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派出的专机接连降落北京,带来的访问团一波接着一波。这不禁引人深思,日本在干什么?是想和中国缓和关系吗?
首先是日本社会民主党党首的到来,她不仅在经济方面,向中国发出合作请求,更提出“中日绝不能再卷入战争”。这句话放在当前中国综合国力突出的大背景下,可以感受到的是日方对安全问题不言而喻的急迫心态。值得一提的是,其访华期间,特地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公开向媒体表达悔过之情。
日本社会民主党党首之后,有近200名成员组成的日本经济界代表团,在时隔4年之后,再度踏上中国之旅。如此规模庞大的代表团来华,无疑是日方希望缓解中国对日本水产品进口禁令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其实从1975年起,日本经济界每年都组团访华,但之前因为特殊原因,停了大约4年时间,而就在这段时间里,中国gdp增幅已高达超过4万亿美元,堪比日本全年gdp总量。而现在日本经济界代表团访华,显然是日本对于和中国经贸关系前景的强烈渴望。
日本商业巨头云集的代表团,在访问期间,不仅与中国高层会面,更是与中国企业界的代表进行了广泛交流。讨论的问题包括解决日本水产进口限制问题,和供应链稳定性等。
据悉,自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以来,日本渔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四分之一以上的水产品出口量消失,价格也出现暴跌。
不过日本应明白,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有很大一部分出于日本自身。若日本没有进行福岛核废水排海举动,中国根本不会禁止进口日本水产品,若日本没有追随美国对华“脱钩”政策,中日之间的供应链,也不会出现动摇。
对于中国而言,现在日本高官和代表屡次登门拜访,寻求经济领域的新共识,中方自然展现出了应有的礼节与合作意愿。毕竟,在光刻胶等技术领域,中日两国仍可共同维护产业链的稳定。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日本政府主流的对华态度并没有根本改变。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日本政府渴望通过所谓的“亲华派”代表的访华活动,来修复中日关系,但要让中方改变态度,不能仅仅依赖形式上的拜访与合作。日本若要与中国继续深化友好关系,必须从根本上调整对华政策,停止追随美国的步伐。
既然说到美国,如今有一个事实,是日本必须明白的,美国的对华脱钩政策,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甚至说,中国已经用实质性的反制举动,回应了美国。
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中,美国曾经习惯于扮演霸主的角色。但在最近的一场隐形"资源战"中,美国尝到了不一样的滋味。
一直受到美国打压的中国,如今突然间变身,展现了在稀土资源出口上的控制力。当中国决定对镓和锗的输出关闭阀门时,美国感受到的不仅是突如其来的供应链紧张,更有一种战略层面的失衡。
去年7月,中方宣布正式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为何这个行动对于美国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因为镓和锗在高科技产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且中国则是这些稀有金属资源的全球最大“供应商”。
美国初期或许并未将其看作大问题,心存侥幸地认为依靠“废物回收”以及寻找新的供应链就可以解决问题。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短期内替代中国的地位。
后来在尝到一定苦头后,美国开始频繁派高官访问中国,意在缓和两国的紧绷关系。而中国也显示出一定的开放姿态,对部分企业解除了半导体材料的出口限制,但美国的蠢蠢欲动却没有因此停止。反而,在中国稍作松口之后,美国接二连三地出台了针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禁止五角大楼购买中国企业制造的电池。
面对美国的背信弃义,中国的忍耐终于到达了极限,中方着手使用早已准备好的反制措施,这不只是一记重拳,更像是拉开了一场悄无声息的反制序幕。中国的反制不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出击,表明了不再会在美国面前退缩。
长期以来,中国与美国的交往历程,让美国已经对中国有了清醒的认识。如今,中国在全球舞台上越发自信,愈加坚决地捍卫自身权益。美国的制裁与反制裁,早已不是单方面的游戏。从中国停止对美出口镓和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博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那么这样来看,既然美国都挨了中方结结实实的“一拳”,那么只会跟在美国身后的日本,未来该怎么做,想必也就不用我们多说什么了。
总的来说,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都应该明白,和中国作对是没有好结果的,我们虽然不会利用自身实力主动威胁美日,但若是后者进行挑衅,我们自然是有能力作出回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