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遗体怕偏见的火化师: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遗体,刚入行躲在屋里不敢出去

2025年04月04日13:10:15 国际 9228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鑫 实习生 裴晴

闻听死亡,是一阵唏嘘。围观死亡,是一声叹息。直面死亡,是一次观念的重塑……

面对生命的到来,我们欣喜若狂;而面对生命的落幕,我们却无能为力。在死亡来临之际,如何从容、完善地送别逝者?也许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人生课题。

对很多人来说,“殡葬”是一个陌生、传统甚至神秘的行业,在郑州市殡仪馆,这里提供遗体运输、化妆、冷藏、装殓、火化等各种服务。在所有工种中,火化工是最后一个告别遗体的人。当炉膛火光升起的那一刻,他们便守护着逝者前往人生的最后一次远行。

不怕遗体怕偏见的火化师: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遗体,刚入行躲在屋里不敢出去 - 天天要闻

王同辉(左)和王立创(右)

“刚入行躲在屋里不敢出去,师父硬逼着我去干”

搬运遗体、核实身份,在家属对逝者作完最后告别后,王立创鞠躬礼送遗体至火化炉,然后点火,实时观察遗体火化情况,并对风力、火力、炉压进行调控。大约一小时后,遗体化为一堆灰烬。一个生命,从灵魂到躯壳,至此从这个世界完全消失,唯留下生者对他的追思与回忆。

在郑州市殡仪馆工作了12年的火化师王立创,如今面对着形形色色的遗体,已经可以泰然处之,做好生命最后一站的“摆渡人”。

12年前,王立创进入殡仪馆工作,起初他主要是负责火化炉的维修工作,两年后正式成为一名火化师。“一开始的时候特别害怕,刚来的第一个星期我就坐屋里边,老师傅进来说‘干活!走’,拉着我硬干,一个半月就锻炼出来了。”王立创告诉记者,后来慢慢地经过领导的安抚以及老员工的开导,从害怕变成了敬畏,知道了这个工作的使命和意义。

王同辉刚接触到这个行业时,“遗体从地下室到火化间要经过一段很长的传送带,传送的过程中风比较大,遗体上盖着的被子和身上穿的衣物会被风吹动,每次看到后都感觉是遗体在动,心里还是很怵的。”王同辉告诉记者:“第一次接触这份工作,心里多少还是很害怕。”

后来王同辉就去找老员工谈心,老同志说不要总是往那方面想,放松心情,不要自己吓自己。现在这份工作干了两个月多一点,王同辉也已经习惯了。

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遗体,火化时会听到“刺啦刺啦”的声音

“每一个遗体的高矮胖瘦不一样,所需要的风油配比也不一样,火化师的工作容不得一丝疏忽,因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我们的工作直接决定了逝者能否体面干净地离开这个世界。”王立创说,人的躯体虽然最终都化作一堆灰烬,然后归为泥土,但那依然是圣洁的,是永远值得被尊重的。

火化完成后,家属捡拾起逝者的骨灰,泣不成声中,他们向火化师表达最深的谢意。每当这个时候,一种感动就会涌上王立创的心头,他给予逝者最大的尊重,而逝者家属也给予了他最深的尊重。

火化前,是遗体最后保留完整样的时候,因此在家属确认遗体时,情绪会非常激动。“经常会突然听到有人号啕大哭,那种哭声特别有穿透力,隔很远你都能听见,听见了就想跟着哭。”王立创告诉记者,“遇到家属情绪激动、拉着拽着遗体不撒手的时候,我们自然不能强行分开,只能找他们的家属进行劝抚。”

不怕遗体怕偏见的火化师: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遗体,刚入行躲在屋里不敢出去 - 天天要闻

郑州市殡仪馆骨灰领取处

“最多时候一天要火化大概60多具遗体。早上上班时间固定,下班时间不固定,最晚要到晚上7点左右。把炉子烧完,要进行当天的收尾工作和第二天早上的准备工作,包括炉台清扫、工具摆放、垃圾清理等,不影响第二天正常开工。”王立创说道,“遗体火化时会有油脂燃烧发出的‘刺啦刺啦’的声音,从小的观测孔可以观察火化情况,进入火化间的遗体大部分经过冷冻冷藏,受热之后会慢慢收缩,产生轻微变形,这种是正常情况。”不会出现网上流传的“遗体突然坐起来”或者“猛地动一下”的现象。

他们介绍,正常成年人的遗体火化后,骨灰大约有500克,如果彻底粉碎的话估计连一斤都不到。主要看遗体情况,高矮胖瘦、遗体存放条件和存放时间等都会产生影响。遗体存放时间长,成灰率就低,损耗就大。

