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L先生
编辑 |笑史云烟
前言
假如将国家总统当成一种职业,那么,韩国总统或许就是一个高危职业。从多年来韩国总统的经历看,大部分总统不仅在任时经常遭到弹劾,就是在退休后也不得善终。
据说,文在寅每月能领到1400万韩元的退休金,还有67个警卫保驾护航。这一切的背后,文在寅是否躲不过权贵聚敛的宿命?他能保持低调生活吗?
文在寅与中国人
踏上韩国总统之路,文在寅始终保持着善良正义的本色。这成就了他顺利退休的基础。
1996年,中韩渔民在黄海发生仇杀。当时韩国舆论将中国渔民视为“杀人狂魔”。然而,身为律师的文在寅选择捍卫被告权利,不顾压力与中方合作为6名中国渔民辩护,使他们免于一死。
之后,韩国境内因此事出现规模巨大的抵制中国商品活动。而文在寅选择保持理性冷静,表示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不应受影响。
2003年韩日世界杯期间,韩国民众对日本球迷的过激行为愤怒不已。文在寅则提醒国人保持克制理性,不要误伤无辜群众。
这种在激烈民意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使文在寅能够成为韩国总统后对中韩、韩日关系的稳定器。他始终牢记两个国家的人民友好是最宝贵的财富。
5年总统生涯,文在寅始终如一。他退出政坛后仍过着简朴生活,在社交平台上也只发布普通照片,展现出难得的清高。
这样的文在寅赢得广泛民心。2022年大选,他派系候选人仅以0.8%微弱劣势出局。可见其理念仍获得不少支持。
文在寅:从难民到总统的成长之路
文在寅出生在一个贫穷的难民家庭,父母为了生存带着他从北韩逃到了韩国。小时候,他经常因为交不起学费被学校赶出教室,在釜山的街头,文在寅经常去教堂讨饭。
尽管生活困苦,但文在寅保持乐观,靠努力考上了韩国名校庆熙大学法学院。
在大学里,文在寅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两次被监禁。监禁出来后,他马上参军服役。军队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让他收敛了叛逆个性。退伍后,文在寅参加司法考试,又因参与示威被监禁。这段经历让他无法进入韩国司法系统工作。
文在寅开始当起了律师,专门为底层群众服务。通过朋友介绍,他认识了卢武铉。两人成立律师事务所,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在卢武铉当选总统后,文在寅担任要职,积累了政治经验。2017年,文在寅在总统大选中以41%的选票高票当选,开始了属于他的执政时期。
从一个交不起学费的难民孩子,到当选的总统,文在寅一步一步实现了从底层到顶层的远大跃升。
文在寅的政治人生 韩国政坛中一道清流
文在寅作为韩国首位进步主义总统,在任期间推行了许多改革措施,深受国民欢迎。他顺利卸任退休,这其中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首先,文在寅清正廉洁,没有丑闻缠身。韩国政坛历来不乏权钱交易和任人唯亲的情况,许多前任因此下台或被查处。而文在寅行事光明,任内政敌找不到他的把柄。这为他赢得广泛认可,也减轻了卸任后的各方压力。
其次,文在寅虽已卸任,但影响力仍在。他原本指定的继任人选李在明在大选中仅以微弱劣势输给了现任总统尹锡悦。这说明许多选民仍倾向文在寅一派。如果尹锡悦打击文在寅,可能引发在野党强烈反弹。事实上,在野党已开始揭露尹锡悦的种种问题。尹锡悦自己都经不起推敲,更难找文在寅的错处。
最后,文在寅及时退隐。卸任后,他马上返回家乡过起田园生活,一改从政时的作风。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照片都很简陋,显示他已基本退出政界。这稳定了各方对他的预期,使攻击他的必要性大为降低。
文总统的田园生活
文在寅结束总统任期后,远离了政治舞台,搬到了位于老家梁山的田园别墅,开始过上了悠闲的退休生活。
