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场“直通两会”,三位厅局长谈感受

2024年01月25日20:40:39 国际 9849

1月25日上午, 安徽省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会后,省两会新闻中心举办了第三场“直通两会”活动,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陈军、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紧扣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回答记者提问,谈感受讲体会。


第三场“直通两会”,三位厅局长谈感受 - 天天要闻

陈军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安徽“新三样”
去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过去的一年,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介绍,我省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建的、建成的大科学装置总数居全国前列,“人造太阳”装置、“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等取得新突破,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前列。


创新创业生态也在不断优化,新获批6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总数居全国第5位;“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相互赋能,科创、融创、共创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制造强省方面,最大的亮点就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最近主流媒体一直在关注安徽的‘新三样’,去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陈军介绍,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第4位,助力整个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2位,汽车“首位产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长20%,连续24个月保持18%以上的增速,占全部投资比重超过31%。


在生态强省方面,我省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诊断入选全国“双碳”典型案例。在农业强省、人才强省、教育强省、文化强省方面,也都有很多的亮点成绩。


陈军介绍,2024年,我省将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果全省共享;乘势而上壮大汽车“首位产业”,力争汽车产量达到32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到120万辆;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20项工程;“一企一策”实施重点企业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高水平谋划一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地标式项目。


第三场“直通两会”,三位厅局长谈感受 - 天天要闻

冯克金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


我省世界级“灯塔”工厂数
居全国第3位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介绍,去年我省全力以赴推进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建设,实力进一步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高,效益进一步改善,活力进一步增强。


“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比全国高2.9个百分点,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长三角第2位;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长20%以上,居全国前列,迈入全国工业大省行列。”冯克金介绍,结构也在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42.9%、较2022年提升1.3个百分点。


而汽车“首位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实现首位贡献。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2900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6.1%。装备制造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


我省新型工业化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据介绍,9项制造业科技攻关成果打破国外垄断,36项“三首”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3个、并列全国第1位。完成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7737户、规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3.46万个;世界级“灯塔”工厂5家、居全国第3位。


效益也进一步改善。去年1-11月,全省规上工业利润增长4.6%、比全国高9个百分点。“亩均论英雄”改革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活力进一步增强。”冯克金介绍,去年我省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71户、总数达22711户,均创历史新高。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327户,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29户、居全国第8位;13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


第三场“直通两会”,三位厅局长谈感受 - 天天要闻

汪学军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


去年我省农民收入
人均首次突破2万元


“2023年,我省‘三农’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农民收入跨上新台阶,和美乡村建设开启新篇章。”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介绍,2023年我省应对“烂场雨”等多重挑战,粮食总产超830亿斤,实现“二十连丰”,“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取得开门红,全省人民的“米袋子”更满了。


农民收入也跨上新台阶。“2023年全省农民收入人均首次突破2万元,达21144元,增速居全国第9位。”汪学军介绍,农民群众的“钱袋子”更鼓了。


在和美乡村建设方面,我省启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创建精品示范村200个、省级中心村800多个,农民群众的“家门口”更美了。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部署了2024年“三农”工作,我们抓好落实,努力将‘施工图’变为‘实景图’。”汪学军介绍,新的一年将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重点抓好小麦、油菜田管工作,为夏粮丰收打好基础,确保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830亿斤以上,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


我省还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统筹抓好农村各项改革。汪学军介绍,将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建设等,打造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把二轮土地延包作为当前农村改革的“一号任务”,纵深推进农村宅基地、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


我省将深入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今年再创建200个精品示范村、800个左右省级中心村。汪学军介绍,今年我省将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180万人以上,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武鹏/文 任逸玮/摄                              ‍‍‍‍‍‍‍‍‍‍‍‍‍‍‍‍‍‍‍‍

审核:马翔宇 编辑:李享 校对:张建平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印度全球宣讲团开门瞎,会场冷清,日媒集体失语 - 天天要闻

印度全球宣讲团开门瞎,会场冷清,日媒集体失语

印度的全球宣讲团来了一个开门瞎。战场赢不了会场赢,不得不说印度真有高招。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派出的宣讲团在日本的第一炮居然没有打响。首先是日本外务省会见印度宣讲团的时候是敷衍了事。
香港官员:国际调解院总部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开幕 - 天天要闻

香港官员:国际调解院总部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开幕

中新社香港5月25日电 《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签署仪式即将在香港举行。25日,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国际调解院总部选址定于香港旧湾仔警署,翻新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预计最快可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开幕。2023年7月,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在港出席活动并致辞。(资料图)中新...
打了败仗的印度不甘心,派代表团窜访台湾 - 天天要闻

打了败仗的印度不甘心,派代表团窜访台湾

【印度地方政府代表团窜访台湾】 最近,印度和台湾之间的小动作引起了不少关注。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印度台北协会”在台北,举办了一个名为“台湾-印度投资策略伙伴论坛”的活动,印度四个邦的....
2岁半男童成为门萨史上最年轻男性会员 - 天天要闻

2岁半男童成为门萨史上最年轻男性会员

据央视新闻报道,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机构确认,英国男童约瑟夫·哈里斯-比尔蒂尔在2岁182天时正式加入门萨俱乐部,成为门萨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男性会员。约瑟夫·哈里斯-比尔蒂尔收到门萨会员认证书吉尼斯世界纪录网站23日报道,约瑟夫出生于2021
方媛媛,谢谢你! - 天天要闻

方媛媛,谢谢你!

4月30日在飞驰的G7645次列车上一场突如其来的急救考验让一位“00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方媛媛。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当日由宁波开往温州苍南的高铁车厢内响起紧急广播:“3号车厢有乘客突发不适现全车寻找医护人员”正在乘车的宁波卫生职业技术
好长的广告,硬控我30秒! - 天天要闻

好长的广告,硬控我30秒!

连续三辆?同一位置?都摆放一张A4纸?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一起来看看近日浙江金华民警在巡查高速路况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视频中第一辆轿车行驶时副驾挡风玻璃处放置着一张A4纸因距离较远民警并不能看清楚上面写的内容紧接着第二辆轿车驶过副驾驶处依旧是一张A4纸随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