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2025年02月04日20:30:25 国际 9793

1月16日至2月4日,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纷纷关注唐山,短短20天时间,分别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报道唐山130余次,其中央视刊播30次。重点对我市春节期间持续火爆的文旅市场、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以及节期坚守生产、保供、服务一线情况等进行了报道。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重点稿件如下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16日至18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16日至1月18日,央视多个栏目先后对唐山开平大集进行报道。

1月16日,央视正点财经栏目播发《河北唐山:大集人气旺 年味浓》

1月16日,央视晚间新闻栏目播发《节前看消费·大集上寻年味——“百年大集”人气足 “老字号”生意旺》



1月17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发《河北唐山 “百年大集”人气火爆年味浓》

1月17日,央视正点财经栏目播发《年味渐浓 河北唐山:“百年大集”人气火爆》

1月17日,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播发《距除夕仅剩10天 年味愈浓·河北唐山 “百年大集”人气火爆年味浓》

1月17日,央视共同关注栏目播发《距除夕仅剩10天 年味愈浓·河北唐山 “百年大集”人气火爆年味浓》

1月18日,央视三农长短说栏目播发《河北唐山 百年大集人气旺 “老字号”热销》

1月1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发《春节临近 年味渐浓 河北唐山 “百年大集”人气火爆年味浓》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2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2日,央视第一时间栏目播发《节前看市场 河北迁安:乡村大集人气旺 趣味比赛迎新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3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3日,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刊发《河北唐山:光影璀璨迎新春》。


1月22日,河北唐山南湖春节灯会在南湖旅游景区璀璨启幕,吸引数万市民及游客共赏。此次灯会以“神奇中国”为主题,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到3月1日。


1月23日,新华社刊发《千城百县看中国|河北曹妃甸:科技创新激发区域经济“澎湃动能”》。

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紧紧围绕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创新集中,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涵盖了钢铁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厚植创新土壤,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3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播发《感受传统文化 各地年味渐浓》,聚焦唐山,通过镜头带全国观众欣赏唐山南湖春节灯会璀璨美景,传递浓浓年味。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3日,央视中国新闻栏目播发《各地新春灯会璀璨华光迎蛇年——河北唐山:凝光聚影 华彩迎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4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4日,新华社刊发《你的年味 世界的记忆|河北丰南:穿越古今中外 多彩活动迎新年》。


锣鼓声声辞旧岁,张灯结彩迎新年。连日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景区举办全息音乐秀、千灯节新春游园会等活动,融合古今元素,为游客提供沉浸式过年体验和浓厚节日氛围,重现大唐繁华,共庆新春佳节。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4日,央视共同关注栏目播发《华灯璀璨年味浓 流光溢彩迎新春·河北唐山 河头老街千灯璀璨耀新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4日,央视晚间新闻栏目播发《非遗春节看年味·特色民俗庆新春》,通过镜头带全国观众欣赏河头老街美景。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5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5日,央视24小时栏目播发《华灯璀璨年味浓 流光溢彩迎新春·河北唐山 河头老街千灯璀璨耀新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5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中国好时节》栏目,以《时和岁丰中国年 河北唐山 河头老街流光溢彩迎新春》为题,对唐山河头老街进行报道。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6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6日,光明日报刊发《首个“非遗版”春节,咱这么过》。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游客在河北省唐山市2025年第六届唐山南湖春节灯会游览。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6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新闻纵横》栏目播发广播节目《【赶大集】来河北唐山逛 逛一逛热闹非凡的“百年大集”》。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7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7日,新华社刊发《你的年味 世界的记忆|河北滦州:欢欢喜喜过大年》。


在河北省滦州市东安各庄镇的大集上,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聚集到这里采办年货。春联福字、新鲜瓜果、坚果炒货等摊位被大家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还价声、吆喝声、欢笑声、收款到账声此起彼伏,浓浓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7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发《河北 出现大雾降雪天气 多地积极应对》,对唐山及时应对降雪天气,开展除雪作业进行了报道。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7日,央视中国新闻栏目播发《河北出现大雾降雪天气 多地积极应对》,对唐山及时应对降雪天气,开展除雪作业进行了报道。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7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之声》栏目播发广播报道《赶大集丨到开平大集是先吃牛肉饼还是先尝切糕呢?》。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9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9日,人民网刊发《唐山港京唐港区:指尖“理货”不停歇》。


