合举办“川渝共建 护企优商”法治服务活动,推出“联动打击、风险预警、智慧护企、涉企执法”等方面举措,成立“川渝经侦法治宣传队”“重庆经侦警企联络员”,进一步筑牢护企优商法治屏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