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研究生被骗未婚生女的事情上了新闻。

被骗的女硕士姓杨,自己在央企工作,家庭条件新闻里没说,想必也是不错的,所以性格比较单纯。
在网上认识一位王先生,王先生给出了和杨女士比较匹配的条件:事业单位、未婚单身、独生子、父母离异、母亲公务员、爸爸做生意。
两个人很快相恋。
2018年,杨女士怀孕了,王先生支持她生下来,说必须要。
接下来两个人商量结婚摆酒的问题,但约好领证,王先生借故没出现;约好摆酒的日期临近,王先生说自己出了交通事故被拘留了。

就这么一直拖,拖到2018年底杨女士把女儿生下来了,也没有领成证摆上酒。
在杨女士坐月子期间,王先生还让自己的母亲来伺候月子。结果这位“婆婆”说出了让杨女士震惊的话:
自己并不是王先生的亲妈,而是王先生花钱找来扮演的演员。

真相大白了,王先生之前说的都是假话,他根本不是单身,而是离过婚,还有个儿子。

他也不是独生子,上面有两个姐姐,父母也只是普通农民。
过是不能过下去了,分手已成定局。但在两人交往期间,王先生用各种理由向杨女士借了58万元,杨女士找他算账,要他还钱。


王先生写下借条,却拒绝还钱,直接溜了。
这钱从2018年一直要到2023年,才算在法院的压力下,把他找出来。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发生在2018年的事情,在2023年才报道出来的原因。
如果你觉得整件事发展到这里已经够离谱的话,那么我可以告诉大家,以上所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开胃小菜,渣男更奇葩的操作还在后面。
王先生在当初写下借条的时候,就提出转移债权,让杨女士管他的两位姐姐要钱。
杨女士当然觉得荒谬,没有答应,王先生自己没钱还,选择了直接消失。

图源:微博@上海电视台案件聚焦
到2023年,法院找他执行,这时候欠款本金加上利息,已经滚成了75万元。
王先生先是答应卖房还钱,要求法院宽限3个月,3个月后再次隐身,连法院都不搭理了。
法院不是杨女士,没那么好糊弄,追到王先生家里要拍卖他的房子。
王先生的房子里住着他的父母,这对老人跳出来阻止,“谁也不许卖房子,谁来我跟谁拼了。”
他们还指着已经30多岁的王先生说,“他还是个孩子,不懂事。

图源:微博@上海电视台案件聚焦
眼看着局面已经失控,自己的父母在法院面前撒泼打滚,王先生的两位姐姐只能站出来收拾烂摊子,表示自己愿意凑钱还给杨女士。
但她俩也不宽裕,还不起那么多,经过法院从中协调,把75万元欠款降为60万元,杨女士接受了。
这不是两位姐姐第一次出手相助,这些年她们已经替他还了不少在外莫名其妙欠下的钱,对他也是恨的牙根痒痒。
她们也劝父母把房子卖了,跟她们一起住,不管这个弟弟,可母亲却不肯,说,“我有儿子,为什么要跟女儿住。”

图源:微博@上海电视台案件聚焦
以上才是整件事情的全视角呈现,我们不仅看到了渣男作恶的行径,而且窥见了孕育渣男的土壤。
可以想象,王先生30多岁,在计划生育时代,上面还有两个姐姐,父母追生儿子的心情有多迫切。
对这么辛苦生出来的儿子一定会百般溺爱,全家的资源都集中在他身上,养成了他好逸恶劳,虚荣轻浮的性格。

一对重男轻女毫无是非的糊涂父母,一双被重男轻女思想成功洗脑自愿充当“扶弟魔”的血包姐姐,是炼成渣男的重要条件。
有了他们,王先生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妥善化解生命中的一场场危机,从自己造的罪孽中轻巧脱身。
以后他会继续骗财骗色,反正总有人给他兜底。
除了倒霉的杨女士,更倒霉的是王先生的两位姐姐。
在重男轻女的父母眼中,女儿混得不好,要踩她、笑话她、瞧不起她;女儿混得好了,要盘剥她、压榨她、利用她。
王先生的两位姐姐被迫接下弟弟的债务,理由是这样的,“要不是看在老父母的面上,压根就不想管这个弟弟。”
她们被亲情绑架了,被父母洗脑了,觉得帮助弟弟,无原则的纵容弟弟,是孝顺父母的一种方式。
长期被重男轻女的观念PUA,她们已经默认自己是供弟弟吸血的血包,因为她们家最高贵的是弟弟,最重要的也是弟弟。
只有让弟弟过好了,父母才会有好日子过。
这就是很多在重男轻女环境中长大的女性困境——即使你突破了家庭的冷落、疏忽和限制,成就了自己,父母依旧不会检讨自己的偏心,只会转过来提高要求。
“你过得这么好,怎么忍心看你弟弟(或者哥哥)过得不好呢?”
儿子拿捏父母,父母拿捏女儿,女儿成了这个家庭食物链最下端的生物,被所有人吞噬和伤害。
前几天新闻报道过一对夫妻,从2004年开始,一连生了9个女儿,终于在生了儿子老10之后停止了。
那位孩子爹说,自己并不是重男轻女,只是喜欢儿女双全,女儿他也好好的养大了。

糊弄鬼呢。
很多人为了追生儿子无所不用其极,却强调自己只是重男但不轻女。
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说法,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重男但不轻女的概念,一边重了,另外一边就轻了。
重男本身就是轻女的表现。
否则,如何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女孩,都顶不过一个男孩的价值?
在很多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所谓女孩有被好好养大,不过意味着没有被掐死,被卖掉,给了她们一口饭而已。
凑凑活活养大了,就成了了不起的恩德了,“我都没有把你扔掉”。
但她们长大了,也不过被当成儿子的“饲料”而存在,等着被儿子吸血,等着儿子需要的时候奉献出自己的全部。
即使是同样的养育之恩,做给儿子就是心甘情愿的,哪怕这个儿子成年后还要继续啃老,都无怨无悔,甘之若饴。
放在女儿身上,就恨不得十倍、百倍、千倍地讨回成本,要钱、要听话、要养老,还要反哺儿子。
女儿付出多少都觉得不够,怎么回报他们都觉得亏,但儿子,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站在那里,还能喘气,就是他们人生全部的希望,是他们前进路上的灯塔。

王先生的父母不就是这样吗?儿子是个大骗子,到处伤害女性,给家里丢下巨额债务,让法院找上门,查封房子,在街里街坊面前丢尽了脸面。
可即便如此,也要和儿子深度捆绑在一起,也不愿意搬到女儿家享福,“我有儿子,为什么要跟女儿住。”
我不知道王女士的两个姐姐听到这样的话会有什么感受,如果是我的话,一定会彻底顿悟。
“原来在我妈心中,一个废材儿子,一个潜在的罪犯,都比我们更重要。”
女儿做的再好都没有用的,从女儿出生那一刻就决定了,她是他们制造儿子的不合格产品,性别就是她的原罪。
该清醒了,对这种父母,要硬起心肠,对这种弟弟,要学会断亲。
否则,就会沦为渣男助纣为孽的帮凶,一辈子都逃不开血包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