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日本首相官邸内,大量的记者群聚于此,等待着岸田文雄新内阁的改组人事公布。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备受期待的日本内阁改组结果,却不禁谈不上“不如人意”,甚至可谓让日本民众大失所望。
因为这一次的日本内阁人事改组,其核心目的之一,就是将跟日本邪教“统一教”,有染的高官们一扫而空,澄清自民党内的“妖氛”。
甚至在改组公布的前两天9月13日,岸田文雄还在“改组放风会”上,在谈到“统一教”解散令时,还当众表态“我们将继续进行最后的努力,以达成明确的结论。”
可在今天媒体的“改组人事调查”里,却将岸田文雄新内阁的“去统一教影响”的说辞,打了个彻底粉碎。
根据《朝日新闻》的调查,在本次日本内阁改组之中,54名副大臣和政务官之中,有26名跟统一教有染。其中副大臣11名、政务官15名。
新闻一出,日本舆论哗然,民意大为愤怒!
日本邪教“统一教”让无数人家,家破人亡财散尽,甚至就连安倍晋三都为此惨遭刺杀,自民党居然还跟统一教难以切割,是可忍孰不可忍耶?!
那么为什么自民党早已向日本公众承诺,要“澄清妖氛”,岸田文雄首相也承诺“会继续努力”,却只留下这一地鸡毛,无法收场呢?
| 美国阴影 |
1945年8月6日,一朵蘑菇云在日本广岛上空晕开,这座昔日日本军国主义的重镇城市。在盟国的核弹之下,化为了一片废墟。肝胆尽丧的日本政府遂于当年9月2日,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了《日本投降书》。
而就在这之后,日本未来的“无冕天皇”麦克阿瑟也进驻了他“顺服的日本”,开启了日本“现代民主化”(下称民主化)改造。
在这麦克阿瑟一系列“基于日本天皇制本地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的西方政治体制”里,有一项不那么引人注意的政策,在日本率先施行。而这便是“宗教自由”政策。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大行其道,而武士道精神源于神道教,神道教因此大兴,昔日在日本煊赫无比的佛教,沦为次流,勉力维系。
而“一教大兴”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二战结束。
1946年,上广哲彦看着广岛市外的一片废墟。这里曾是三菱机械工具工厂的厂区,但如今早已毁在了美军的原子弹下。而在广岛核爆之中幸存的上广哲彦,也因此在满身辐射病的状况下,无奈失业。
美军让上广哲彦失去了工作和健康,可他也从美军的到来之中,窥觑到了“宗教自由”下的机遇,于当年正式创办了“实践伦理会”。
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神道教和日本佛教也同样在经济寒冬和废墟里沦落,正统宗教意识形态的衰落,和普通日本人在战后的空虚和萎靡,本来是战后众多如“实践伦理会”这样的邪教,崛起的绝妙土壤。
可随着半岛战争的爆发,日本因为战争经济迅速复苏。再加上,美国为了将日本打造成在东方的“自由堡垒”,大量低端制造业开始向日本转移,日本因此趁势腾飞,开始了长达四十六年的“经济景气”时代。
众多的邪教,失去了第一波机遇。
然而就在日本男性“埋头苦干”的时候,众多的邪教们,却发现了崛起的土壤——秉行“男主外女主内”的日本家庭主妇们,在久宅空虚的情况下,开始寻找接纳,可以填补内心和时间空虚的一切事物。
邪教开始在日本人的“家宅后院”里茁壮成长。
