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自身利益竟然拿中国当筹码?马克龙直接把话挑明,激将特朗普。
2025年2月2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过一场直播公开喊话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敦促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重新审视美欧关系,并明确美欧利益一致的立场。在俄乌冲突、全球经济博弈的背景下,马克龙此举尤为引人关注。这场讲话,揭示了美欧关系、俄乌冲突、等多方博弈交织下,国际政治格局的复杂与现实。
马克龙担忧欧洲边缘化
毋庸置疑,欧洲在当下的国际博弈中正面临愈发边缘化的危险。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俄博弈逐渐成为焦点,欧洲逐渐从谈判桌的核心被排挤到了外围。无论是美国主导的美乌或美俄谈判,欧洲的声音和利益似乎都未被充分考虑,甚至可能被“牺牲”以换取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
马克龙对此深感担忧。他警告称,美国若对俄罗斯过于软弱,将大幅削弱欧洲的安全框架,不仅使乌克兰领土完整可能遭破坏,甚至会对欧洲的整体安全利益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他直指美国:如果你在普京面前软弱无力,东方大国可看着呢。他的核心诉求是:欧洲的安全问题不应成为美俄间交易的筹码,美欧必须保持利益一致。
为欧洲博弈争取主动
首先,转移美国对欧洲的关税压力。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威胁加征关税,给法国等欧洲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马克龙通过突出“中国威胁”,试图让美国将更多注意力与资源投入到中美竞争中,从而淡化美欧之间的贸易冲突。
其次,警告美方避免对俄妥协。马克龙担忧美国为推动俄乌和谈,会对普京采取较为温和的态度。而将中俄绑定起来,渲染两国合作可能带来的风险,能够向特朗普传递一种危机感,有助于欧洲在美俄关系中争取更多支持。
最后,为欧洲争取更多安全角色。欧洲在此次俄乌冲突中的角色被边缘化已有迹象,但马克龙试图通过强化欧洲军事能力、提出派遣维和部队等方式,使欧洲在全球安全框架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多方阻力让“渲染威胁”难以奏效
尽管马克龙提出了明确的诉求,但这一策略的实施却面临诸多现实困境。
美国并不完全信任欧洲的安全能力。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强调经济回报和成本效益。对于马克龙希望借助“中国威胁论”提升欧洲重要性的策略,特朗普或许并不感兴趣。相反,特朗普更倾向于减少对欧洲的军事承诺,将主要焦点集中于美国本身。
欧洲自身能力有限。目前的欧洲,无论是在军事能力还是经济韧性上,都难以构筑起独立的安全体系。尽管马克龙一直呼吁建设“欧洲自主防卫体系”,但欧洲对北约的依赖性使得这一提议短期内难以落地。
可能对中欧关系产生反噬。近年来,中欧之间的经贸联系加深,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合作和市场准入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果法国过分配合美国对华施压,中欧关系可能因此恶化,反而对法国自身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结语
面对复杂的国际博弈,欧洲需要平衡自身局限与对外策略的推进。马克龙通过访美前喊话特朗普展现了其作为欧洲领导者的积极姿态,但他提出的“中国威胁论”策略对实际解决问题的影响却非常有限。美国是否愿意为欧洲买单尚且存疑,而欧洲提高自主安全能力也并非一夕之功。更重要的是,中欧关系并不是零和博弈,完全将合作伙伴错误地视作对手,可能会丧失重要发展机遇。
无论是美国、俄罗斯还是中国,对欧洲的挑战都在持续。未来,欧洲只有通过协调整体资源,推动内部一体化建设,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对于美欧关系,合作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但切不可忽视欧洲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在国际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单纯依赖美国或借用“中国牌”都不足以真正让欧洲摆脱被边缘化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