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2024年04月15日18:15:11 国际 1839

提到美国佛罗里达州,你会想到什么?阳光、海滩迪士尼,还是无穷无尽的奇葩新闻?

没错,这个被称为"美国之肾"的州已经因其居民的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以及高居全美之首的犯罪率而闻名于世。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也因此诞生,成为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个热梗,就像国内的"河南井盖"一样,已经活成了一个传说。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一个独特的地方?我们不妨从历史说起。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19世纪初,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后,开始向西部和南部扩张。

1818年,美国军队占领了当时还属于西班牙殖民地的佛罗里达,这场军事行动的背后,是美国总统安德鲁·杰克逊的野心。

他认为,佛罗里达地区不仅拥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是美国通往加勒比海拉丁美洲的桥头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杰克逊不惜违背当时的国际法,出兵佛罗里达,并任命自己的心腹担任军事总督

西班牙对美国的军事入侵感到愤怒,但碍于实力悬殊,无力进行反击。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经过几年的谈判,西班牙终于在1821年被迫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将佛罗里达割让给美国。

这笔买卖在当时看来对美国十分有利,因为佛罗里达不仅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美国参议院以27票对4票的压倒性优势,批准了这项条约。

从此,佛罗里达州正式成为美国的第27个州。

佛罗里达州加入美国后,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大量的移民从美国本土和世界各地涌入这里,寻求新的机遇。

其中既有来自欧洲各国的白人移民,也有逃离种族歧视的非裔人口和拉丁裔移民。

这些移民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和技能,为佛罗里达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然而,移民潮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移民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冲突和摩擦。

语言障碍、生活习惯的差异、宗教信仰的不同,都可能成为引发矛盾的导火索。

更重要的是,大量移民的涌入,对当地的资源和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

原本就不富裕的佛罗里达州政府,一时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和就业机会,导致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在19世纪后期,随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和黑奴制的废除,大批非裔人口从南部各州迁入佛罗里达,其中不乏一些缺乏谋生技能和教育背景的流离失所者。

他们大多聚居在迈阿密等大城市的贫民区,过着艰难的生活。

与此同时,拉丁美洲的动荡也导致大量古巴海地等地的难民涌入佛州,他们同样面临着语言不通、就业困难、融入障碍等问题。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进入20世纪后,佛罗里达州的移民问题更加复杂化。

古巴革命导致大量亲美的古巴人逃亡至此,其中不乏一些有犯罪背景的分子。

20世纪80年代,古巴政府更是趁机将大批囚犯、精神病患者等"不受欢迎人士"遣送至佛罗里达,引发了所谓的"马列尔港事件"。

与此同时,苏联解体后的动荡,也导致一些俄罗斯犹太移民来到这里。

短短几个月内,迈阿密的犯罪率就急剧上升,抢劫、盗窃、走私案件层出不穷。

一时间,古巴黑帮横行街头,毒品交易猖獗。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佛罗里达州逐渐成为一个大熔炉,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治理挑战。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各种族裔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杂居,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

犯罪、贫穷、教育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困扰佛州的顽疾。

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缓解社会矛盾,改善治安状况,但收效甚微。

与此同时,佛罗里达州在1967年通过了一项名为"阳光法案"的法律。

该法案规定,州政府的所有公共记录和会议都必须向公众开放,以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这一法案本意是好的,但在实践中却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对于那些新闻工作者来说,佛罗里达州的"阳光法案"几乎提供了一个“巨大素材库”。

这意味着,记者们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费尽心思去挖掘新闻线索,而是可以直接从官方文件中找到大量的素材。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于是,各种离奇、古怪的佛州新闻开始频频见诸报端,甚至成为一些媒体的专门栏目。

读者们惊奇地发现,佛罗里达州简直是一个魔幻的存在,这里每天都在上演一些匪夷所思的故事。

比如,有一个佛州男子,竟然为了给邻居家的猫剃个地中海发型,而在半夜潜入邻居的房子。

据警方调查,这名男子是一位宠物美容师,他与邻居素有积怨。

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突发奇想,决定给邻居的猫来个"惊喜"。

于是,他带着专业的宠物理发工具,悄悄溜进了邻居的家。

正当他为猫剪发时,邻居醒了过来,发现了这一幕,当即报了警。

最终,这名男子因非法入侵住宅而被捕。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又比如,佛州还有一名男子,为了给狱中的好友探监,竟然选择翻墙进入监狱。

这位狱友是他多年的好哥们,两人无话不谈。

自从朋友入狱后,这名男子几次去探监,都因故未能见到朋友,心里很是挂念。

一天晚上,他喝得酩酊大醉,突然决定要去见狱中的朋友。

于是,他开车来到监狱附近,趁夜色翻过了监狱的围墙。

谁知,还没等他找到朋友的牢房,就被狱警发现并抓获。

最后,他不仅没能见到朋友,反而因非法入侵监狱而被关了起来。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还有一名佛州男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车技,竟然在高速公路上飙到200英里每小时(约合320公里每小时)。

当时,他驾驶一辆高性能跑车,在佛州的I-95公路上狂飙。

他把自己的"英勇事迹"拍成视频,传到了社交媒体上。

这条视频很快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经过调查,警方确认了这名飙车者的身份,并将其逮捕。

在法庭上,面对指控,他辩称自己只是想展示一下车技,并没有伤害任何人。

但法官显然不吃这一套,最终他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了重罚。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类似这样的奇葩事件,在佛罗里达州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渐渐地,"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的说法开始甚嚣尘上,成为网络上的一个流行梗。