腊月二十九,春节假期第一天,唐山港京唐港区的码头和库场依然像往常一样车流不息。

在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港埠公司的理货室,理货员杨烁紧盯电脑屏幕,一条预约信息弹出,显示货车司机刘艳来通过手机app预约,准备将一车钢卷送往港口库场。

杨烁立即登录“件杂智能生产管控平台”,打开智慧货垛图,查看库区库存信息、空垛情况及当前车辆在港停时等实时状态。很快,杨烁为这车钢卷找到了合适的货区。

“以前,我得在理货室和库场两头儿来回跑,找垛位、清点、核对。现在不用去库场,这点活儿在电脑上就干。”杨烁边介绍边处理预约信息。

当司机刘艳来驾车驶入港口电子停车场时,系统根据之前的预约信息,向他手机发来排队序号和指定预约货区,他按序号顺利进入。此时,现场操作工李国强也在接到杨烁的指令后赶来,进行卸货作业,并将卸货件数输入系统,与杨烁核对确认无误后,数据汇入智慧货垛图。

“干活儿高效又轻松,多亏了公司自主研发的‘件杂智能生产管控平台’上线。”杨烁说,自己有着14年的“理货工龄”,智能平台令他的工作状态从“跑断腿”转化成“动指尖”。同样是春节坚守岗位,智慧理货令他格外舒心。

理货员是港口物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车辆、轮船入港前,需要与客户沟通,获取集港货物等基本信息,当车辆、轮船抵达港口后,要协调车辆、作业人员,保证现场作业秩序,确保货物“快进快出”。

在实现智慧理货前,杨烁到底有多忙?“我经常被货车司机‘一窝蜂’围在中间,交接手填票据,高峰期一天最多开过200多张票据,接打过100多个电话,手机热得发烫。”杨烁说,“自从有了件杂智能生产管控平台,派工、管理、监控都动动指尖在网上就能完成。”

第二港埠公司是京唐港区作业货类最多、作业工艺最复杂、人员规模最大的生产单位,库场面积约46万平方米,作业货种包括钢材、机械设备、粮食、化肥等十余类,年吞吐量2200万吨左右。公司调度室副主任陈玉福告诉笔者:“我们这里货物复杂,清点、校验难度较大,理货员任务重、责任大,但平台实现了货物从钢厂出厂、集港入库、库存盘点、装船出库等15个关键管控节点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通过各节点数据,系统自动校验、自动纠偏,确保理货数据零差错。”他说,该平台使单人理货量提升20%,数据理货准确率达100%。

“过去一个理货员操作三四条作业线,现在能轻松操作七八条,月均理货量达到2.85万吨,同比提升61.2%。”杨烁说,效率高了,干起活儿来感觉很“带劲儿”!

陈玉福说,随着码头智慧化的推进,该平台也在不断提升拓展,涵盖了件杂货生产全员、全链条、全要素,理货方式有了质的转变。2024年,第二港埠公司完成大件货物作业量10.3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34%。(李慧)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发图片,关注唐山。

人们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景区观看表演,在浓浓的烟火气中欢度佳节。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9日,央视音乐频道《合唱先锋》栏目,播出由唐山市第十二高级中学繁星合唱团、唐山学院大学生合唱团合唱的歌曲《恭喜发财》。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栏目,以《万家灯火团圆时 喜乐祥和中国年》为题,对唐山等地的新春灯会进行报道。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29日,央视音乐频道《合唱先锋》栏目,播出由唐山市第十二高级中学繁星合唱团等演唱的歌曲《难忘今宵》。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30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30日,央视音乐频道《合唱先锋》栏目,播出由唐山红玫瑰女子合唱团演唱的歌曲《回娘家》。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31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31日,新华网刊发《多彩假期》,对唐山广受群众喜欢的年俗活动进行关注。


