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又有人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与一项中东协议有关

2024年01月31日13:05:12 国际 1275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博元】据美国《新闻周刊》1月30日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被共和党众议员克劳迪娅·坦尼提名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在其任期内促成了《亚伯拉罕协议》(即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协议)的签署。特朗普已不止一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他也曾多次兴奋宣扬此事,但引起舆论不小的争议。

美媒:又有人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与一项中东协议有关 - 天天要闻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 图源:外媒

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于2020年9月签署了《亚伯拉罕协议》。报道称,该协议旨在使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两国的关系正常化,也是解决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持续紧张局势总体目标的一部分。

《新闻周刊》称,坦尼在一份声明中告诉福克斯新闻网,特朗普在促成巴林和阿联酋于2020年9月在白宫与以色列签署的《亚伯拉罕协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所做的勇敢努力是前所未有的,且仍然没有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认可,这凸显了他今天获得提名的必要性”。在宣扬特朗普努力的同时,坦尼还指责“拜登在国际舞台上的软弱领导力威胁我们国家安全”。

报道还提到,虽然《亚伯拉罕协议》被认为是建立和加强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一种方式,但该协议也因迄今未能为巴以冲突产生有意义的解决办法而受到批评。

特朗普与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可谓“渊源颇深”。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网2020年9月报道,在上述和平协议仅仅几周后,特朗普就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当时的提议者是挪威四届国会议员克里斯蒂安·泰布林-吉德。仅一周之内,特朗普又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提议者瑞典议员马格努斯·雅各布森表示,这是因为特朗普政府、塞尔维亚和科索沃“通过在白宫签署的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和平与经济发展”。特朗普本人当时对此甚是兴奋,一口气连发多条与此相关的帖文。美国及国际舆论场中则是一片争议声。《纽约时报》当时称,特朗普一周之内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每次提名都来自一个右翼的斯堪的纳维亚政治人士,这种提名在世界各地遭到调侃和排斥。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背后博弈揭秘! - 天天要闻

背后博弈揭秘!

运20背后博弈已经展开。运20去了贝鲁特,紧接着川普就像埃及施压,中美之间的博弈从幕后慢慢的走到了台前。运20此次行动的背后可以说是中东地缘博弈的开始。别看黎巴嫩虽小,却是连接叙利亚、地中海与伊朗的枢纽,毫不夸张的说其战略价值一点不亚于叙利
中央气象部门连发六预警,返程路上请您密切关注天气 - 天天要闻

中央气象部门连发六预警,返程路上请您密切关注天气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5月4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5月4日20时至5日20时,福建西部、江西东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贵州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地质
访美期间突然发病后,他赶忙回国 - 天天要闻

访美期间突然发病后,他赶忙回国

亚太日报驻墨尔本记者 张烁周六,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在感到明显由高血压引起的突发性胸痛后中断了对美国的访问,返回塞尔维亚。55 岁的武契奇周五在美国参加会议期间突然发病,他不顾美国医生的建议决定回国。武契奇的办公室发表声明称,在贝尔格莱德着陆后,武契奇立即被送进了贝尔格莱德医疗中心。入院数小时后...
外交部、国防部先后回应,喊话日本! - 天天要闻

外交部、国防部先后回应,喊话日本!

据外交部网站,2025年5月4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就日本右翼分子驾驶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向日本驻华使馆首席公使横地晃提出严正交涉,敦促日方立即停止非法侵权活动,切实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中方将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图源:外交部网站)同一天,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就日本民用飞机...
第41次南极考察|青春风采,在海上绽放 - 天天要闻

第41次南极考察|青春风采,在海上绽放

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目前正在返航途中,船上的青年考察队员们在甲板、轮机、实验室等岗位上拼搏奉献,持续为极地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5月4日,“雪龙2”号大副祝鹏涛在驾驶台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