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工商联等部门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共商司法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良策,为企业家解读法院在立案、审判、执行、司法服务等方面的25条红利政策,运用法制力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直以来,市工商联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做好服务民营经济的“店小二”。去年,市工商联开创了“1356”工作机制,为民营企业发展赋能。市工商联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理念,助力打造“鞍心”营商环境品牌,与公检法司纪委等相关部门建立“服务企业直通车”机制,制定了深化“五项机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系列方案,持续畅通商协会和民营企业诉求表达渠道,明晰维权路径和焦点。并与中法联合设立法律工作站,为企业开展法律咨询等服务。近期,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擂响了全市民营经济再出发的战鼓。市中院主动融入全市经济发展大局,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人身财产权益的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用“司法红利”回应民营企业关切与期待。
在当日召开的座谈会上,中法相关负责人向与会的企业家代表们全面解读了《细则》的主要内容。起诉立案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在线即办;启动生产经营影响评估机制,“活封”“活扣”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刑法保护;“一次性解决纠纷”避免企业陷入诉讼泥潭;开展“暖企护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执行行动;院长“茶歇会”精准服务企业。《细则》中涵盖了立案、审判、执行、司法服务等方面的25条红利政策,对法院如何发挥审判职能,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出清晰可见的解答。应邀参会的民营企业家和民营经济人士代表们针对《细则》畅所欲言,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听了《细则》中提出的各项具有前瞻性的工作举措,让我们企业倍感振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市工商联和法院确实是用心用情用力在帮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有了司法为企业护航,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更加安心地把企业做优做强。”与会企业家代表们在发言时难掩激动。
据介绍,此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的召开,是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鼓励参会的不同行业民营企业家代表吐真言、露真情,也是为进一步找准法院以往在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尽力排空政策传导的真空地带,确保《细则》及时有效落地,让民营企业尽早享受到“司法红利”。全媒体记者 田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