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安理会驳回提案,不许中俄翻旧账,中方:不会忘记血债

2024年03月28日18:45:04 国际 1299

北约轰炸南联盟25周年,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公开会,提案遭到驳回。安理会不允许中俄翻旧账,中方则强调,绝不会忘记血债。

据报道,当地时间3月25日,北约入侵南联盟25周年纪念。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所谓“避免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开始对当时的南联盟进行轰炸。长达78天的轰炸造成2000多名无辜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流离失所。

3:12!安理会驳回提案,不许中俄翻旧账,中方:不会忘记血债 - 天天要闻

在这场入侵25周年的时候,俄罗斯代表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发起了提案,要求安理会举行公开会,就北约的入侵行为进行讨论。

然而,安理会的投票结果可谓是历来罕见,15个理事国当中,有12个投下弃权票,其中包括美英法3个常任理事国,以及9个非常任理事国。投赞成票的就是中国、俄罗斯,以及一个非常任理事国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是北非国家,曾经先后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法国殖民统治,直到1962年阿尔及利亚才摆脱殖民统治,宣告国家主权独立。在北约轰炸南联盟问题上,阿尔及利亚是最能感同身受的。

3:12!安理会驳回提案,不许中俄翻旧账,中方:不会忘记血债 - 天天要闻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关北约入侵南联盟25周年公开会提案的表态上,法国人的立场遭到了普遍质疑。

法国代表在解释性发言中声称,俄罗斯方面提案之前没有与法方进行充分沟通,并且法方认为,这一议题是无关紧要的,不应占用安理会议程,言外之意就是,应该把重点放在俄乌冲突、巴以局势、反恐形势等问题上。

对于安理会方面驳回议题的结果,中俄双方都十分不满。俄罗斯代表谴责法国,称他们的表态是“外交侵略”。

3:12!安理会驳回提案,不许中俄翻旧账,中方:不会忘记血债 - 天天要闻

中方代表则强调,中国人民虽然不宣扬仇恨,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1999年的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袭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导致3名中国记者遇难,20多名外交人员受伤。使领馆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北约的所作所为,是对中国主权的悍然侵犯。

分析认为,安理会的这场投票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

5000年中华文明延续下来的文化,让我们在很多时候倾向于“感情用事”,善恶、对错、是非,这些观念在我们传统思维里根深蒂固,所以在处理事情上,我们无法做到纯粹的从利益和立场出发,总是会考虑对方的利益和感受。

但是放在国际社会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用的只有永恒的利益。看过刘慈欣的小说《三体》的朋友,应该对于小说里的“黑暗森林”法则,印象非常深刻。黑暗森林法则跟现在生物学的丛林法则比较类似,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3:12!安理会驳回提案,不许中俄翻旧账,中方:不会忘记血债 - 天天要闻

当然,我个人并非崇尚黑暗森林法则,也并不是认为我们应当奉行丛林法则,在国际社会生存。我的观点是,我们应当在充分意识到这个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处理外交事务、国际关系,所谓“料敌从宽”正是这个道理,尽量避免“我们还是把美国人想得太好了”,这样的尴尬情况再次出现。

像法国人在安理会上说,他们认为北约轰炸南联盟25周年的议题,是“无关紧要”的,这说明什么呢?

当年,北约凭借占绝对优势的空中力量和高技术武器,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军事目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连续78天的轰炸,10周的冲突期间,北约战机发动38000次作战任务。造成了1800人死亡,6000人受伤,12条铁路被毁,50架桥梁被炸,20所医院被毁,40%油库和30%的广播电视台受到破坏,经济损失总共达到2000亿美元。

3:12!安理会驳回提案,不许中俄翻旧账,中方:不会忘记血债 - 天天要闻

其中为首的,就是美英法德意等国家,法国说出“无关紧要”这句话,其实就是作为北约的代表说的这句话。这也印证了上面提到的丛林法则,在外交场合,对与错、是与非、黑与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外交代表,为他们的国家争取到最大化的利益。

