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引发欧盟反制,25%关税清单出炉,跨大西洋贸易战升级

2025年04月10日06:22:17 国际 1513

【布鲁塞尔讯】2025年4月9日,欧盟27国以26票赞成、1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对美反制关税决议,对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

这一举措直接回应特朗普政府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的25%关税,以及针对所有欧盟商品的20%“对等关税”。

这场始于金属制品的贸易摩擦,正演变为横跨大西洋的经济对抗,全球产业链资本市场陷入震荡。

特朗普关税引发欧盟反制,25%关税清单出炉,跨大西洋贸易战升级 - 天天要闻

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清单,大豆、牛肉、烟草、钻石等商品成为重点打击目标,其中82.5%来自美国“红州”路易斯安那州的大豆首当其冲。

这一精准打击策略直指特朗普核心票仓,与法国提议的“反胁迫工具”(ACI)形成联动——若谈判无果,欧盟或将对美国科技服务、金融市场实施更广泛限制。

特朗普关税引发欧盟反制,25%关税清单出炉,跨大西洋贸易战升级 - 天天要闻

美国关税政策的连锁反应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组合拳呈现明显的“产业打击”特征。2025年3月生效的钢铝关税已导致欧盟钢铁出口商损失18亿欧元,德国蒂森克虏伯等企业被迫裁员5%。4月2日推出的“对等关税”更将70%的欧盟对美出口纳入征税范围,涉及汽车、机械、医药等核心产业,年贸易额达3800亿欧元。

这种“一刀切”政策引发全球供应链地震。比利时预计经济损失将达GDP的2%,化工、制药行业面临120亿欧元冲击;德国巴斯夫宣布推迟12亿美元的美国工厂扩建计划,转而加大东南亚投资。

更严峻的是,美国消费者正承受关税转嫁压力——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美国家庭年均支出将增加4200美元,通胀率可能攀升2.6%。

特朗普关税引发欧盟反制,25%关税清单出炉,跨大西洋贸易战升级 - 天天要闻

欧盟反制措施的双重逻辑

欧盟的报复行动展现“精准打击+战略威慑”的复合策略。首轮25%关税聚焦美国农业与制造业,如路易斯安那州的大豆、堪萨斯州的牛肉,这些商品70%依赖欧盟市场。

此举既削弱特朗普选民基础,又为后续谈判预留空间——欧盟明确表示,若美国取消关税,愿将汽车和工业品关税降至零。

更深层的博弈发生在服务贸易领域。法国、德国推动启用“反胁迫工具”,计划限制美国科技服务准入,打击其1126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顺差

这一“贸易火箭炮”若落地,可能直接冲击苹果、亚马逊等企业的欧洲市场,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前。

特朗普关税引发欧盟反制,25%关税清单出炉,跨大西洋贸易战升级 - 天天要闻

全球贸易格局的蝴蝶效应

这场贸易战已引发资本市场剧烈震荡。4月7日,全球股市蒸发6万亿美元,道琼斯指数单周跌幅达5.3%,投资者担忧贸易壁垒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速0.8个百分点。企业层面,彪马、昂跑等欧洲品牌因东南亚产能受限,股价三日暴跌17%,被迫加速供应链重组。

发展中国家成为无辜受害者。非洲可可出口商因欧美贸易分流,价格下跌12%;越南鞋类企业失去美国市场后,30万工人面临失业风险。世界银行警告,若美欧冲突升级,2025年全球贸易量可能萎缩2.3%,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

特朗普关税引发欧盟反制,25%关税清单出炉,跨大西洋贸易战升级 - 天天要闻

机构观点:对话仍是唯一出路

关税战没有赢家,只会制造更多输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指出,“美国每损失1美元贸易额,全球经济将连带缩水2.5美元。”她建议双方设立“关税豁免清单”,优先保障药品、半导体等战略物资流通。

欧盟内部也在反思对抗成本。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虽支持反制,但呼吁“以谈判替代对抗”,担心贸易战加剧欧洲能源危机。德国工业联合会则警告,若美国对药品加征关税,欧洲患者可能面临抗癌药物短缺。

特朗普关税引发欧盟反制,25%关税清单出炉,跨大西洋贸易战升级 - 天天要闻

这场横跨大西洋的经济对峙,本质是全球化退潮期的规则之争。当特朗普试图用关税重塑贸易格局,欧盟以“精准打击”捍卫自身利益,而全球经济正为这场权力重构付出沉重代价。如何在保护主义浪潮中寻找平衡,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与勇气。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来,拉萨市城关区已为1263名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家里配备了护理床、制氧机以及床头“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数据都会连接到市级智慧养老数据聚合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安全保障。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 天天要闻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2021年,贵州一男子凭借一手独特的养牛方法,养殖一头牛他就能净赚一万多元,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创立了一套以养牛为主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通过使用这种模式,他的年收入高达700多万元,那么他的这套养牛方法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 天天要闻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铁路拉林线开通之际,我便投身到这条线路的工作当中,能够深度参与拉林铁路的运营,这份荣耀始终在我心间熠熠生辉。”4月1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携手青藏铁路集团公司,于拉林铁路共同开启“坐着高铁看中国·寻访藏家桃花源”主题采访活动。身为青藏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 天天要闻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记忆中的黄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温室在烈日下泛着银光,这片曾在戈壁荒滩种出圣女果而闻名的“戈壁田园”,如今,能让土壤要求极高的蓝莓也在此扎根,上演着现代农业最震撼的逆袭剧本。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闻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过大货车时发现,司机王某已从驾驶室爬出,坐在车门上。由于腿部受伤,加上气温低,王某全身发抖,一时无法自行脱困。于是,民警用身体靠着车身,并提出让司机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