新春佳节期间,人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乐享假期。这是1月30日拍摄的河北唐山路南区首届冀东秧歌展演现场。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31日,河北省遵化市团瓢庄镇山里各庄村的村民为游客表演民俗节目。新春佳节期间,人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乐享假期。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31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栏目,以《中国各地特色年俗活动庆新春》为题,对唐山等地的特色年俗活动进行报道。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1月31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春节旅游攻略 多彩线路 多样玩法 春节邀您来河北》为题,推荐唐山等地的春节旅游攻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月1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月1日,光明日报头版刊发《扭秧歌》,对唐山这项广受群众喜欢的年俗活动予以报道。

正月初二,河北唐山路南区南湖开滦旅游景区1号门广场,应邀而来的各县区地秧歌队伍100余名演员正竞相炫技。他们身着艳丽的服饰,头戴缨帽花冠,手持彩扇、手绢、烟袋等道具,随着音乐起舞。


2月1日,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唐山:中心城区公交车实现100%纯电动化》。


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公交车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整洁安静的车厢,高效且绿色的快捷出行,近日,1151部新能源公交车上线河北唐山,中心城区公交车实现100%纯电动化,在全省率先进入纯电时代,实现了城市公共交通向“绿”向“新”发展。为广大市民的日常出行带来全新体验,为城市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力,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月1日,人民网刊发《唐山路南区首届冀东秧歌展演热闹开锣》。


锣鼓声声辞旧岁,秧歌飞扬闹新春。正月初二,河北唐山路南区首届冀东秧歌展演在南湖开滦旅游景区1号门广场举办,为广大群众送上一道丰盛的节日文化大餐。


2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河北唐山 南湖灯会点亮新春 融合中式美学现代科技》,对唐山南湖景区推出的新春灯会和志愿保障服务进行报道。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以《传统文化里的中国年·传统与现代融合 春节有何“新过法”?》为题,对唐山南湖灯会进行报道。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月2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月2日,新华社刊发《新春走基层|这个警务室能“寄存宝贝”》。


农历正月初五,早上八点前后,河北唐山路南区天地福农水果批发市场的警务室内,陆陆续续迎来了要“寄存”的十几个娃娃。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刊发图片,关注唐山河头老街。


1月31日晚,游客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河头老街景区观看实景剧《唐王出征》。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月2日,中新社刊发《河北唐山:培仁历史文化街多彩活动贺新春》。

2025年2月2日,游客们在河北唐山培仁历史文化街百福墙前驻足。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月2日,央视中国新闻栏目,以《中国各地华彩灯会庆新春》为题,对唐山等地的华彩灯会进行报道。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月4日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2月4日,光明日报头条刊发图片,对唐山美景进行报道。


新春佳节之际,各地灯火璀璨,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图为近日,人们在河北省遵化市的山庄雪乡景区欣赏夜景。

20天,中央级媒体报道唐山130余次! - 天天要闻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
编辑 李强 刘威 江蕾 李蕊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 天天要闻

春天的“精灵”唤醒哲古草原

天刚蒙蒙亮,哲古社区牧民曲扎迫不及待来到羊圈,拿着奶瓶给新出生的小羊羔喂奶,顺便为刚刚生产的母羊开起了“小灶”。“家里养了230多只羊,这几天已经产了30多只小羊羔,大概4月中旬产羔将全部完成。”曲扎说,接羔保育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尽管很辛苦,想到牧业增产,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 天天要闻

上海地铁瓜太猛!男主社死三连暴击:身份扒光 + 丢饭碗 + 家宅塌房

最近,上海地铁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猥亵事件。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地铁车厢内对女性进行骚扰,整个过程被目击者拍下并迅速传播。事发后,这名男子在24小时内被公司解雇,成为2025年上海第一例地铁猥亵案的“主角”。他的行为不仅触犯了法律,更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校会媒协同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落户长春人文学院 青创市集赋能大学生创业项目招募启动

4月11日,由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长春人文学院、吉林城市融媒主办,长春人文学院文学院、中国网东北振兴频道、搜狐吉林融媒体中心承办,吉林省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省时尚产业联合会协办的“校会媒协同,产学研融合”吉林省生态文化协会揭牌暨校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长春人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 天天要闻

坐不下挤一挤,真的没事吗?这辆超员载客面包车被蜀黍查处……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市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汕头公安交警部门持续聚焦“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严处超员超载、违法载人、疲劳驾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查处一宗,教育一群”,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