此外,炉子高温焚烧过后的气味很难闻,像肉烧糊的味道,还有油脂、柴油味混杂在一块儿,即便是工作了12年的王立创,至今仍闻不惯这个气味。

“至今没告诉父母做这份工作,担心他们不能接受”

“每当别人问我是干什么工作的,我就说在民政局,往下就不再说了。”

年前的时候,王同辉想给家里装一款净水机,销售人员提出想要做一个问卷调查。写工作单位时,王同辉只简单地写了“民政局”三个字,销售人员强调要写得准确一点,王同辉告知对方再往下写怕有影响,对方满口说着没事。“当我写到殡葬行业时,他当时没有什么反应,其实等我走了之后,我写的那张纸就被撕掉了。”王同辉无奈地说,“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对我们这个行业有所忌讳的,一般亲友家有喜事时,也只是打个电话恭喜一下,礼金送到,人就不去了。”

“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殡葬行业从业者。”王立创告诉记者,“我干了十多年,平时跟朋友也很少联系。也很少告知别人自己的职业,不想因为自己的职业让家人也承受异样的眼光。”

王同辉也提到,至今还没有告诉父母自己从事这个行业,担心他们不能接受。

火化师的工作很多都是家属看不到,也不被家属理解的。王立创坦言:“外界对我们的工作不了解,只能靠猜想,不过即使他们有偏见,该做的还得做,不会因此而对逝者不尊重。

每具遗体火化前,王立创和王同辉都会对遗体深深地鞠一躬。“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心存敬畏,我们送每一位逝者最后一程,说是工作,也是我们殡葬人对逝者的一种尊敬。”王同辉说。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陈朋冲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解雇“不忠”官员! - 天天要闻

特朗普,解雇“不忠”官员!

文丨陆弃4月3日,《华盛顿邮报》披露的一条消息让整个美国国家安全体系震动。白宫当天突击解雇了至少三名国家安全委员会(NSC)高级助理,而更令人瞠目的是,这不是因为泄密、渎职或道德丑闻,而是因为“政治不忠”。
王毅访俄期间,得到普京的特殊会见 - 天天要闻

王毅访俄期间,得到普京的特殊会见

美国总统特朗普致力于与俄罗斯政府搞好关系,可他期待的线下会晤迟迟没有得到准确答复,就在这时候,中国外长王毅启程访俄,并在访俄的第二天,就得到了特朗普想要的特殊待遇。 王毅外长与拉夫罗夫举行....
中国救援队伍在曼德勒共搜救出9名幸存者,在安置点持续开展医疗服务 - 天天要闻

中国救援队伍在曼德勒共搜救出9名幸存者,在安置点持续开展医疗服务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 满达 李迎 余渊中国救援队伍在缅甸受灾严重的曼德勒市持续开展救援工作。截至当地时间4月5日8时,共搜救出9名幸存者。当地时间4月4日,中国救援队伍继续派出多支队伍对重点区域和建筑搜索排查被困人员。中国国际救援队联合中国救援队、中国香港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等开展医疗义诊活动,派出由呼吸、心...
印度突改穆斯林宗教财产法!2亿人权益引爆轩然大波 - 天天要闻

印度突改穆斯林宗教财产法!2亿人权益引爆轩然大波

印度议会近日通过一项引发争议的法案,旨在改革该国庞大的穆斯林宗教财产管理机构。由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政府声称该法案将增强透明度,而反对党则谴责这是针对少数族群的"攻击行为"。根据法案内容,印度全国24个穆斯林宗教财产管理委员会(Wa
柳州市政府原秘书长刘俊,被查 - 天天要闻

柳州市政府原秘书长刘俊,被查

4月3日,广西柳州市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市二级巡视员刘俊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审查调查。刘俊 资料图公开报道显示,刘俊出生于1972年10月,早年在柳州市委组织部工作,2018年至2021年任市政府秘书长,后出任柳北区委书记,直至2024年卸任。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担任市政府秘书长之时,市长为吴炜(1968年9月生,广东普...
关于省直林局基层林场取消乡镇工作补贴的问题 - 天天要闻

关于省直林局基层林场取消乡镇工作补贴的问题

关于省直林局基层林场取消乡镇工作补贴的问题问:我家人在省直林局基层林场工作,都是离县城上百里的山里,之前一直有乡镇补贴,说是从25年开始就要取消。之前看省组织部、人社厅、财政厅联合发文省财综【2024】49号说是完善制度不是取消补贴,是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