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公务接待合规,以公开为基层减负

2024年06月27日23:23:08 国际 1224
倒逼公务接待合规,以公开为基层减负 - 天天要闻

“某县政府直属部门2023年国内公务接待超过300批次,平均每个工作日需接待1次以上”,日前,央视网记者在部分区县采访时,不少基层干部向记者倒起公务接待的“苦水”,倾吐接待不周的焦虑、接待费用的尴尬、接待标准的无奈以及接待次数的茫然。

报道似乎呈现的只是一地的现象级问题,个案的针对性或有不足,但从舆论反馈看,相关情况似乎有一定的普遍性。外界感叹,怎么会有那么多公务需要接待?一个县区、一个乡镇,作为相对基层的国家治理单元,工作人员疲于应付来自上级各部门、看起来师出有名的各种检查、调研、考察和督察,来时一堆人,吃时人一堆,到底能不能发现真问题暂且不说,却结结实实暴露出公务接待这种久治不愈的制度性顽疾。

从社会治理到行政监督,再到区域、部门的交流学习,跨区域公务行为有其必要性,但并不一定会产生接待问题。相当一部分公务完全可以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接待可能就只是某种可有可无的配套待遇。十八大以来,中央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不予接待;2013年10月出台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更是从用餐陪同人数、用餐次数等多方面提出非常细致、明确要求,为公务接待画出红线。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实际情况,按照当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餐开支标准。而普遍人均几十元的餐标又似乎被公务接待双方都认为“很难安排出一桌像样的接待餐”。公务接待强求“成桌”、上档次,此类铺张惯性必须得想办法遏制住。

倒逼公务接待合规,首先就需要自上而下一同摒弃那种“盒饭拿不出手”“必须摆一桌”的陈腐思维,让厉行节约真的贯穿公务行为始终。据西部某县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公务接待数据,2023年公务接待总量270余次,公务接待总费用82万余元。从公务活动的内容来看,迎接上级检查、调研两类活动的数量排名前列。可也就在202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还曾出台专门性指导意见,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要求两个以上部门对同一监管对象实施不同行政检查,且“可以同时开展的”,要求原则上应实行跨部门联合检查。

自此之后,“综合查一次”制度实践在各地陆续铺开,不过这种操作所辐射时间段、综合度依然存有腾挪空间。每个月随便几个单位就联合来一回的检查,客观上可能并不足以从总量上降低频繁检查给接待部门造成的压力。

公务接待有人力重担,更有经济压力。地方公务接待作为“三公”经费的一部分,接受人大预算监督本身是题中之义,而人大监督的刚性运作,对接待经费的严格审查、把关乃至否决,也可能形成对降低公务接待水准的某种制度倒逼。

不仅如此,依托中央“无公函的公务活动不予接待”的刚性要求,对于公务接待过程中生成的公共审批、报备信息,也不妨考虑以信息公开的方式,督促接待方、被接待主体双向主动公开,诚恳接受社会监督。特别是一些检查、督察类公务活动,本身就有以公告方式征集线索的措施,增加信息公开容量,同步将公务活动的住宿餐饮标准公之于众,来接受公众监督,也与基层年度向人大报账信息形成呼应,用彻底的信息公开谋求公务接待乃至公务活动的透明可视,以公开为基层减负,也以透明为公务活动正名。

公务接待一条绳,攸关人大预算监督、执法监管模式迭代以及政务信息公开等现代权力全链条运行逻辑,值得系统筹谋、协同发力。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马来西亚一旅游巴士翻覆2名中国人遇难,当地:司机曾无证驾驶 - 天天要闻

马来西亚一旅游巴士翻覆2名中国人遇难,当地:司机曾无证驾驶

新京报讯(记者慕宏举 闫沫琛)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6月29日,一辆载有21人的旅游巴士在马来西亚彭亨州云顶高原翻覆,导致2人死亡。新京报记者从当地警方获悉,两位死者均为中国男性公民。29日晚,彭亨州警方发布警情通报称,据初步调查,涉事巴士司机曾接获27张涉及各种违反交通条例的罚单,包括无照驾驶。6月30日,马拉...
巴菲特最新遗嘱:去世后不再向盖茨基金会捐赠,1300亿美元资产留给儿女打理 - 天天要闻

巴菲特最新遗嘱:去世后不再向盖茨基金会捐赠,1300亿美元资产留给儿女打理

实习记者 | 章宇璠记者 | 张一诺当地时间6月28日,巴菲特在《华尔街日报》专访中罕见地透露了最新的遗产安排。巴菲特表示,他已经多次修改过遗嘱,在看到孩子们变得更加成熟后,他制定了目前的计划。《华尔街日报》专访在最新的安排中,巴菲特把去世后所有剩余的财富捐赠给一个新设立的慈善信托基金,由他的女儿苏珊·巴菲...
瑞士向中国汇报乌克兰峰会结果,大国的意见很重要。 - 天天要闻

瑞士向中国汇报乌克兰峰会结果,大国的意见很重要。

瑞士向中国"汇报"乌克兰峰会结果!这就是大国实力根本绕不开。6月28日,据外媒报道,瑞士外交部对外发布消息称,关于6月15号~6月16号的在瑞士布尔根斯托科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瑞士方已经把此会议的结果与中国方面进行了沟通和讨论。
中国技术相比德国技术依然遥不可及,事实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中国技术相比德国技术依然遥不可及,事实是什么?

中国技术相比德国技术依然遥不可及,事实是什么?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甚至于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整个欧洲联盟,特别是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是欧盟加美国还要多。事实上,这些还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
造谣生非!民进党不要脸捏造事实,终有一天反噬害了自己 - 天天要闻

造谣生非!民进党不要脸捏造事实,终有一天反噬害了自己

另外一个案子是最近曝出来的,某位北京市政协委员是汇丰银行出身的,去拜访了所谓政策研究员兼所长苏子云先生,结果民进党的回应说这是间谍行为,既然是间谍,那个人敢跟间谍碰面,那把他抓起来,那个人又不是第一次来台湾,他已经是多次来到台湾,为什么不抓
合力促发展,临沂医养公司与五家单位组建党建联盟 - 天天要闻

合力促发展,临沂医养公司与五家单位组建党建联盟

6月27日,临沂医养公司党支部与南坊派出所、临沂第十二中学、南京路小学、朱夏小学、西南坊社区等5家单位党组织共同组建党建联盟。会上,临沂医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李佳昕首先致欢迎辞并介绍临沂医养中心项目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