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一个问题,当前印度在国际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或者问,大家对印度是什么印象?是“恒河水的奇妙无穷”,还是“毛主席的十天十夜没想通”,亦或是阅兵式上的印军摩托车方阵?
笔者曾看过一名清华大学教授讲的一段故事,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国内很多公知(那时还不是贬义词)一度把印度视为“重大威胁”。原因主要是:印度是1947年独立,新中国是1949年成立,两国人口规模相似,到了80年代两国人均GDP差距一度仅有1美元。
但是,这种担心很快烟消云散,因为随着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国力迅速提升,中印两国的实力差距日益显现,到了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几乎已经是印度5倍。事实上,对于印度无法真正走向强大,毛主席早就预见到了。
1936年6月,毛主席在陕北接受美国记者斯诺的多次采访。斯诺在书中写道:“毛泽东读过许多关于印度的书,对于那个国家也有一定的看法。主要的一点,就是认为印度不经过土地革命是永远不会实现独立的。”
大家仔细揣摩毛主席当年对印度的评价,是不是一针见血?然而,印度自从独立之后就感觉“自我良好”,不管自身是否具有大国的实力,但一定要坚决摆出一副“大国独立自主的架子。”
这一点在印度对外政策上表现的特别明显。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印在防范和制衡中国方面取得某种“共识”,美国推行“扶印制华”策略,拜登政府在“印太战略”中,罕见地提出将“支持印度持续崛起和地区领导角色”。
同时,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持续制裁,印度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一直采取了中立立场,极力避免批评俄罗斯。有这样一个细节,发生在前不久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
作为东道主的印度,在会议召开前明确表态要避免在任何联合声明中发布有关乌克兰危机的话题,同时也发话要避免将冲突改口为“战争”,避免提制裁俄罗斯的话题分散大家的注意力。
在印度方面看来,这次会议主要讨论全球金融架构、可持续金融、全球经济、国际税收等议题。如果被美西方政客带偏了话题,这就是对印度的“打脸行为”,这是“印度作为大国”不能容忍的。
事实上,在俄乌冲突大背景下,印度靠着进口俄罗斯石油赚的盆满钵满。据印度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本财年的前10个月里,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较此前激增了近400%。
据报道,从2022年4月到2023年1月,俄罗斯是印度第四大商品进口来源国,其总进口额达到373.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84%。在俄罗斯被制裁期间,印度打折购买了大量俄罗斯石油,约35美元一桶,而中国则以约80美元一桶购买。
价格(注:石油价格出口是浮动的)为何差距如此之大?有专家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出口的原油品质和等级不同,印度购买的基本上都是低价的乌拉尔石油,而我国主要进口的主要是品质更好的远东石油。
印度商务部长巴特瓦尔则表示,印度购买了大量的原油并将其转化为石油产品进行出售。至于具体数字是,从2022年4月到2023年1月,印度的石油产品出口额为785.8亿美元,而上一财年同期出口额为507.7亿美元。
按理,印度从俄罗斯那里获得如此巨大的好处,且不说坚定支持俄罗斯,最起码不该“落井下石”。然而,近日有媒体报道印度突然变脸了:
印度政府决定加入西方阵营对俄罗斯的制裁。印度政府决定所有银行不得违反对俄金融制裁,所有石油进口不高于G7对俄的石油限价,即不高于60美元/桶。同时,印度政府还警告印度各大银行和贸易商,要尽量避免使用人民币来结算。
关于这样的说法,最早出现在3月12日彭博社发表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印度将确保不违反对俄罗斯石油采购的制裁规定》,但文章中没有提到印度政府已经公开宣布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反而在强调“印度官员没有公开表示他们将支持七国集团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和价格上限。”
不仅如此,3月16日俄罗斯驻印度大使丹尼斯·阿利波夫站出来做出回应,他在俄广播员索洛维约夫的电视直播节目《全面接触》中表示,“关于印度疑似同意遵守对俄罗斯石油限价的说法并不真实。”