人们调侃说,在这个州,你不疯狂一点,都对不起这里的"基本法"。

然而,在人们嬉笑怒骂的背后,佛州居民的真实生活状况却鲜为人知。

事实上,佛罗里达州一直是美国贫富差距最大的地区之一。

根据官方统计,佛州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不乏一些工作多年的低收入者。

他们每天辛勤劳作,却难以维持体面的生活。

在迈阿密等大城市,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据统计,迈阿密的贫困率高达20%以上,许多居民挣扎在生存线上。

在这些城市的贫民区,你随处可见破旧不堪的棚户和简陋的公寓楼。

许多居民甚至无家可归,只能在街头公园露宿。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毒品、犯罪、暴力问题在这里非常严重,许多年轻人因缺乏教育和就业机会而误入歧途。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佛罗里达州也是全美百万富翁最多的州之一。

在富人云集的棕榈滩基韦斯特等地,奢华的别墅和游艇比比皆是。

这些富人的生活奢侈而隐秘,与普通佛州民众仿佛隔着两个世界。

有分析指出,佛罗里达州之所以贫富分化如此严重,与其独特的产业结构有关。

旅游业、服务业在佛州经济中占据主导,而这些行业提供的多是低薪岗位。

与此同时,佛州又是富人的"避税天堂",许多富豪来此购置度假房产,享受阳光和海滩,却很少对当地经济和就业作出实质性贡献。

在这样的背景下,佛罗里达州的许多普通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长期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

他们面临着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等多方面的困境,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扶助力度却远远不够。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一些人在生活的重压下走向绝望,甚至铤而走险,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而这些事情,又成了媒体热衷报道的"奇闻异事",加深了外界对佛州的误解。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复杂多样。

除了移民和毒品问题,佛州的低工资和高房价也是重要因素。

许多从事服务业的底层劳动者,虽然每天在高档酒店和餐厅里工作,却难以维持体面的生活。

他们不得不挤在简陋的出租屋里,或者干脆露宿街头。

社会福利的缺失,加剧了他们的困境。

近年来,佛罗里达州政府开始采取措施,试图扭转局面。

2023年出台的SB1718号法案,大大加强了对非法移民的管控力度。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犯罪,但也引发了争议。

批评者认为,这一法案针对的是佛州最脆弱的群体,而真正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

毕竟,驱逐非法移民并不能缓解贫富分化,反而可能加剧劳动力短缺。

佛罗里达州的独特形象,既有其历史和人文的必然,也有媒体报道和网络放大的偶然。

在奇人异事的背后,是一个复杂、矛盾、亟待解决的社会现实。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火了,但佛州真的没有闲人吗?事实上,许多佛州人只是在艰难的生存线上挣扎。

他们不是"闲人",而是"无人问津的人"。

“佛罗里达州不养闲人”这个梗,为何和河南井盖一样,成了传说? - 天天要闻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葬礼时遭遇恶劣天气,致3人遇难7人受伤,广西百色通报详情 - 天天要闻

葬礼时遭遇恶劣天气,致3人遇难7人受伤,广西百色通报详情

5月10日,右江融媒发布右江区“4·19”墙体倾倒事故情况通报,内容如下:近日,一些媒体关注百色市右江区六塘芒果示范场墙体倒塌事件。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4月19日17时许,百色市右江区遭极端强对流天气袭击。据气象监测数据显示,大风瞬时风力高达11级,风速达28.9米/秒,同时伴有短时强降雨和冰雹,恶劣天气致使右江区...
海口:61名党员干部获澄清正名 - 天天要闻

海口:61名党员干部获澄清正名

日前,海口市纪检监察机关以零容忍态度查处一起诬告陷害行为。吴某因不服法院裁定,故意捏造海口市龙华区人民法院法官宋某某收受巨额贿赂、枉法裁判等事实,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意图使宋某某受到刑事追究,以达到改变此前法院裁定的目的。经查,吴某反映的问题不属实,海口市龙华区纪委监委决定对该问题线索予以了结,通过...
8位正部级干部,有新任务 - 天天要闻

8位正部级干部,有新任务

据新华社消息,党中央决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8个中央指导组将对21个地方和单位开展学习教育指导督导工作。综合公开报道,8个中央指导组组长已全部亮相,均为正部级干部。李锦斌、徐令义、刘家义、车俊、傅自应、刘赐贵、王建军、张裔炯分别担任中央第一指导组组长、中央第二指导组组长、中央第三指导组组长...
韩国总统候选人登记工作正在进行,各党派紧张布局 - 天天要闻

韩国总统候选人登记工作正在进行,各党派紧张布局

据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此前发布的选举日程,新一届总统选举投票将于6月3日举行,总统候选人登记于5月10日至11日进行,各党派也在进行紧张布局。李在明正式登记参选下届韩国总统总台记者 唐鑫:距离韩国6月3日举行提前大选,目前已经进入了最后一
“美国要把在亚太对付中国那套,炮制到格陵兰岛,不过…” - 天天要闻

“美国要把在亚太对付中国那套,炮制到格陵兰岛,不过…”

【文/观察者网 齐倩】自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就惦记上了格陵兰岛,似乎不“吞并”该岛屿就誓不罢休。5月10日,路透社援引消息称,美国官员正在考虑通过签署《自由联系协定》,将格陵兰岛纳入势力范围。在此之前,美国已经将此举用在了多个太平洋岛国身上。报道提及,美国各政界人士认为,该协议对于制衡中国在亚太地区日...
中美会谈前夕,特朗普放言关税降到80%,换取中国战略资源? - 天天要闻

中美会谈前夕,特朗普放言关税降到80%,换取中国战略资源?

这两天,中美瑞士会谈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大事件,中美双方的态度非常微妙。这个时候,特朗普和白宫连续释放出几个大消息,我们今天来综合分析,他们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结果?这次会谈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最新消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瑞士的会谈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