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12名中国籍男女利用马来西亚90天免签政策入境,租用独立洋房设立诈骗呼叫中心,以线上刷单兼职为幌子专骗中国人。马来警方查获电脑、手机等作案工具,逮捕全部嫌犯,案件涉刑事诈骗及串谋。事件引发当地网民热议,质疑免签政策助长犯罪,呼吁加强监管。
5月5日,马来西亚的《光明日报》连发3篇新闻稿,披露12名中国籍男女,利用马中免签证90天的机会,进入马来西亚租赁双层独立式洋房设立呼叫中心后,专门针对中国人实施线上刷单兼职的骗局。这12名中国籍男女涉嫌设局诈骗老乡血汗钱而遭马来警方逮捕。
报道称,马来警方于5月2日约下午2时,突击霹雳州的怡保大和园一间双层楼独立洋房,逮捕了12名年龄介于25至44岁的中国籍男女(10男2女),并起获10台手提电脑、4台路由器及20部各类手机,总值约3万6000令吉的证物,其中包括手提电脑、路由器及各品牌手机。
霹雳州总警长拿督诺希山昨晚发新闻稿指出,初步调查发现,该诈骗集团是于4月开始在上述洋房进行诈骗活动,诈骗主要目标是中国人。
新闻稿称:“所有嫌犯皆为中国籍,包括10男2女,年龄介于25岁至44岁,他们全都已被逮捕。该诈骗集团成员、呼叫中心的监督员及客户搜寻员先向受害者提供所谓的线上工作机会,并要求他们尽快完成线上购买商品的任务以换取人民币现金回扣。他们还向受害者承诺,只要每完成一项任务即可获得回扣,但受害者付款刷单后,却迟迟等不到他们的酬劳”。
“警方也将向移民局查询所有落网中国籍嫌犯的护照与签证。一旦发现签证违规或滥用情况,将援引1959年移民法令采取进一步行动” 。
拿督诺希山指出,落网嫌犯目前已被警方扣押,案件援引马来刑事法典420条文(诈骗)及120条文(刑事串谋)下调查。目前所有嫌犯已于5月3日被扣押4天至5月6日。一旦罪成将被判处监禁不少于1年,以及不超过10年。
报道称,该案发生后,许多马来西亚网民纷纷指这是马中免签证90天措施所带来的恶果:
“免签证就是会付出代价。中国有了关税爷。中国人都很辛苦挣钱。所以会过来骗人的钱。千万不要贪上当。”
“免签证为大马带来更多中国骗徒。”
“中国人诈骗案在免签前都有了,现在会越来越多。”
“3个月免签证,对做诈骗已是足够时间了。大马免签证加油!引来多些诈骗分子。”
“免签进来诈骗犯法抓了又送一批人进来继续运作。”
发表上述言论的马来网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三郎认为,免签政策并非出境诈骗的温床,不可因为免签政策实施后有利于诈骗分子出入境,就片面地指责免签政策。近几年国内刷单诈骗、出境刷单诈骗,主要还是因为就职困难,灵活就业群体太庞大,以至于遇到能打工挣钱的广告便饥不择食。比如缺少戏约的演员王星,如果不缺戏约,他也不可能如此轻信微信群中一个远在泰国的拍摄机会,从而差点失去人生。
所以,要从源头上根治各类以工作、挣钱骗人的案件,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立法要求网络平台包括移动网络运营商,加强兼职招聘信息审核,利用ai识别“刷单”“高回报”等诈骗关键词,及时拦截虚假广告。
按理说,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如此先进,识别诈骗广告并非难事。如果立法追究出现诈骗广告平台和运营商的民事赔偿与刑事责任,相信诈骗广告出现在被骗者手机、电脑中的机会,至少可以减少99%。
二是要修改法律加重对诈骗违法人员的惩罚。一旦抓获,罚到他倾家荡产,判他牢底坐穿,让他没有第二次骗人的机会。
三是要解决就业问题。说实话,如果大家都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工资,谁会相信那些看上去就不靠谱的骗人的广告呢?饥寒多盗贼,贫瘠多土匪,穷乡僻壤多恶徒。这个话题说多了容易惹祸,点到为止。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