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整个世界陷入恐慌。在美国纽约的一家医院里,一位华裔女记者正跪在医生面前痛哭哀求:“我有绿卡,请你们不要拔掉呼吸机!”然而,回应她的只有冰冷的驱逐令:“带着你的东西,立刻滚出去。”这位女记者就是《纽约客》资深记者樊嘉扬,而躺在病床上的,是她年迈的母亲。
樊嘉扬1984年出生于重庆,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是一位医学教授,母亲则是军医大学的在职医生。七岁那年,全家移居美国,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在异国他乡的成长经历,却让这个华裔女孩逐渐与自己的根脉渐行渐远。
“我非常讨厌我这张黄皮肤的面孔,这一直是我的耻辱,也是我的累赘。”这句刺痛无数华人心灵的话,出自樊嘉扬之口。为了获得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她不惜以贬低自己的种族身份为代价,在公共场合发表种种令人不齿的言论。这种极端的自我否定,最终为她赢得了《纽约客》特约记者的职位。
2018年,在华盛顿哈曼音乐厅,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获得克拉克想象力社会贡献奖的颁奖现场,樊嘉扬的身影格外醒目。她不是来祝贺同胞的成就,而是带着预设的政治陷阱,试图引导采访走向偏离文学的方向。即便面对刘慈欣的谨慎回应,她依然在后续报道中肆意曲解,为其增添政治色彩。
2019年香港事件期间,樊嘉扬被派往实地采访。临行前,她的母亲再三叮嘱:“不要说涉及反对祖国的信息。”然而,她不仅无视母亲的劝告,还在报道中大肆渲染偏颇观点。讽刺的是,当她试图接近某些激进分子采访时,却因为自己的黄皮肤遭到排斥,不得不掏出美国护照自证身份。
命运的讽刺在2020年初到来。当樊嘉扬的母亲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时,她终于亲身体会到了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医院以优先照顾白人患者为由,强行中断了对她母亲的治疗。在生死攸关之际,她四处求助,最终得到了在美华人留学生的援手,他们为其母捐赠了一台呼吸机。
母亲的离世本应让樊嘉扬对自己过往的言行有所反思,但她却选择了更极端的道路。她不仅没有认清现实,反而将悲剧归咎于祖国,继续在媒体上发表偏激言论。这种失去理性的仇恨,不仅没能为她赢得真正的尊重,反而让她在两个世界中都成为了孤独的灵魂。
这个令人唏嘘的故事,折射出某些海外华人在寻求身份认同过程中的迷失。当一个人否定自己的根源,背离自己的文化传承时,最终伤害的不仅是自己,更是那些始终牵挂着他的至亲。樊嘉扬的悲剧,正是对“崇洋媚外”这一现象最尖锐的讽刺。
人可以选择新的国籍,但不能否认自己的血脉;可以拥抱新的文化,但不应摒弃根植于心的传统。只有在尊重自我、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尊重。樊嘉扬的故事,或许能给那些在文化认同上徘徊的人们以警示和启发。
来源:综合环球网等媒体报道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