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前,美国母亲不顾反对,为女儿移植狒狒心脏,后来怎样了?

2024年04月16日18:25:04 国际 1691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之一,莫过于满心欢喜迎接小生命,憧憬着日后幸福生活时,却被告知宝宝时日无多。

特蕾莎·波克莱是一位单亲母亲,1984年10月14日,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巴斯托医院准备生宝宝。

39年前,美国母亲不顾反对,为女儿移植狒狒心脏,后来怎样了? - 天天要闻

经过几小时的努力,阵阵啼哭宛如美妙的赞歌,响彻在产房中,此时的特蕾莎别提有多么开心,看着女儿熟睡且稚嫩的面容,她已经在幻想着女儿长大后的模样。

然后医生的一席话,却让特蕾莎的心情从“天堂”坠入“深渊”,因为医生在检查后发现宝宝患有“左心发育不全综合征”。

通俗易懂的说,宝宝心脏先天畸形,只有一半的健全心脏,无法支持全身血液运转,以20世纪80年代的医疗水平,很遗憾无法治愈,并且寿命不超过30天。

39年前,美国母亲不顾反对,为女儿移植狒狒心脏,后来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在了解到巴斯托医院无法治愈女儿的疾病后,特蕾莎立刻转到洛马琳达医院,这里的医生在得知情况后,迅速召开了研讨会。

经过数小时的讨论,最后的结果是“心脏供体不足”,也就是说,洛马琳达医院也无法拯救宝宝的生命。

就算放眼当下,心脏供体也是极其紧缺的器官,况且还要考虑到婴幼儿的特殊性,所以在30天内几乎不可能找到适配的移植心脏。

特蕾莎只能带着孩子悲痛的回到家中,但参与讨论的主刀医生却没有放弃,他叫伦纳德·贝利,毕业于洛马琳达医学院,年仅25岁就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并发表了大量高价值医学论文,在医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9年前,美国母亲不顾反对,为女儿移植狒狒心脏,后来怎样了? - 天天要闻

伦纳德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宝宝在30天后就会死亡,当下又没有合适的心脏,对于宝宝而言,基本就是死局,那么是否可以用动物心脏来搏一线生机呢?

回到家的特蕾莎,每一秒都格外珍惜,她用相机记录着女儿的最后时刻,正在她感到绝望悲痛的时候,伦纳德医生的助理打来电话,表示医院想用动物心脏来尝试。

当听到“动物心脏”时,特蕾莎格外愤怒,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可能用动物心脏!

39年前,美国母亲不顾反对,为女儿移植狒狒心脏,后来怎样了? - 天天要闻

但过了几天,她开始明白这或许是唯一的机会,否则一旦超过30天,女儿就会在悲痛中死亡,于是答应了这场手术,即便亲朋觉得极其荒谬,但作为母亲的特蕾莎还是决定试一试。

1984年10月26日,全球第一例异种器官移植手术开始了,伦纳德医生将一颗狒狒心脏小心翼翼的放入菲伊(特蕾莎女儿)体内,手术进行了十几个小时。

最后一步完成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直到仪器发出“滴滴”声,大家明白这场史无前例的手术成功了!

39年前,美国母亲不顾反对,为女儿移植狒狒心脏,后来怎样了? - 天天要闻

手术室外的特蕾莎听闻后,激动的掩面哭泣,这绝对是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菲伊的生命特征开始稳定,并且四肢逐渐摆动起来,哭啼声也异常的响亮,就在众人觉得菲伊能依靠狒狒心脏生活下去的术后第21天,她的身体开始出现异常剧烈的排斥反应。

即便经过抢救,但菲伊还是走向了死亡,全球首例异种移植坚持20多天后,最终宣告失败。

至于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失败?

当时的医疗学者认为问题出在血型上,菲伊的血型是O型,而狒狒的血型是AB型

39年前,美国母亲不顾反对,为女儿移植狒狒心脏,后来怎样了? - 天天要闻

但从如今的医疗科学角度出发,异种器官移植除了血型不同外,最难的地方在于基因异体排斥。

简单的说,动物的基因和人类的基因无法在同一具身体内共存,例如人类的免疫系统会将动物基因当做外来侵略者消灭,就算无法消灭,双方也会展开战斗,而战斗表现就是人体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39年前,美国母亲不顾反对,为女儿移植狒狒心脏,后来怎样了? - 天天要闻

其实美国在2022年1月和2023年11月,也做过两个异种心脏手术,57岁戴维·贝内特接受“基因编辑猪心脏移植手术”2个月后死亡;58岁劳伦斯·福塞特在1.5个月后死亡。

现如今器官移植手术越来越多,但器官供应却极其有限,中国每年晚期心衰患者多达150万人,但真正能接受移植的病人约在500~600人,足以见得,器官的需求量是多么庞大,但供应量却出奇的低。

从技术上来讲,目前全球已经掌握了异体器官移植的技术,但主要源于异体基因排斥。

39年前,美国母亲不顾反对,为女儿移植狒狒心脏,后来怎样了? - 天天要闻

不过随着生物科技越来越发达,现在人类已经能逐渐对生物基因进行编辑,例如将有刺鱼优化成无刺鱼,背后的逻辑就是找到“鱼刺”的基因,通过抑制这类基因就能实现“无刺鱼”。

当然了,基因编辑往往是复杂深奥的,但考虑到人类器官的供需关系极其不平衡,从动物身上寻找器官来源,也是一种新的突破,前提是需要解决基因排斥。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处长夫妇双双被策反!境外间谍情报机构这些招数须警惕 - 天天要闻

处长夫妇双双被策反!境外间谍情报机构这些招数须警惕

当前,保密工作形势复杂严峻,我党政机关和涉密单位一直是境外间谍情报机构觊觎的重点目标,他们不遗余力进行政治渗透、情报窃密、勾连策反等破坏活动,对我国家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必须绷紧思想之弦,强化危机意识,时刻警钟长鸣。
3小时!破案! - 天天要闻

3小时!破案!

离车上锁 记得抽钥匙。防范电动车被偷盗,离开车时,要随时随地锁车,并将车钥匙随身携带。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 天天要闻

探寻跨区域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治理钥匙

被不起诉人的住所地和违法行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实行政处罚?日前,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检察院通过向异地行政机关制发检察意见书,并以办案为契机,实现湘黔四地联动会签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协作机制,为一起跨区域涉非法狩猎行刑反向衔接案件画上圆满句号。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闻

科技让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来,拉萨市城关区已为1263名高龄、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家里配备了护理床、制氧机以及床头“一键呼叫”等智能设备,这些设备的数据都会连接到市级智慧养老数据聚合平台,实现统一管理,为老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与安全保障。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 天天要闻

2021年,贵州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700多万

2021年,贵州一男子凭借一手独特的养牛方法,养殖一头牛他就能净赚一万多元,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他还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创立了一套以养牛为主的立体循环农业模式,通过使用这种模式,他的年收入高达700多万元,那么他的这套养牛方法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 天天要闻

拉林铁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个“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铁路拉林线开通之际,我便投身到这条线路的工作当中,能够深度参与拉林铁路的运营,这份荣耀始终在我心间熠熠生辉。”4月1日,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携手青藏铁路集团公司,于拉林铁路共同开启“坐着高铁看中国·寻访藏家桃花源”主题采访活动。身为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