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相框 | 守护天路的“格桑花”

2024年04月07日21:02:59 国际 9639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牛羊……绿皮火车承载着旅人沉甸甸的记忆,悠哉悠哉地行驶在雪域高原,旅客时不时举起手机定格窗外美景,有那么一瞬间,画幅中出现一群身着马甲,手持各类工具器械,站在铁路栅栏外列队相迎的铁路养护工人——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公司的“养路人”,其中不乏有女同胞的身影,宛如朵朵“格桑花”在风中摇曳。

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公司是国内第一家铁路养护专业化公司,也是唯一一家从事铁路专业维修的委外铁路养护单位,承担西藏地区778公里的高原铁路养护任务,在上海、天津、成都、西安、苏州等全国40多座城市承担公路、轨道交通维养任务。其中,青藏铁路唐南段管区全长525.547公里,平均海拔4674米;拉日铁路管区全长252.524公里,平均海拔3800多米。在这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高原铁路,36名女职工活跃在线路上、桥隧边和驻地,在铁路防护员、医生、调度、后勤等不同岗位,用心、用情、用爱谱写着高原铁路安全畅通的岁月欢歌,如同绽放在雪域高原的“格桑花”。

青春相框 | 守护天路的“格桑花” - 天天要闻

车间管家益西点验材料库房

车间管家益西

安多海拔较高,含氧量较低,常年大风不断,而火车站旁边的安多车间总是温馨而舒适的,阳光透过透明的顶棚倾泻在葱绿的植物上,花朵变得更加娇艳,滴滴水珠滋润着绿叶和根茎,“车间女管家”益西刚刚给绿植和花卉洒了水。

为了改善驻地环境,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公司通过搭建阳光棚、购买绿植、购置文体器材等措施,在沿线打造“绿色氧吧”工程,而就其维护保养工作,安多车间最有发言权,发言人非益西莫属,清洁、摆放、洒水、翻土、移栽……在冬天特别寒冷的时候,她将所有绿植花卉都搬进工友们有暖气的房间里,生怕这些脆弱的小生命经不起寒冷的考验,待到温度适宜,再逐一搬出“温室”。

管家,管家,当然是啥都管,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处理车间的日常琐事就是她的日常,在阳光棚里,在锅炉房旁,在厨房内,在材料库房,车间各个角落都能看见益西忙碌的身影,当然她也会跟着工友到作业现场。“有时候感觉自己有‘强迫症’,看见哪里不合适,就想立马收拾掉,不然会心里放着这件事很久。”当问到她作为老员工这么久待在安多,想不想换个地方,她摇摇头说:“这么多年下来,早把这里当成我的另一个家,我熟悉这里每一个角落,熟悉这里的每一个人,真的舍不得离开。”

青春相框 | 守护天路的“格桑花” - 天天要闻

安全卫士梁小艺在现场防护

安全卫士梁小艺

在当雄草原上,皑皑雪山下,“格方无车,拉方无车,可以上道”,整齐划一的口令过后,当雄车间检查工区正式开始上道检查作业,队伍中,橘色马甲独具颜色,大棉帽下的碎发随风凌乱,文文静静的梁小艺肩挎着工具包也跟着上了线路,作为现场防护员,她需要频繁地使用对讲机与两端防护员保持“3-5分钟通话”,确认作业时间内无列车通过作业区段,保证现场作业工友的人身安全。

“我是去年才来当雄车间,一开始工友们看我是女同志,特别照顾我,多数时间让我待在车间调度室学习,但是很多东西感觉都是一知半解,所以还是想到一线作业现场进一步了解,融会贯通。”谈及是否适应高原环境时,这个山西“女汉子”倒是对自己的适应能力很自信,云淡风轻地来一句“还行吧,除了大风天气有点让人呼吸困难外,其他情况都还好。”

青春相框 | 守护天路的“格桑花” - 天天要闻

钢轨医生扎西旺姆在校定钢轨探伤仪

钢轨医生扎西旺姆

在拉萨经开区检测车间驻地,嘀嘀嘟嘟声不绝于耳,扎西旺姆作为探伤工区的一员,正顶着太阳,在大院的练兵场里校定钢轨探伤仪,为夜间天窗点内探伤作业做最后的准备。

这个机器有点“笨重”,搬它上道一点也不轻松,特别是水箱加满水,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助机”人员协助搬运,且这个“助机”人员一般都是男性,扎西旺姆身上总是有一股“不服软”的劲头,她认为男同胞能做到的女生同样能做到,所以经常是她自己搬运。

当问及有没有想过换个工作内容时,扎西旺姆说:“拉萨这边的作业‘天窗点’基本上是晚上,作业结束回来很多时候都是半夜,回到驻地看着别人都睡觉了,周围静悄悄地,心里还是有落差,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每个工作都是有意义的,何况在探伤这个工作岗位上我也学到了很多,现在我考取的是一级探伤资格证书,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希望尽快通过探伤二级,接触和学习到更多知识和技能。”