1984年,一名男子在三重县跳楼自杀。在此后不久,当地“朝起会”就少了一名经常参加“晨会”的富家太太。
对于朝起会来说,失去一名富家太太,虽然让当地的领导层略感惋惜。但朝起会毕竟是“实践伦理会”的下属机构,一二富太太,却也没有太过伤心。
况且三重县当地,由于那一名姓作“山上”的建筑商,因为妻子“笃信邪教朝起会,而不堪困扰自杀”的话题,正掀起舆论汹汹,势头上对于朝起会十分不利,这名山上太太的离开,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更是好事。
然而三重县的朝起会头目,如果知道这位富家太太会在几年后,向另外一个邪教捐赠六千万日元,并在此后的岁月里,倾家荡产的捐赠家资,恐怕会悔不当初。
而就在当年里,奈良县里多了一位来自三重县,叫做山上彻也的青少年。
| 早就注定的枪响 |
1951年,一场盛大的婚礼在山口县油谷町举行。而缔结婚姻的双方,一名是当地的青年才俊安倍晋太郎,另外一名则是当地政坛的“擎天柱”,时任日本国会议员岸信介的爱女岸洋子。
此后,安倍晋太郎开始平步青云,先是成为岸信介的“公设秘书”,在岸信介成为外务大臣和首相后,也同样迁任机要。
日本内阁的成员在,选用于在任议员。而国会议员,又有三名由政府开支工资的“公设秘书”,这种公社秘书通常事涉机要,和议员本身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一般都是由子女担任,如此即可以防范泄密,同时也能培育后辈成为“政治继承人”。
此后,安倍晋太郎决心参选山口县众议员,而最后的结果也没出任何意外,凭借岸信家族的鼎力支持,安倍晋太郎成功当选。
日本虽然在麦克阿瑟的主导下,完成了“民主化”,但美国有意无意的“加塞本地化”内容,进入日本战后政治体系,却让战后的日本民主,并不完全。
其中的一个大痼疾,就是“选区僵化”。
日本民主化以来,日本全境三百个大小选区,迄今为止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动。以至于在如今,有一些日本选区,只要赢得4万张选票,就能成功当选国会议员。
现在的日本,一共有1.2亿人口,理论上300个选区的平均人口,应该是四十万。按照50%的投票率,想要赢得胜选,至少也要超过10万票。
而在日本民主化之初,选区的人口规模虽然也不尽相等,这是因为出于“投票路程”等各种因素。可每个选区之间,差距也不会特别大。
日本国会每个席位胜选难度的不同,还是其次。
阿球认为,选区僵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在于会形成“政治世袭”。
安倍晋太郎在34岁,成功当选山口县的众议员。就是因为,他继承了岸信介和其家族,在当地的人脉。
日本前首相,同样也是出身政治世家的小泉纯一郎就曾说:“本人所在的选区一共有40万人,而我们家出了三代议员,现在几乎每家都拜访过了。”
小泉纯一郎所说并非空话。拜票是民主政治里,看起来最接地气,最不光鲜华丽的行为。可却是选民接触政治人物,形成关键印象的一环。
中文互联网上,曾有名言“我家三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十年寒窗苦读”,这话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和认同。
而这句话放在日本政治世家上,同样十分贴切,甚至更能直戳心窝子。
如“小泉家”今已四代出仕议员,四代风雨无阻的每两年甚至间隔更短的拜访选区的选民。
凭什么要跟美国似的,政治世家不敌民意追捧的“素人政客”?
