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炸了苏贾?俄乌互掐,美国尴尬,和平谈判刚开局就被点燃

2025年03月23日14:30:28 国际 4248

近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让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苏贾天然气计量站陷入火海。这座坐落在俄乌边境线几百米之内、曾是俄罗斯向欧洲输气“最后通道”的关键设施,如今化作焦土。而更引人关注的,是事发后俄乌双方不出所料地“甩锅”大战,再次上演。

这场围绕天然气设施的袭击,不只是一场军事动作,更是一次外交摊牌,一次舆论操控的角力,一次对美国“调解姿态”的赤裸挑衅。

而它的真正目标,或许远远不止一座燃烧的计量站那么简单。

究竟是谁炸了苏贾?俄乌互掐,美国尴尬,和平谈判刚开局就被点燃 - 天天要闻

谁炸了苏贾?俄乌相互指责,真相变成迷雾

俄罗斯国防部的官方说法是:乌克兰蓄意袭击苏贾站点,目的是“抹黑美国总统的和平努力”。这种说法乍一听荒诞,却恰恰透露出莫斯科的焦虑——他们很清楚,美国已经开始在幕后对俄乌双方施加压力,推动停火与谈判。俄罗斯暗示乌克兰此举,意在“给美俄关系上眼药”。

从俄罗斯的叙述逻辑看,他们不仅在说“乌克兰炸了”,还顺便把责任引向华盛顿:看,泽连斯基连你们总统的面子都不给。再加上一句“保留对称回应的权利”,俄罗斯外交部不动声色地在为接下来的报复铺路。

而乌克兰方面的反应同样迅速而强硬。乌军总参谋部在telegram上回怼:“这座站点一直都是俄罗斯人自己炸的,三天前他们就朝那里发射导弹了。”同时,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也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讽刺:“俄方装作在遵守停火,结果还在制造假新闻。”

两边都在指责,真相呢?已经被高空爆炸的浓烟与地面硝烟彻底吞没了。

我们看到的,是两国利用这次袭击事件,各自对内动员、对外甩锅,为下一阶段的军事与外交博弈加注筹码。

被炸的,不止是计量站,还有欧洲的神经

苏贾站点的地位绝非一个边境哨所那么简单。它是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的最后一条管道枢纽。尽管乌克兰已经在2025年1月1日终止了相关合同,天然气不再通过此站向欧洲供应,但这座设施依旧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残余——那是一个欧洲仍依赖俄罗斯能源的时代。

如今,它的毁灭不仅是对俄罗斯能源外交的又一次重击,也是一种彻底断裂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它击中了欧洲的“天然气创伤后综合征”。

回顾2022年北溪管道被炸,到今天苏贾遭袭,欧洲天然气安全的“地缘神经”已变得高度敏感。虽说现在欧洲早已四处采购lng、转向多元化能源进口,但每当类似设施遭袭,都会重新提醒他们:能源从来不仅是经济问题,它是地缘政治的血脉。

更讽刺的是,爆炸发生的时间点,恰逢美方刚刚建议双方“暂停对能源基础设施的攻击”。一边是“外交建议”,一边是爆炸火光,这场“外交与战火共舞”的戏码,演得既残酷又荒谬。

美式调停与东欧棋局:这场火烧给谁看?

俄罗斯这次特别强调“乌方此举是为了破坏美国总统的和平倡议”。乍一听,像是在挑拨美乌关系,实际上则是用“投诉式战术”来拉拢美国。

2025年3月18日,普京与特朗普通了电话。在这场长时间通话之后,克里姆林宫宣称:愿意“暂时停止对乌克兰能源目标的打击”,但仍未就更广泛的停火达成一致。

换句话说,俄罗斯在做姿态:我听美国的劝了,但你得看乌克兰愿不愿配合。而泽连斯基方面也顺势表示支持对能源设施的打击暂停,却没说别的。

这就是外交上的“互踢皮球”战术:没人明确说“我愿意停火”,但都在“释放善意”。而当苏贾爆炸这一枪响起,俄罗斯第一时间就高调指责乌克兰,实际上是在对美国说:“你看,他不配合,不是我。”这是典型的“先下手为强”的叙事塑造。

而下周即将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的谈判,也为此增添更多悬念。美方预计先与乌克兰谈,再与俄罗斯谈,这种“隔空博弈”模式,实际上是拜登政府遗留外交架构的延续,如今被特朗普团队接手继续推进。

泽连斯基的困兽之斗,普京的谈判筹码

站在乌克兰的角度看,这次库尔斯克地区的行动,是他们在俄乌战争进入第三年的背景下,最后一场有效的地面反攻。

自2024年8月乌军短暂突入库尔斯克州以来,苏贾一直在乌克兰实际控制下,直到俄罗斯宣布在本月重新“收复”该地区。

换句话说,这场突袭本身,就像是乌克兰手里为数不多的筹码之一。而苏贾的毁灭,无论是不是乌军动手,对乌克兰而言,都意味着它失去了这个筹码。是自己炸了、还是俄方自导自演毁掉了这个“占领点”,背后的逻辑都指向一个现实:乌克兰手里的牌在变少。

而普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在战场上夺回苏贾后,再在国际舆论上塑造“乌方破坏和平努力”的形象,等于双赢。他希望美国在利雅得的谈判桌上,不再把乌克兰当成“受害方”而是“麻烦制造者”。

反观泽连斯基,面对国内持续战争的消耗、国际舆论的压力和西方军援的趋紧,他需要制造战果、制造新闻、制造谈判筹码。而攻击苏贾,恰恰符合这一需要。可惜,这一次他可能失手了。

谁才是这场火背后的操盘手?

