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件作为常见的一种通信方式,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工作、学习、网上购物等等都离不开它。但是却有这样一类邮件,被不法分子包装成各式各样的“鱼饵”,引诱着“鱼儿”们自己上钩。

案例1(案例来源于网络)
某公司职员王先生在查看自己的工作邮箱时发现,有一封来自公司“人事行政部”邮箱发来的邮件。邮件的内容大致是:“接社保部门通知,国家将于10月起发放补贴。请收到邮件的同事自助扫码办理。”在扫描二维码后,手机便跳转到“自助办理”页面,在按要求填写了个人银行卡号、银行预留手机号、身份信息和卡内余额后,手机界面提示“您的信息已提交至中国人民银行审核”。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案无关)
随后,王先生又根据进一步提示,将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填了进去。不一会儿,手机就收到了银行发来的账户余额变动短信,原以为“社保补贴”这么快就到账了,却不曾想是扣款一万余元的短信。发现上当受骗的王先生遂向警方报案。
案例2(案例来源于网络)
小王酷爱网购,一天个人邮箱收到一封邮件,内容为:“XXX购物平台促销,免费领100元代500元代金券,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抢购。”邮件是“XXX购物平台”的官方logo,这个购物平台也是小王常用的。小王没有多想,直接点击链接进入了该网站,消费100元,买了代金券。使用时发现无法使用,再次登录该网站发现提示“not found404”。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案无关)
什么是钓鱼邮件?
钓鱼邮件是指黑客利用伪装的电子邮件,欺骗收件人将账号、口令等信息回复给指定的接收者,或引导收件人连接到特制的网页,这些网页通常会伪装成和真实网站一样,如银行或理财的网页,令登录者信以为真,输入信用卡或银行卡号码、账户名称及密码等进而被盗取。

延小检提示
1.提前安装杀毒软件,不定时的更改邮箱密码且不要使用弱密码,以防邮箱被盗用或泄露个人邮件信息。
2.收到重要事务的邮件或来自熟人的转账汇款请求,要通过多方渠道核实,邮件并非唯一的消息来源。
3.若要接收邮件附件、点击邮件中链接、扫描邮件中二维码时,请谨慎操作,不要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如对邮件内容表示怀疑,直接电话向其核实。
4.仔细辨认发件人地址,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邮箱发来的邮件,遇到“发信人”名称与“发信人”邮件账号不相符就要保持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