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这几天正因为特朗普的无差别关税焦头烂额,尽管事前做了种种准备,可当关税真的到来,还是显得应对不足。
他们目前的想法是,向中国看齐,团结内部成员,对美国关税重拳反制。此举看似终于开了窍,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欧盟正在商量对策,打算向中国看齐,对美国重拳反制】
毕竟美国无差别关税正式生效之后,中国反制的速度不可谓不快,显然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应对方案。更何况我们早早就表示,要和特朗普“奉陪到底”了。
相比之下,欧盟就暂时没有这样的决心和觉悟了。归根结底,由于对美欧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形成了路径依赖,欧盟对地缘政治风向的感知变得愈发迟钝。
这不,特朗普关税政策出台后过了3天,欧盟这才决定,召集各国贸易部长在卢森堡开会,互相交换意见,准备将效仿中国的想法转化为行动。
眼下时间很紧迫,再过几天,欧盟就要进行集体表决,正式决定是否要对美国关税进行反制,通过应该是大概率的事情,除非有15个成员国投票反对,且这些国家在欧盟的人口占比超过65%。
通过归通过,欧盟能不能在关税问题上团结一致,而不是各怀心思,才能让反制政策真正生效。即便要对美国进行反制,欧盟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报复特朗普,而是希望对方被打疼以后,能够坐上谈判桌,理性开展对话。
【中国已经为美国关税做好充足预案,欧盟还在瞻前顾后】
要想让美国感到疼,欧盟就必须握紧拳头,要是有成员国三心二意,效果势必大打折扣。但话又说回来了,涉及美欧关系,欧盟瞻前顾后是难免的。
目前的情况是,有些成员国想和中国一样对美国来硬的,比如说法国和德国这两驾“火车头”;有的则对特朗普还抱有幻想,希望避免事情闹大,不要伤到美欧关系的“和气”,比如说西班牙和意大利。
这两个国家先后发出警告,要是美欧关税战升级,只会出现“双输”局面,欧洲经济会遭到巨大损失,欧盟应该继续与美国谈判,而不是强硬报复。而其他经济上依赖对美出口的成员国,也希望欧盟能三思而后行。
其中,酒业的分歧是最大的,欧盟委员会本来打算将此作为对美反制的重点领域,特朗普直接威胁说,要是欧盟不改变想法,他将反手征收200%的超高额关税。如此激进的姿态,倒是吓住了不少人,特别是酒业出口颇具规模的那几个成员国,像是法国和意大利。
【马克龙低估了特朗普对无差别关税的决心】
所以法国现在的姿态很矛盾,一会生怕美欧贸易战闹大,重创自己的出口经济,一会又与德国异口同声,希望欧盟对美国关税作出强硬还击,报复措施可以不仅限于关税层面。
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亲自建议欧洲企业,目前可以先暂停对美国的投资,直到局面明朗化。
说得更直白点,马克龙想让欧企等到美欧谈出结果再行动。只是这种表态意义不大,之前欧洲没少跟美国接触,马克龙自己都亲自跑了趟白宫,回来后说自己如何有信心避免美欧经贸争端,结果时间一到,特朗普对等关税照加不误。
很显然,马克龙高估了自己对特朗普的影响力,更低估了美国总统对关税政策的痴迷程度,这种情况在欧盟领导人之间相当普遍。摸不清特朗普的底,欧盟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该对美强硬,还是继续妥协下去。
【特朗普来势汹汹,留给欧盟的时间不多了】
在贸易问题上,欧盟面临的困境,就和它们当年炒作“去风险化”概念差不多,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却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方案,更把握不好其中的尺度。
种种迹象表明,欧盟现在很伤脑筋,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到有礼有节地对美反制,不能太软弱,否则特朗普肯定会得寸进尺,不会轻易坐上谈判桌,也不能太强硬,让局面全线升级,断送美欧谈判的可能性。
毕竟欧盟不能真的像中国那样,全面反制美国,即便想向中国看齐,却也不具备这么做的本钱与底气。
欧盟如今三天两头就围绕关税问题开会,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主要是对外传达一个“集体态度”,那就是寄希望通过美欧磋商寻找解决方案,如果谈判破裂,也会采取反制措施。
【冯德莱恩等欧盟高层,还是希望给美欧关系留下一点余地】
可见在经贸问题上,欧盟还是想给自己和美欧关系留下一点余地。
欧盟贸易主管就说,关税生效以来,他一直在与美国那边的同行交流,希望解决矛盾,还抱怨说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毫无道理”“具有破坏性”。
发牢骚不会改善欧盟现在的困境,美国的关税政策已经悬在头顶,究竟是走出美欧关系的舒适区,向中国看齐,团结一致对特朗普发起反制,还是说对美国“打不还手”,欧盟需要早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