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2025年03月11日18:32:05 国际 1659

来源:石家庄广播电视台

春日的未来之城生机勃勃,令人向往。3月10日,一场面向全国毕业生开展的“‘国聘行动’进行时——走进雄安” 活动在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依托“国聘行动”这一媒体招聘平台,参与活动的雄安新区相关企业代表、雄安新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来自京津冀的高校学生共聚一堂,围绕“才聚雄安,共创未来”这一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与互动。

本次活动共发布来自雄安新区212家单位的1200余个岗位,总需求人数超2500人。活动现场,雄安人力资源服务人员详细介绍了2025年吸引人才方面的新政策,国企民企代表介绍了企业的科技优势和人才需求,招聘平台代表从应聘实操的角度针对简历投递、实习实践等提出实用建议,总台主持人则分享了职业生涯的经历与感悟,勉励同学们与国家发展需求同频共振,在时代浪潮中建功立业。

人才政策发布干货满满

诚邀你当城市“合伙人”

活动现场,来自中国石油大学的王崇印提问:“如果未来选择在雄安长期发展、创业的话,能得到哪些创业支持、福利待遇和保障?”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的尤志军部长就此回答道,“青年人来雄安创新创业有平台、有机会、有空间、有场景、有资金。创新创业团队在雄安,无论是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我们都有系统完备的政策支持”。

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

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

△高校学生与雄安用人单位线上线下交流

来自雄安新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相梦瑾从“政策、平台、服务”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雄安新区的人才政策支持。据悉,针对顶尖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引进及重大平台落地奖励释放等方面,雄安新区推出了“雄才十六条”政策;平台方面,通过活动引才、赛事聚才搭建平台载体,为人才提供充足创新空间;服务方面则推出了“雄才卡”“雄才码”“雄才会客厅”等全方位服务,实实在在用真金白银和贴心服务,吸引广大青年与新区一同成长。

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

△雄安新区政府工作人员介绍雄安引才措施

“在雄安,是在一张白纸上搞创新,这是放眼全球都未曾有过的创举”,本、硕、博、博士后均就读于清华大学的马扬飚如是说。从作为人才引进雄安,到成为雄安的人才引进和项目孵化官,马扬飚亲历了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实现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进阶成长。现在的他已经成为雄安科学园管委会副主任,并担任雄安国创中心和科技园公司总经理。他说,当初正是在新区上上下下对未来科技产业发展的期待和一系列人才创业政策的感召下,选择与雄安双向奔赴、互相成就。在他看来,雄安给予年轻人的平台、视野和机遇,在全国范围内当属一流。

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

△雄安站

伴随着系列政策发布,“‘国聘行动’进行时——走进雄安” 活动也正式启动。后续,活动还将走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重点高校举办宣讲会,通过系列直播宣讲有关雄安城市建设、产才政策、人才需求等求职者关心关切的问题,开通线上招聘专区,全方位展现新时代雄安新区“未来之城”的发展图景与人才新政,助力雄安新区招才引智,构建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才能力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

△启动仪式现

教育科技人才乘智而上

共画智能时代“新图景”

3月6日,习近平主席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强调:“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教育是根基,科技是引擎,人才是纽带,三者深度嵌套、互为支撑,共同构成高质量发展的“黄金三角”。千年大计,人才为本,伴随着AI浪潮席卷而来,如何引领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变革,雄安作为科技之城有自己的实践路线图。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聚焦新产业集聚新人才”产业人才引进三年行动计划》,新区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技能实用人才等各类人才60万名以上,正在吸引科技企业和高新人才源源不断加入雄安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相梦瑾自信满满地表示,新区布局的三大主导产业和“四个三”科技创新体系一定可以吸引广大人才争做“新雄安人”,共同将新区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未来之城、科技之城。

如何让机器人更像人,更懂人?给机器人装上“大脑”和“眼睛”,让它能看得见环境,会自主判断是重要途径。梅卡曼德机器人就是一家落户雄安、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相结合的独角兽企业。公司由清华海归团队创办,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他们做的是智能机器人核心器件,通俗理解就是智能机器人的“眼睛”“大脑”,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结合的大规模应用,连续多年市场占有率第一。另外一家基于多模态生物识别核心技术的AI能力提供商——眼神科技,同样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是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企业代表在现场进行分享,他们表示非常需要具有创新思想、创新能力的年轻人加入。

