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反华媒体下重手,1300多人被“断粮”,特朗普真有这么好心?

2025年03月22日23:12:03 国际 1042

美国对反华媒体下重手,1300多人被“断粮”,特朗普真有这么好心?背后原因不简单!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试图削弱美国政府资助的媒体机构“美国之音”及其母公司和其他六个联邦机构。

这是美国政府为缩减官僚机构所采取的最新措施。

该命令的签署让“美国之音”陷入困境,其1300多名全职员工被停职,机构运转几近瘫痪。

“美国之音”成立于1942年,在冷战时期被视为意识形态对抗的“舆论武器”,以传播“自由民主”为名在全球广播。

然而,实际上,它常被指责干涉他国内政,有时甚至鼓吹“颜色革命”。这些行为让其声誉受到质疑,特别是在针对中国的报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年来,“美国之音”频繁发布带有明显偏见的涉华报道。

例如,他们曾恶意揣测柬埔寨首相洪森访华的目的,遭到柬埔寨外交部的严厉批评,指责其发表误导性假新闻来抹黑正常的中柬合作。

美国对反华媒体下重手,1300多人被“断粮”,特朗普真有这么好心? - 天天要闻

此外,从涉及新疆人权问题到南海争议,再到支持“台独”势力和香港的抗议者,“美国之音”几乎参与了每一个对华不实言论的制造。

2022年冬奥会期间,该媒体更是发布了大量反华文章,引起广泛争议。

虽然“美国之音”自称是传播信息的桥梁,但它似乎更像是意识形态的工具。

即便是美国政府,有时也会指示其发布符合政治需要的言论,据悉,在特朗普的第一次任期中,就曾因其未能体现足够的反华立场而受到白宫批评。

尽管面临诸多批评,“美国之音”仍在全球拥有近4亿听众。

这样的影响力意味着一篇反华文章可能会有数亿人次的观看,这也加剧了国外部分年轻人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

可如今,即便反华媒体卖力抹黑中国,也仍然逃不过被解散的命运。

一些海外和国内的华人自媒体大V都对此表示不满,因为许多反华分子背后都有美国的资金支持。

然而,特朗普的政策调整使得这种援助变得不再稳定。

美国一直通过其强大的媒体影响力来维持全球霸权。它通过控制国际舆论,将黑白颠倒,以较小代价扰乱对手国家。

然而,在削减预算的背景下,特朗普对这些媒体动刀,看似在自断膀臂,但实际上是一种策略调整。

特朗普对这些媒体的不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美国对反华媒体下重手,1300多人被“断粮”,特朗普真有这么好心? - 天天要闻

其一,这些媒体多由自由派掌控,经常批评共和党的保守派,这让特朗普无法完全掌控。

其二,美国虽然在宣传上投入巨资,成功吸引了人才和移民,但也带来了大量偷渡客和非法移民。

这种情况与保守派的目标相悖,给国家带来了负担,并抵消了宣传所带来的正面效益。

实际上,特朗普并不想彻底取消这些宣传媒体,他希望通过财政拨款的调整,使这些媒体更符合他的理念。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特朗普希望借此机会调整宣传战略。

通过减少对其他国家负面信息的炒作,转而宣传美国自身,特朗普希望以此增强自己的执政能力和个人形象。

但对于特朗普这一举动,相隔一个大西洋欧洲国家坐不住了。

他们指责这些措施不但不合时宜,还可能让西方世界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欧盟委员会向《政治报》透露,这些媒体曾是亚洲、欧洲和拉美数百万人的“真理、希望与民主灯塔”。他们担心这些机构的关闭可能会让美国及其盟友的共同对手从中渔利。

自由欧洲电台等组织也加入了批评的行列,认为此举无异于给对手送大礼,削弱了美国作为全球言论自由捍卫者的角色定位。

这种做法不仅影响美国的舆论地位,也让那些依赖美国媒体供应的反对势力面临困境。

美国对反华媒体下重手,1300多人被“断粮”,特朗普真有这么好心? - 天天要闻

然而,特朗普的关注点显然不同,他更在乎的是如何削减美国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

但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将这视为美国“挥刀自宫”的行为,像“美国之音”这样的宣传机构,很可能借机转型,寻找更加现代化和隐蔽的方式进行传播和意识形态输出。

所以,如果有人认为特朗普这是在向中国示好,那就大错特错了,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利益的权衡。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底层逻辑从未改变。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真正能赢得一席之地的,还得是强大的实力。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3小时!破案! - 天天要闻

3小时!破案!

离车上锁 记得抽钥匙。防范电动车被偷盗,离开车时,要随时随地锁车,并将车钥匙随身携带。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 天天要闻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被不起诉人的住所地和违法行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实行政处罚?日前,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检察院通过向异地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并以办案为契机,实现湘黔四地联动会签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协作机制,为一起跨区域涉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来,拉萨市城关区已为1263名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家里配备了护理床、制氧机以及床头“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数据都会连接到市级智慧养老数据聚合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安全保障。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 天天要闻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2021年,贵州一男子凭借一手独特的养牛方法,养殖一头牛他就能净赚一万多元,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创立了一套以养牛为主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通过使用这种模式,他的年收入高达700多万元,那么他的这套养牛方法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 天天要闻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铁路拉林线开通之际,我便投身到这条线路的工作当中,能够深度参与拉林铁路的运营,这份荣耀始终在我心间熠熠生辉。”4月1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携手青藏铁路集团公司,于拉林铁路共同开启“坐着高铁看中国·寻访藏家桃花源”主题采访活动。身为青藏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 天天要闻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记忆中的黄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温室在烈日下泛着银光,这片曾在戈壁荒滩种出圣女果而闻名的“戈壁田园”,如今,能让土壤要求极高的蓝莓也在此扎根,上演着现代农业最震撼的逆袭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