所有人都在问:谁炸了苏贾?其实,更关键的问题可能是:谁从这场爆炸中得利?

如果是乌克兰动手,他们可以说是“毁掉俄罗斯的能源象征”,同时撕破停火谈判的面具,让西方继续支持他们战斗到底。但风险同样巨大:破坏美方形象,失去谈判信任。

如果是俄罗斯自导自演,那他们的逻辑清晰得多——通过一场“精心安排的受害剧本”,把“乌克兰=破坏和平者”的形象贴紧贴牢,然后在谈判桌上索取更多。

但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这场袭击不是由“国家指令”完成,而是某个基层战术单位、或是某场操作失控所引发。而高层们只是立刻反应,借势炒作,将事故包装成战略机会。

在信息战时代,真相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谁掌握了解释权。

写在最后:燃烧的不只是管道,还有规则的灰烬

苏贾站点的燃烧,是一场军事行动的延续,更是一场外交剧的高潮。

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三年,原本清晰的前线与后方、战区与外交场已彻底模糊。攻击一个废弃的天然气枢纽,也能引爆一场全球舆论地震。因为在这场战争中,能打的不只是坦克和导弹,还有新闻、社媒、会议桌上的冷笑和斜眼。

而美国的调停角色,也日益暴露出尴尬与疲态。特朗普刚刚完成一次“电话劝说”,苏贾就炸了。无论是谁干的,这一巴掌都响亮得让华盛顿脸疼。

谁在撒谎、谁在表演,谁在操控火光背后的镜头?这一切或许终将无从追查。但可以肯定的是:燃烧的,不只是那座计量站,更是大国之间已经摇摇欲坠的信任与规则。

而我们这些在屏幕前远观战火的局外人,也只能一次次在迷雾中,看着真相被重新编排、包装、贩卖,然后吞下“官方声明”这颗安慰剂,继续等待下一场爆炸的到来。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国际锐评丨挺膺担当,中俄并肩对世界负起“特殊责任” - 天天要闻

国际锐评丨挺膺担当,中俄并肩对世界负起“特殊责任”

“习近平主席此访具有重温历史、展望未来的重要意义”“中俄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立场使两国关系更紧密,并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国际舆论给予高度关注。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基里尔...
巴基斯坦称印度袭击已致33人死亡!印军:巴派出300至400架无人机试图发动攻击!中国大使馆紧急发文提醒 - 天天要闻

巴基斯坦称印度袭击已致33人死亡!印军:巴派出300至400架无人机试图发动攻击!中国大使馆紧急发文提醒

每经编辑:张锦河央视新闻报道,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5月9日,巴基斯坦军方在新闻发布会上称,自印度发起“朱砂行动”以来,已造成巴方33人死亡、62人受伤。巴基斯坦三军新闻局局长乔杜里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自印度发起“朱砂行动”以来,巴方士兵和战机没有损失。在9日晚的印度外交部记者会上,印度陆军上校索菲亚称,...
正部长级王受文,有新职 - 天天要闻

正部长级王受文,有新职

来源:全国工商联、政事儿“全国工商联”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8日,全国工商联外贸出口型民营企业赋能对接会在京举办。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王受文主持会议。上述信息显示,此前担任商务部党组副书记、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长级)兼副部长的王受文,已任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稍早前,王受文已经以全国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身份...
中缅边境畹町海关畅通缅甸圣德龙芒果进境“快车道” - 天天要闻

中缅边境畹町海关畅通缅甸圣德龙芒果进境“快车道”

中新网瑞丽5月9日电 (赵吕媛)正值缅甸圣德龙芒果成熟上市的季节。近日,位于中缅边境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的畹町口岸一片繁忙,装载芒果的货车纷至沓来,在畹町海关快速通关后,新鲜的芒果在长合水果交易市场分拣,随后发往昆明、成都、重庆等各大城市。海关工作人员正在查验芒果。畹町海关供图 圣德龙芒果被誉...
【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 - 天天要闻

【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5〕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困境儿童福利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生存、发展、安全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同时在公共服务供给、心理健康关爱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为进...
中俄就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 天天要闻

中俄就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5月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部长列舍特尼科夫,围绕落实中俄升级版投保协定、加强经贸投资合作、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王文涛表示,在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