其实也不仅仅是北约轰炸南联盟,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比如日本侵华战争当中的731部队,对中国人进行人体试验,还有南京大屠杀等等。日本跟法国一样,至今也没有对战争行为进行道歉和反思,反而变本加厉,继续在国际社会上为非作歹。正如中方代表说的那样,我们不宣扬仇恨,但是我们决不能忘记历史,尤其是在罪魁祸首没有认罪伏法的情况下,我们不能代替先人去原谅罪魁祸首。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美国智库揭露:中国禁运使美药物过量致死人数锐减近千 - 天天要闻

美国智库揭露:中国禁运使美药物过量致死人数锐减近千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美国智库的报告真是敢写,这么好干的活能不能让我去。报告指出中国在2019年实施的芬太尼整类禁令,直接让美国药物过量死亡人数减少了近千人。这个数据打得可不是嘴仗,而是美国政界那套“甩锅
韩国总统选举临近 李在明领先优势大幅减少 - 天天要闻

韩国总统选举临近 李在明领先优势大幅减少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韩国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总统选举临近,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相较于主要对手、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的领先优势由22个百分点骤减至9个百分点,选情日趋激烈。 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投票定于6月3日举行。民调机构“盖洛普韩国”本月20日至22日就选举相关话题对1002名成年人...
特朗普威胁苹果,不在美国造iPhone就加25%关税,当天苹果市值蒸发1000亿美元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威胁苹果,不在美国造iPhone就加25%关税,当天苹果市值蒸发1000亿美元

据环球网报道,据美国彭博社等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23日威胁称,如果苹果公司不在美国境内制造iPhone,就必须缴纳至少25%的关税。特朗普(新华社资料图)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我很久以前就告诉过苹果公司的蒂姆·库克,我希望他们在美国销售的iPhone是在美国制造,而不是在印度或其他地方。如果不是这样,...
甘肃生态环境视频号传播影响力喜提前五! - 天天要闻

甘肃生态环境视频号传播影响力喜提前五!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系统提升短视频制作和运营水平,鼓励地方用好短视频宣传的传播方式,不断产出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短视频作品,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客户端日前发布生态环境系统(省级)视频号传播影响力榜单。“甘肃生态环境”视频号传播影响力位列第五
又一法官出手,暂缓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大学的禁令 - 天天要闻

又一法官出手,暂缓特朗普政府针对哈佛大学的禁令

又一法官出手!继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联邦法官之后,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一名法官23日对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发出临时限制令,要求在举行听证会之前“维持现状”。法官艾莉森·伯勒斯在一份判决中说,哈佛大学提交的临时限制令动议指出,若未能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其将遭受“立即发生且无法弥补的损...
韩国大选临近,首尔现“滚回中国”反华抗议,中餐馆老板:前所未有 - 天天要闻

韩国大选临近,首尔现“滚回中国”反华抗议,中餐馆老板:前所未有

在尹锡悦被罢免总统职务后,韩国定于6月3日举行新一届总统选举。据香港《南华早报》5月22日报道,随着选战在即,许多在韩中国公民和华人表示,他们正遭受着来自政治言论、社交媒体仇恨言论和街头骚扰的歧视。这些针对华人的歧视浪潮正螺旋上涨,令人不安。“我在韩国生活了很久,但这种形式的抗议前所未有。”一名50多岁、...
伊利亚·莫罗兹、安东·拉夫罗夫:俄乌谈判,俄罗斯人为何寄希望于特朗普? - 天天要闻

伊利亚·莫罗兹、安东·拉夫罗夫:俄乌谈判,俄罗斯人为何寄希望于特朗普?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伊利亚·莫罗兹 安东·拉夫罗夫 】在莫斯科,一种观点正日益盛行:通向和平之路不在基辅,而在华盛顿,而在华盛顿唐纳德·特朗普是最佳掌舵人——唯有他能打破欧洲和乌克兰强加的思维桎梏,提出务实的谈判方案。在很多俄罗斯人眼中,特朗普既是务实派玩家,也是未来协议的潜在担保人,他们相信,只有...
“特朗普再次成功,让中国人对美国祛魅”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再次成功,让中国人对美国祛魅”

当地时间5月22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销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并强制在校留学生转学。对此,《纽约时报》5月23日发文称,“特朗普打压哈佛,让中国人再次对美国祛魅”。《纽约时报》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成功阻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其影响范围将远不仅限于有能力进入这所著名学府的少数人群,而可能会断绝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