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飞机刚落地瑞士,话还没说上几句,美国那边就抢先放话,态度强硬。
中美刚准备坐下来谈点实事,白宫那边就急着划红线,说得一点商量余地都没有:不会先对华降税,除非中国先作出让步。
这一下,气氛瞬间变味儿了。中方这次真是诚意十足,结果美方一句话就把场面搅得不安稳了。
5月9日清晨,代表团成员们从北京出发,经过近十小时飞行抵达瑞士。何立峰作为中方经贸谈判牵头人,此行肩负重任。
他在登机前的简短发言中表示,中方愿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与美方进行坦诚交流。
代表团中还包括了中国公安部长王小洪,这表明此次谈判除了关税、市场开放等经贸议题外,芬太尼问题也将被纳入讨论范围。
美方代表团由财政部长贝森特领衔。
贝森特近期在多个场合暗示美国政府正考虑调整对华关税政策,认为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实施的高关税政策效果有限,甚至对美国消费者造成了额外负担。
这些表态曾一度被解读为美方谈判立场可能有所软化。
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过于乐观。
就在中方代表团飞往瑞士的同时,特朗普总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连发两条动态,语调强硬。
第一条呼吁中国必须大幅开放市场,允许美国企业自由进入。
第二条更直接威胁称,如果中方不做出实质性让步,美国将考虑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征收高达80%的关税。
特朗普此番表态并非突发奇想。
自今年1月再次入主白宫以来,特朗普政府一直延续了对华强硬路线。
作为竞选承诺的一部分,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要迫使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公平竞争"。
尽管内部经济顾问多次提醒高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通胀风险,特朗普仍坚持认为关税是美国对华谈判的重要筹码。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当天下午的表态进一步确认了美方立场。
她在声明中强调:"总统已经明确表示,除非中方先行作出实质性让步,否则我们不会单方面降低任何关税。"
这一表态与特朗普的社交媒体言论形成呼应,显示出美方在谈判前的一致对外姿态。
中方代表团对此反应克制。
一位代表团成员在抵达酒店后表示,中方已经注意到相关表态,但立场一贯明确:中国愿意对话,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威胁,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他表示,谈判桌前的姿态与实际解决问题的诚意同等重要。
梳理这次谈判背景会发现,美方态度强硬并非没有内在考量。
特朗普政府面临国内经济压力,需要向选民展示强硬立场。
而实际上,美国企业界对长期高关税政策反应消极,多个行业协会已向白宫递交申请,希望能够调整关税政策。
美方这种"嘴上不松口,心里想调整"的矛盾心态,正是谈判走向复杂的关键因素。
中美双方此次谈判的核心议题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双方关税政策调整问题,目前美国对约2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
二是市场开放问题,美方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市场。
第三是芬太尼问题,这也是王小洪随团出访的主要原因。
5月10日的正式谈判在瑞士一家历史悠久的酒店内举行。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开局不利,此次谈判仍有达成部分共识的可能,特别是在芬太尼问题上,双方已有合作基础。
关税问题则可能是最大障碍,美方高调施压恐怕会适得其反。
谈判成功与否,最终还是取决于美方能否放下"美国优先"的单边思维,秉持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
正如中国驻瑞士大使在接待代表团时所说:"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对抗绝非正道。希望美方能够拿出与中方相向而行的诚意。"
信息来源:
白宫新闻办公室2025年5月9日官方声明
新华社记者赵明瑞士日内瓦现场报道
中国驻瑞士使馆5月9日发布的官方通报
美国财政部5月8日政策简报会议纪要
《瑞士时报》2025年5月9日前沿报道
中国外交部5月9日例行记者会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