青春相框 | 守护天路的“格桑花” - 天天要闻

金牌驻拉巴在车控室盯控

金牌驻站拉巴

日喀则西站,行车调度室内,被誉为“金牌驻站”的拉巴目不转睛地盯控着电脑屏幕快有一个小时了,认真听着每一个命令任务,不敢有丝毫放松,时刻准备着联系现场联络员。作为室内向现场准确传达行车信息的中间“联络人”,她深知自己是确保现场作业人身安全的关键防线。每次作业前,拉巴都要提前1小时进入行车调度室,作业结束履行完销记手续后才返回车间,妥妥“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当然,拉巴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在驻站监控里观察线路三工区作业,因为三工区的工长杨军鹏是她爱人。每次知道驻站是拉巴,杨军鹏也会很自豪地给工友说:“她驻站,我更放心!”讲起两个人的恋爱史,杨军鹏有点羞涩,“我们两个是在日喀则车间相识、相知、相恋,她藏族,我汉族,本以为她家里人会有什么想法,但是第一次去她家,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我想她肯定提前给家里做了不少思想工作,她这个人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善良,特别善良!”

青春相框 | 守护天路的“格桑花” - 天天要闻

女职工们和男同事一起扒道砟

沿着“天路”,从安多到日喀则,沿途最为绚丽的莫过于绽放在青藏铁路格拉段、拉日线不同岗位上的朵朵“格桑花”,她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经历出奇的相似。强烈的紫外线在她们脸上留下美丽的高原红,映照在每一列绿皮车的车窗里,她们坚守的故事将在旅人的随拍中传到远方,更远方!

青春相框 | 守护天路的“格桑花” - 天天要闻

女职工们与男同事对道岔进行精细捣固

“三八”节之际,高原铁路养护女职工们参加了公司工会组织的“游非遗 学剪纸 承传统 庆三八”主题活动、“情系女职工 法在你身边”法律知识讲座等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着企业的温暖。她们表示,将继续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守护好高原铁路行车安全,建功新时代。(作者:赵桂军 中铁十二局集团党委宣传部高级政工师; 余阳雄 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公司工会综合办公室(党委宣传部)部员)

(责任编辑 雪珍)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俄乌冲突暴露短板,俄罗斯周边危机四伏,破局之道在哪? - 天天要闻

俄乌冲突暴露短板,俄罗斯周边危机四伏,破局之道在哪?

俄罗斯什么时候能看穿,这个世界很现实,因利而合,因利而分,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合者,利尽则散。俄罗斯总统普京看穿了这些,就能坦然的面对,美国对乌克兰援助,西方对格鲁吉亚的挑唆,波罗的海3国的反复,亚美尼亚的翻脸,阿塞拜疆的决裂。
一边庆祝,一边抗议 - 天天要闻

一边庆祝,一边抗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在白宫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以此作为美国“独立日”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同一天,美国全国多地举行反对特朗普政府移民、经济和外交等政策的示威抗议。7月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
18岁男生庆祝与女友同居,表演后空翻失败,头部重创身亡…… - 天天要闻

18岁男生庆祝与女友同居,表演后空翻失败,头部重创身亡……

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18岁少年桑尼·布伦德尔在庆祝与女友开始同居生活时,因表演后空翻失误导致头部重创,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桑尼·布伦德尔6月24日,桑尼刚搬入新居,最近还找到一份建筑工人的工作,在轻轨的混凝土区域施工。为庆祝人生新阶段,
市残联开展庆“七一”专题党课活动 - 天天要闻

市残联开展庆“七一”专题党课活动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近日,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崇波同志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党课结合残联系统的三个典型案例,从政治、履职、作风三个方面,引导大家认识残疾工作的特殊性,准确把握政商交往的尺度,涵养品行注重小事小节。
自然资源部总工何广顺一行到滨州港开展调研 - 天天要闻

自然资源部总工何广顺一行到滨州港开展调研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7月4日下午,自然资源部总工何广顺一行到滨州港开展调研。副市长杜玉杰参加调研及座谈。会前,调研组对滨州港进行了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了滨州港的航道建设计划、疏浚物处置现状等重要事宜。期间,听取了关于滨州港近年来建设与发展情况
倾情倾力 擦亮“藏东明珠” - 天天要闻

倾情倾力 擦亮“藏东明珠”

三载春秋,他们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坚韧,在医疗教育、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深耕不辍。他们带来的,远不止资金与项目,更是发展的理念与希望的种子;留下的,不仅是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更有成长壮大的人才队伍和用行动浇灌出的民族团结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