因此,印度制裁俄罗斯的说法存疑。不过,苍蝇不叮无缝蛋。印度政府看到中俄关系进一步加深,肯定有所想法,这也提醒我们要对中印边境保持警惕。
相信俄罗斯现在也应该有所醒悟,要知道除了打折卖给印度石油外,还有大量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武器装备。这一刻,俄罗斯也应该明白,“印度不是中国,也不可能成为中国。如果把印度当作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天大错误和重大失误。”
笔者注意到,3月20日普京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普京写了这样一段话:
“两国关系进展令人惊叹,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并继续巩固旺盛。从质量角度来看,这种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联盟,也没有领导者和追随者,没有任何界限或禁区。两国政治对话是极为信任的,是一种全面的新时代战略协作。”
不知道印度总理莫迪看到普京这段话作何感想,不过印度政府也没有想过跟俄罗斯建立长久稳固的关系,谁给予利益大,就跟谁“合作”,即使头号强国美国也不例外。看到这一幕,笔者想起了美国总统拜登去年所说的一句话。
2022年2月24日,普京下令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在“朋友圈”一呼百应,大家以美国“马首是瞻”,纷纷对俄罗斯展开最为严厉的制裁。但是,近年来跟美国关系颇近的印度却唱起了反调。
印度不仅不顾拜登的“建议”,甚至对英国、日本的劝说也不为所动。对于印度的“不合群”,拜登当时批评道:
“整个北约和太平洋地区都有一个‘统一战线’......四方安全对话在应对普京的‘侵略’方面一直非常强大,可能印度在这方面有些不牢靠,但日本和澳大利亚在这方面一直非常强大。”
当时印度为何有底气对美国“说不”呢?原因大概有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当时印度总理莫迪和政府上下都非常清楚当时美国对外战略重点,更了解美国之所以拉拢印度就是为了制衡中国。所以,印度认为自己有机会在美俄之间实现利益最大化。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这一点,印度此举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要是其他国家这么做,恐怕早已遭到美国口诛笔伐,甚至直接军事威胁。但是,美国对印度的行为没有一点警告,白宫方面更是直接表示,“美国没有要求印度做任何特别的事情。”
第二、印度跟俄罗斯还有很多现实的利益。前面提到,俄罗斯卖了不少武器装备给印度。从目前情况来看,印军的俄制武器装备的比例高达70%。反观印度购买的美国武器装备,主要是一些子系统和支援类设备,其空军战斗机、陆军坦克、海军作战舰艇等主力装备仍是俄制武器。
第三、当时拒绝参与西方制裁俄罗斯符合印度的经济方面的利益。长久以来,印度需要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比例高达80%以上。就在此时,俄罗斯因为西方制裁选择暂时打折出售石油、天然气,这对印度来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既然如此,印度为何现在又加入对俄罗斯的制裁当中呢?笔者认为,这是印度方面开价了,或者说俄罗斯方面给的利益不够大了。要知道在2022年,印度政府每天只要把从俄罗斯低价购买的石油转手卖给欧洲或者其他市场,就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印度的野心远远不止如此。所以,很多人认为我国对中印边境要警惕了,一定要做最坏的准备。另外,印度政府非常自信,早在2018年就定下了一个宏伟目标,“当到了2025年,印度将成为5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我们预计印度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为7%至8%,而其宣称的经济增长率为9%至10%。”
我们来看看2022年印度政府公布的年度经济数字,2022年印度GDP同比上涨6.7%,高于中国3%和美国2.1%的GDP增长率,其总量为3.39万亿美元。如果按照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情况,印度根本无法完成定下的目标。
看到这里,俄罗斯方面应该真正看清楚了印度这个国家的本质,也应该看清了谁才是值得信赖的朋友。换句话来说,现在对于俄罗斯,只有中国才是最值得交往的国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