据了解,目前首批4所北京疏解高校雄安校区正在大规模建设中,预计2027年4所高校新校区将首次迎来新生。同样,中国恩菲作为中国五矿、中冶集团的第一梯队在2017年就落户雄安,开启了服务国家战略的新征程,是雄安新区二类疏解企业。扎根、服务新区建设七年多来,中国恩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在新型城市建设中打造“绿色、环保、低碳、智能”服务雄安落地产业、央企总部及高校等疏解单位需求,助力雄安新区“无废城市”建设。

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

△多家企业现场宣讲

与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一样,建设雄安是国家发展的千年大计,要长远擘画,久久为功。其中蕴含的需求巨大、机遇无限,必将成为青年人才成长的沃土。对此,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表示:“雄安是新时代干事创业的热土,是未来城市的典范,是宜居宜业的家园。选择雄安,就是选择成为未来之城的合伙人,选择和一座年轻的城市一同成长!”

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

△选择雄安就是选择成为未来之城的合伙人

国聘行动赋能区域发展

共谱招才引智“协奏曲”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运用好、服务好这一资源,需要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媒体等在内的全社会各方力量协同发力。“国聘行动”正是总台发挥主流媒体桥梁链接作用,携手国投人力放大平台工具服务功能,推出的大型融媒体招聘品牌行动。举办五季以来,“国聘行动”先后走进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地区举办区域专场,助力经济发展优势区域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雄安作为千年大计、未来之城,也是“国聘行动”重点关注的地区。早在2020年12月14日,“国聘行动”第二季启动当日的首场线下活动就携手中国雄安集团有限公司走进清华校园举行专场招聘会,助力雄安企业与高校学子对接,助力未来之城雄安人才高地建设。而自2022年起,“国聘行动”先后2次举办雄安高质量发展专场,聚合丰富就业资源,助力求职者高质量就业。此次活动是“国聘行动”第三次走进未来之城雄安,旨在发挥各自优势,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决策部署,更好助力广大人才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发挥“媒体+政府”协同效能共谱引才“协奏曲”。

截至目前,“国聘行动”已连续举办五季,成为总台联合国务院国资委、教育部、人社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全国工商联等多部委共促就业的国家级就业工程。5年来“国聘行动”大力开拓新渠道,创新运用新科技,打造服务新平台,累计提供岗位超过800万,接收简历超5500万份,是广大高校毕业生求职应聘的重要渠道之一。

活动现场,作为“国聘行动”这一媒体招聘行动的发起方之一,国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书豪总结了国聘行动五年来服务就业促进工作中的规律性认识和实践性经验,从企业用人角度出发,对学生在简历优化和实践经历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实用建议。他强调:“不能一份简历打天下,要精准匹配岗位,突出重点亮点,量化工作成果,让简历脱颖而出,同时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多段实习经历,要注重实际操作和体验收获。”来自总台的主持人孟湛东则以“迈入职场 向上生长”为主题,分享了扎根基层、勇于尝试,在创造价值中实现价值的职场经历,勉励学生们都来试试看,在实践中历练和成长。在回答学生提问时,孟湛东说:“选择一座城市可以从顺势、顺心两方面来选择,雄安从热词到热土,绝非一日之功,大家要顺应国家发展大势,同时选择一份工作也是选择一座城市,一定要自在舒心,愿大家在雄安这座年轻的城市,放眼未来,成就梦想。”

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

△国投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书豪现场分享

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

△总台主持人孟湛东与大学生现场分享交流

活动结束后,来自北京大学的集成电路专业研二学生袁真表示听了宣讲后很受启发,雄安新区的快速发展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进展让自己对专业前景更加有信心。来自中央财经大学法学专业的张宏宇说:“自己是透过国聘行动平台了解到今天的宣讲活动而前来的,聆听分享后很振奋,接下来会重点关注一些雄安的招聘信息。”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级公共卫生专业张加敏今年正面临毕业季,她表示被雄安的优厚人才政策所吸引,很期待能在雄安找到理想的工作。中国石油大学24级博士生田昊认为雄安的政策十分精准,对于高层次人才也很有吸引力,作为一名河北人,愿意为雄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来自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徐磊表示:“虽然今年才大二,但对宣讲的人工智能企业很感兴趣,与自己的专业也有关联,未来也会重点关注雄安这方面的就业机会。”