日本大众也觉得没问题,大家“熟人熟事”好办事。
然而政治博弈并非温情脉脉,自民党想要巩固执政权,可在选区僵化的格局下,他们既不希望动摇这一“传统”,避免影响自己利益,给新生代出头的机会。同时,又要获取新选民,对抗其他政党。
这个时候,日本的邪教们,就窥觑到了机会,他们伸出了橄榄枝,自民党政客们面对这“天降选票”,都一时被迷花了眼。
仅实践伦理会一家,在日本就拥有四百万会员。而跟自民党牵扯极深的统一教,虽然只有四十万会员,却都主要集中在东京都市圈,是对自民党来说,极为关键的“选票仓”。
2006年,安倍晋三向统一教的一场“集体婚礼”,送去贺电。自民党和统一教的羁绊,第一次曝光在日本民众之前。
十六年后,2022年奈良的一声枪响,安倍晋三死在了刺杀之下。
而凶手,正是那个因为父亲跳楼自杀,而迁居奈良的少年山上彻也。
他现在已人到中年,可昔日的富家少爷,如今不过是一个打着零工的底层贫民,而他的母亲,在破产之后,还孜孜不倦的给统一教捐款着。
在安倍晋三的死因曝光后,自民党为此开始自纠自查,也彻底将自民党跟统一教的深层纠葛,全部曝光出来。
阿球注意到,根据自民党的当时调查,该党379名时任(2022年)的国会议员中,有179人与“统一教”有接触,甚至就连时任首相辅佐官岸信夫和政调会长萩生田光,这样的日本政府、自民党最高层,都深涉其中。
此调查一出,震动日本舆论,随后日本舆论就一直要求自民党“澄清党内妖氛”,而岸田文雄也一再表示“将切断和统一教的一切联系”。
然而这一场“澄清自民党内妖氛”行动的最终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在相关新闻下的网络投票里,有超过90%的投票网民,选择了“全无期待”,而这场投票的参与人数,高达12万。
日本民意,对岸田文雄内阁和自民党的失望和愤怒,已经无需多言。
| 七十年之局 |
1941年美国国会的议员济济一堂,在基于《美国宪法》第一条的2款和3款上,通过了此后影响美国政治到如今的《议席重新分配法》新修案。该法案规定,美国众议员席位锁定在了“435个议席”上,每隔10年在人口普查后,联邦议员的选区将进行重画。
八十一年后,在2020年大选里“蓝潮”席卷的民主党,丢掉了众议院的多数党席位。而在这场民主党的众院惨败背后,则是2020年第二十三次全美人口普查后,共和党在全美推动的“选区重划行动”。
通过选区重画,瓦解了大量联邦民主党人的基本盘——一些关键选票,被划出了选区。而新划入的选区,则倾向于共和党人,选区由此由“浅蓝”变成了“浅红”。
所以失去“致胜票仓”的民主党人,自然无法赢得连任了。
虽然民主党人和左翼媒体批评共和党人此举是“不公正的选区”重划。
然而,正是因为2020年后的美国“选区重划”,这才避免了国会里民主党人一家独大,继续疯狂印钞发钱,向“全球输出通胀”的危机。而美国也避免了,金融危机和霸权的加速衰落。
“选区重划”有多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在1941年,美国通过《议席重新分配法》新修案四年后,麦克阿瑟在日本主导的民主化改革里,却并没有将“重画选区”这一“民主体制”的关键,定为日本政制的支柱性政策。
是麦克阿瑟不理解“重画选区”的重要,还是他背后的美国两党政治人物们,不想要日本拥有一个太过完美的民主政体呢?
阿球认为,答案其实从美国在日本的驻军,就可见一斑。
太平洋战争的血与火,让美国忌惮于日本的再次发动战争,所以他们想要改造日本,让日本变得和平。可一个优秀能自我修复的民主政体,可能会缔造一个强大的国家,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已经证明了自己拥有“后来者强盛”的实力。
所以,美国在日本留下了这个“选区不一定要定期重画’”的阳谋破绽。
日本自明治维新开始算起,才有几年民主政治历程?何况二战以前的日本“君宪体制”,天皇仍然大权在握。日本民众和政客,对于民主政治的体味,并不深刻,如何能勘破“选区重划”的个中精髓。
何况勘破了又如何?
真正可怕在于,所有人都知道“选区长期不重画”,必然会导致政治僵化,产生根植于选区的政治世家,以及执政党一家独大。可哪怕日本民众不满“政治世袭”已久,但日本的政客们,却对之视若无物。
因为只要选区不重画,就能“我及我之子孙,权力通过议席,累世相传”。
权利的诱惑,让美国设下的此局,让日本政客“食砒霜,甘之如饴”。
阿球不禁为之一叹,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七十年之局,历久弥新亦如是。
- END -
长文写作不易
劳驾转、评、赞,本文为 真实星球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