文在寅养了几十只肥肥的母鸡,每天早晨起床给它们喂食,收集鸡蛋。除了自己吃,有时他也会把多余的鸡蛋送给邻居。邻居们都说,文总统养的鸡蛋特别香甜可口,比市面上买的鸡蛋好吃多了。文在寅总是腼腆地说,这都得益于梁山的空气和水质。
文在寅虽然退休了,但他并没有忘记弱势群体。他在村子里开了一家名为“平山书店”的二手书店,书店的利润都拿来做公益。书店开业不久就成了当地的网红店铺,生意红火。
文在寅表示,读书使人进步,设这家书店就是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孩子,文在寅还说,自己已经65岁了,最大的心愿就是身体健康,能够看着孙子们渐渐长大。
那么文在寅的退休生活真的这么美好吗?其实并非这么美好。
卸任总统难求平静 文在寅面临持续质疑
从总统宝座退下来,本应安享晚年的文在寅,却面临着来自各方的骚扰。一些市民甚至直接来到他的住所外示威,用喇叭、横幅来表达对他的不满,严重影响他和邻居的生活。
起初,文在寅还能忍受这些噪音。但日复一日,它们已成为文在寅退休生活中的常态。每天都有人组织“看热闹”的集会,甚至直播到网上来赚打赏。文在寅不得不经常外出避难,而邻里的生活也遭到严重影响。
警方对这些示威者只能罚款处罚,但罚款数额过于微薄,反而成为他们炫耀的资本。无奈之下,文在寅只能增加警卫人数,以确保自身安全。他内心唯一的愿望,就是人们能够将他遗忘。
然而,对文在寅的批评之声并未就此止息。最近,一个保守团体甚至在他住所附近连续用扬声器播放了30多个小时的讲话录音,严重扰民。尽管警方已禁止夜间使用扩音器,但类似的集会和示威仍在持续。文在寅期待的平静退休生活,似乎遥不可及。
从表面上看,文在寅的退休待遇还算不错,每个月有1400万韩元的退休金,住宅条件也较为优越,有27名警卫保护。但这些在持续的舆论压力面前显得十分脆弱。曾任总统的光环,在当前的韩国社会已成为文在寅的累赘。
其实,在文在寅修筑退休住所时,就曾遭到过周边居民的反对。一些居民抱怨施工噪音太大,影响日常生活。如今,文在寅才发现,那不过是一场“小风波”的前奏。当住所建成后,真正的噩梦才正式来临。
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在寅正付出他在任期间政策失误的代价。在去核电问题上,文在寅做出的决定遭到保守派的强烈不满。一些市民甚至联名要求检方调查文在寅“滥用职权”的嫌疑。可以预见,关于文在寅任期内的争议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不仅如此,文在寅推行的一些改革举措,也在他卸任后遭遇强大阻力。新政府上台后,曾破坏文在寅一些政绩,导致文在寅心中充满遗憾。这也成为保守力量抨击文在寅的话柄之一。
曾经的总统只想淡出人们视线,但他的名字依然牵动着太多人的情绪。面对来自各界的质疑和骚扰,文在寅内心的真实想法似乎无人得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静待时间最终将一切尘埃落定。
笔者认为
文在寅的故事让我们反思,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之间究竟有何关系。 他曾经位高权重,掌控国家大权,但权力带来的只有纷争和孤独。直到卸任退休,文在寅才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然而我们不得不问,一个人的价值应该建立在权力和地位之上吗?
真正的成功,应该建立在内心的平静和善良上。 文在寅牺牲高位,选择退隐。这一决定是否真正出于智慧,还有待商榷。他是否找到了真正的幸福,我们无法断言。
也许在闹市中奔波是另一种幸福,也许在草木葱葱中闲庭信步才是圆满。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重复着离开和重返的循环。我们来时空无一物,去时空无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