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朗普特使的评价说起:“普京是个超级聪明的人”

2025年03月23日23:12:03 国际 1581

1️⃣

日前,在与播客主持人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进行的一次长时间访谈中,特朗普特使史蒂夫·维特科夫(Steve Witkoff)高度评价了普京的智慧。

“过去,只有全国最聪明的人才能进入克格勃……而普京就是个超级聪明的人。” (In the old days, the only people who went into the KGB were the smartest people in the nation… He’s a super smart guy.)

这一评价不仅是对普京个人能力的肯定,也反映了克格勃这一苏联时代情报机构对他政治生涯的深远影响。

普京的执政风格,尤其是他在国家安全和对政权稳定的警惕性上,清晰地展现了他的克格勃思维。

2️⃣

克格勃的严格选拔:精英中的精英

克格勃(KGB,全称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苏联时期的核心情报机构,对成员的挑选极为严苛。

候选人不仅需要对苏联共产党绝对忠诚,还必须通过严格的政治审查,确保家庭背景“干净”。

此外,克格勃青睐高学历人才,尤其是精通外语、数学、法律或情报分析的优秀毕业生,顶尖学府如莫斯科国立大学往往是其重点招募地。

除了智力因素,克格勃对成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也有极高要求。

他们必须经过严格的体能训练,以应对复杂的安全任务,同时接受心理测试,确保面对高压环境时依然保持冷静。

特工们还需要具备优秀的社交技巧、伪装能力和隐秘性,以执行情报收集工作。

3️⃣ 普京的克格勃生涯:从间谍到总统

1975年,普京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被克格勃招募,并在莫斯科红旗学院接受特工训练。

他的课程涵盖情报收集、心理战、反间谍、武器使用等专业技能。1985年,他被派驻东德德累斯顿,主要负责招募线人、监视西方国家动向,并与东德秘密警察斯塔西Stasi)合作。


从特朗普特使的评价说起:“普京是个超级聪明的人” - 天天要闻

然而,普京并未在克格勃体系内升至高层。他在东德的任务更偏向情报收集和基层联络。

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苏联在东欧的影响力迅速衰退,普京亲眼目睹了苏联政权的摇摇欲坠。

1991年苏联解体,克格勃随之瓦解,普京辞去职务,转向政治生涯。

4️⃣

国家安全至上。

作为情报机构出身的领导人,普京始终将国家安全放在首位。

他执政后迅速重组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赋予其更大的权力,以确保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威胁的影响。

从恐怖主义防范到打击间谍活动,俄罗斯的安全体系在他的领导下变得极为强势。不仅如此,他还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社会的全面监控,比如限制互联网自由、强化对外国非政府组织(NGO)的监管,以防止“外部势力”对国内政治施加影响。

对政权稳定的高度警惕。

普京亲历了苏联的解体,并在东德见证了共产主义阵营的崩溃。

这让他对政权的稳定有着极端的敏感度。他坚信,西方国家推动的“颜色革命”是一种颠覆政权的工具,因此对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统治的因素都保持高度警惕。

2014年的乌克兰“广场革命”推翻了亲俄政府,进一步加深了普京对西方干涉的戒备。

他认为乌克兰的政治变局是西方操控的结果,因此采取强硬手段应对。

俄乌冲突

俄乌冲突是普京政治理念的直接体现。

在他看来,乌克兰不仅是俄罗斯的战略屏障,更是其势力范围内的一部分。

2014年,他在克里米亚问题上采取了果断行动,以“保护俄罗斯同胞”为由迅速拿下了该地区。

而2022年全面军事行动乌克兰,则是他对乌克兰逐渐向西方靠拢的强硬回应。

冲突后,普京展现了他一贯的冷酷与决断。他不仅在国内加强战时管控,还通过部分动员令补充兵力,以确保战争可以长期持续。同时,他利用能源、粮食出口等手段对欧洲施压,试图削弱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

尽管俄罗斯在战场上也遭遇了挫折,但普京并未改变其立场。

他仍坚持认为,这场俄乌克战争关乎俄罗斯的“生存安全”,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达成有利的谈判条件。

普京的“聪明”与现实的代价

维特科夫对普京的评价无疑是基于他的个人能力和克格勃背景,但真正的“聪明”不仅在于权术与谋略,更在于如何为国家带来长远的稳定与发展。

普京的确是一个政治家,精于操控局势、维持权力,但也使俄罗斯陷入了长期的对抗与孤立。

俄乌战争至今仍未结束,普京的“聪明”最终能否带领俄罗斯走向胜利,还是会让国家陷入更深的困境?这将是历史给出的答案。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俄罗斯近期数百架次航班被取消 - 天天要闻

俄罗斯近期数百架次航班被取消

当地时间7月7日,据俄罗斯联邦航空运输署通报,受无人机干扰影响,自7月5日至7月7日6时,俄罗斯各航空公司已取消485个航班,另有1900个进出港航班延误。目前,俄罗斯所有机场均恢复正常运行,航班起降正常。更多详细报道请点击 时刻新闻来源:央视新闻编辑:唐唐...
外交部:希望并相信中欧能够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具体的经贸问题 - 天天要闻

外交部:希望并相信中欧能够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具体的经贸问题

7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上周五,中国宣布对34家欧盟企业免征反倾销税。法国总统马克龙称此举是解决争端的积极一步。请问中方是否同意这一举措是进一步谈判的开始?接下来可能会有哪些举措?毛宁 资料图。图源:外交部网站“这个问题建议向中方的主管部门了解。”毛宁表示,作为原则,我...
马斯克准备硬刚特朗普,手上到底有什么底牌?他不怕被暗杀吗? - 天天要闻

马斯克准备硬刚特朗普,手上到底有什么底牌?他不怕被暗杀吗?

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埃隆·马斯克和唐纳德·特朗普这场公开对掐,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热闹。你们可能都刷到过新闻了,马斯克这个科技大佬,突然跳出来说要“硬刚”特朗普,搞得全球都炸锅了。那这俩巨头的关系到底咋演变的呢?咱们从头捋捋。早年间,他俩还称
今日启程!意大利华裔姐妹花也来了 - 天天要闻

今日启程!意大利华裔姐妹花也来了

今天上午厦门晚报小记者探秘河西走廊夏令营出发啦~本次夏令营七天六夜,行程丰富小记者们将前往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探索之旅感兴趣的小伙伴还可以报名8月9日—8月15日的第二期在本次“探秘河西走廊”夏令营中有两位特殊的营员——来自意大利的两姐妹欧阳佳欣和欧阳佳悦她们的父母是意大利华...
美国推出“台湾非歧视法案”的三重政治算计 - 天天要闻

美国推出“台湾非歧视法案”的三重政治算计

近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全票通过了所谓“台湾非歧视法案”,要求美国政府支持中国台湾地区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此举立即遭到中国外交部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的严正谴责。这一法案不仅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更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