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关头,特朗普逼中方撤回关税,圆桌会议召开,中美不得不谈判

2025年04月08日15:13:04 国际 1197

中方反制关税即将生效,特朗普又发出叠加关税威胁,中方的态度是什么?为什么中方要这样做呢?

最后关头,特朗普逼中方撤回关税,圆桌会议召开,中美不得不谈判 - 天天要闻

本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全世界征收对等关税的消息引发了舆论热议,在清单中,中国被加征了高达34%的对等关税。但令特朗普没想到的是,中国接下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宣布了对美国的一系列反制措施,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在反制措施中,中方对美国输华商品加征34%的关税即将在10日生效。就在生效的最后关头,特朗普又有了新的动向。按照媒体公布的消息,特朗普声称如果中国不取消加征的关税,美国将进一步对华再次叠加50%的关税。特朗普这种逼中国撤回关税的行为,暴露了美国霸权主义思维。对于美国的威胁,中方也给出了回应,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奉陪到底。也就是说,中方绝不会低头,如果美国还是继续要对华加征关税的话,中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中国这样做,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美国对华加征的关税足够高了,中国必须要进行反击。按照媒体计算的结果,美国对华征收的整体关税目前已经高达67%,这对于中国对美贸易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在这里可以看一组数据,在过去的2024年,中美贸易顺差大约有3610亿美元,这一部分占到了中国当年GDP的2%。按照美国坚持对华加征这一部分关税的话,中国对外出口将减少至少7%,中国GDP则会减少至少0.25%。这很可能会打乱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造成非常不利的后果。所以,中国必须要对美国说“不”,必须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来让特朗普重新考虑对华关税政策。

最后关头,特朗普逼中方撤回关税,圆桌会议召开,中美不得不谈判 - 天天要闻

第二个,中国一旦妥协,就可能成为特朗普“虚空造牌”的筹码。同样在本月初,特朗普对华发出信号,如果中方同意Tik Tok被美方企业收购的话,那可以减少美国对华关税。这就意味着,美国这次计谋一旦得逞,未来想要达到另一些目的,也会选择通过威胁加征关税的方式,来跟中国讨价还价。这对中国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隐患,所以,中方这次反制,也有“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意味。

最后关头,特朗普逼中方撤回关税,圆桌会议召开,中美不得不谈判 - 天天要闻

第三个,中方已经具备反制美方的底气。刚才列出的那一组数据,是从特朗普1.0时期对华发起贸易战的结果,事实证明,美国对华的商品依赖更为严重。而且,在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增加的同时,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却呈下降趋势。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找美国的替代者。比如前不久,中国在长时间中止了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同时,又同澳大利亚签署了长达15年的天然气大单。而且,中国反制美方的措施中,很多都是打到了美国的七寸,比如中方对七类中重稀土出口管制,将影响到美国的众多军工企业。要知道,从2020年到2023年,在美国进口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中,中国占到了七成。虽然美国拥有大量稀土存储量,但提炼能力同中国相差甚远。也正因为如此,在2024年,中国稀土产量高达27万吨,而美国却只有4.5万吨。所以,中方“打蛇打七寸”的措施,也会让美国损失惨重。中方也是用实际行动告诉美国,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特朗普想靠关税战“让美国再次伟大”,无疑是痴心妄想。

最后关头,特朗普逼中方撤回关税,圆桌会议召开,中美不得不谈判 - 天天要闻

不过,虽然中国对美国进行了一系列反制动作,但并不意味着对美国关闭了谈判的大门。就在这两天,中国商务部还召开了美资企业圆桌会。在会议中,中方向包括特斯拉等美企阐述了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这说明正如相关专家分析的那样,中国在“以战促和”。其实话说回来,中美的关税战问题,最终还是不得不通过谈判解决。可以说,面对美国的关税打压,中国现在已经无路可退。目前,中国是全世界所有国家中,坚定反制美国的唯一国家。虽然欧盟也表达了反制态度,但从表现来看,欧盟的做法还是非常犹豫的,毕竟如果跟美国反目的话,欧盟对美的战略依赖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距离中方反制关税生效日期越来越近,中美接下来是打还是谈,用不了两天,结果就会揭晓了。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来,拉萨市城关区已为1263名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家里配备了护理床、制氧机以及床头“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数据都会连接到市级智慧养老数据聚合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安全保障。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 天天要闻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2021年,贵州一男子凭借一手独特的养牛方法,养殖一头牛他就能净赚一万多元,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创立了一套以养牛为主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通过使用这种模式,他的年收入高达700多万元,那么他的这套养牛方法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 天天要闻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铁路拉林线开通之际,我便投身到这条线路的工作当中,能够深度参与拉林铁路的运营,这份荣耀始终在我心间熠熠生辉。”4月1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携手青藏铁路集团公司,于拉林铁路共同开启“坐着高铁看中国·寻访藏家桃花源”主题采访活动。身为青藏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 天天要闻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记忆中的黄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温室在烈日下泛着银光,这片曾在戈壁荒滩种出圣女果而闻名的“戈壁田园”,如今,能让土壤要求极高的蓝莓也在此扎根,上演着现代农业最震撼的逆袭剧本。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闻

大货车雨夜侧翻 司机被困 民警变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过大货车时发现,司机王某已从驾驶室爬出,坐在车门上。由于腿部受伤,加上气温低,王某全身发抖,一时无法自行脱困。于是,民警用身体靠着车身,并提出让司机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