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

△现场学生分享活动感受

在现场的就业服务台前,同学们积极与就业指导老师认真交流、咨询简历、招聘、面试等注意事项和应聘技巧。指导老师们耐心讲解,精准指导,帮助同学们修改简历,完善表达技巧。

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

△就业咨询服务现场

从春暖花开到春华秋实,从不负韶华到奋斗有我,“国聘行动”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频共振,秉持“久久为功 善作善成”的理念,携手各方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这一媒体行动的发起者,央视频还上线了“国聘行动进行时-青春知行大学生就业辅导专区”,从选岗、简历、笔试、面试等全流程进行专题辅导,并推出辅导直播,及时回答求职者提问。求职者只需登录“央视频”客户端并进入“就业辅导专区”,即可体验线上“云招聘”的便捷服务。未来,央视频还将充分发挥媒体力量,持续助力雄安引才招贤,更好地服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国聘行动吹响人才“集结号” 邀你共赴雄安“未来之约” - 天天要闻

△学生浏览国聘行动就业辅导专区页面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延斯·施潘当选德国联盟党新任主席 - 天天要闻

延斯·施潘当选德国联盟党新任主席

当地时间5月5日,德国联邦议院联盟党议会党团选举延斯·施潘接替弗里德里希·默茨担任新任主席。延斯·施潘已在德国联邦议院任职20多年,2021年大选失败后,在联盟党作为反对党时期,延斯·施潘担任议会党团副领袖之一。施潘主要参与经济政策制定。此前,他还曾担任卫生部长、财政部议会国务秘书。 (总台记者 康玉斌) ...
美民众日常生活遭关税无差别冲击 特朗普:不担心经济衰退 - 天天要闻

美民众日常生活遭关税无差别冲击 特朗普:不担心经济衰退

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从护肤品到服装,从家具用品到药品,美国民众日常生活各个方面遭受无差别打击。近日,美国媒体就分析了关税政策是如何影响美国普通民众生活的。美国媒体主持人:《纽约时报》近日分析了如果没有中国制造的产品,美国家庭会是什么样。报道指出哪些日常用品可能面临价格飙升或短缺,简而言之,那太多了。事...
法国宣布投资1亿欧元吸引外国科研人员 - 天天要闻

法国宣布投资1亿欧元吸引外国科研人员

新华社巴黎5月5日电法国总统马克龙5日宣布,在美国减少对科学的资助之际,法国政府将通过“法国2030”国家投资计划额外提供1亿欧元来吸引外国的科研人员,特别是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当天“选择欧洲科研”大会在巴黎索邦大学举行,旨在鼓励全球的科研人员选择欧洲和法国作为工作地点。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及欧...
特朗普:不排除动武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不排除动武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5月4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播出的一档节目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就其“夺取格陵兰岛”提议进行说明。针对“使用军事力量吞并格陵兰岛”的说法,特朗普表示“不排除”这种可能。他在采访中表示,他对武装夺取格陵兰岛这件事情的发生仍持“怀疑态度”,但他表示这种可能性“肯定”存在。“我们非常迫...
市委组织部发布任前公示公告,3名干部拟任新职! - 天天要闻

市委组织部发布任前公示公告,3名干部拟任新职!

5月5日,中共益阳市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公告。为了加强对干部选拔工作的监督,提高识别和任用干部的准确程度,现对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的下列拟任人选进行任前公示:(点击查看图片)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和举报拟任人选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工作能
特朗普否定中美建交,是无知还是另有图谋?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否定中美建交,是无知还是另有图谋?

当地时间5月4日,一则令人咋舌的消息从特朗普口中传出。在空军一号专机上,面对记者,他再次将中国置于指责的靶心,宣称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多年来一直占我们便宜”,甚至大放厥词,称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与中国建交是“做过的最糟糕的事情”。此言论一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