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新冠病毒主要的养蛊基地。新年伊始,被认为“传播力最强”的xbb1.5及其子变种毒株,成为美国头号流行毒株。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每周新增病例的7天平均值,增加了16.2%。xbb1.5毒株已经占据美国东北部超过70%以及全美约28%的新增病例。由于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拜登政府不得不延长针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与美方面临的处境完全不同。据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研究所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国暂时没有发现xbb.1.5的本土病例。尽管已经有79种奥密克戎进化分支输入到中国,但目前比例较高的前三位毒株分别是ba.5.2、bf.7和bq.1.1。
中国本土没有出现类似xbb1.5的变异毒株,美方却对中方反咬一口,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在出发前接受检测,给出的理由竟然是中国国内疫情蔓延,且中方报告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基因序列数据不够充分、缺乏透明。
实际上,在中方调整防疫政策后不久,美方就出台一系列针对中国旅客的防疫限制措施,具体包括:从中国大陆、香港或澳门飞往美国的两岁及以上乘客,需要在飞行前不超过两天时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并在登机前向航空公司出示“阴性检测证明”,检测手段可以是核酸检测,也可以是抗原自我测试。美国联邦卫生官员表示,该规则既适用中国直飞美国的乘客,也适用于从韩国首尔等热门第三国转飞的来自中国的所有入境者。此外,美方还要求,飞往美国的航空公司,必须在登机或拒绝乘客登机前,确认所有中国乘客的新冠检测结果为阴性或康复证明。
被最强传播力毒株攻陷的美国,反过来对没有这种毒株的中国,实施歧视性的防疫措施,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中方必然要有所回应。关于美方对中方所谓“疫情数据不透明”的无端指责,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从三方面驳斥了美方的说法。
一方面,疫情发生以来,中方一直及时同国际社会分享有关的信息和数据,持续同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分享中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基因序列,为各国疫苗和药物研发作出积极贡献。
另一方面,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权威机构多次表示,中方提供的病毒基因数据,同其他国家提交的中国感染旅客病毒基因序列一致,没有发现新变种或显著突变。
另外,欧洲疾控中心也发表观点称,中国目前流行的毒株是欧洲和其他地方已流行过的毒株,不会对疫情产生重大影响,呼吁旅行措施应是科学、适度、非歧视性的。
作为对等回应,汪文斌认为,美方应当及时、公开、透明地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有关信息和病毒数据,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共同应对。
既然美方执意加强对中国旅客的防疫限制措施,将病毒问题政治化,就不要怪中方的防疫政策限制了美方人员赴华。在美方对中方人员入境美国进行限制,抹黑中方防疫工作的同时,中方秉持科学、精准、高效的原则,继续动态优化防控措施,延续来华人员在登机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的措施。中方此举并非针对美方,但中方明确指出,保留该措施,既是便利人员跨境流动,也为了防病毒的跨境传播。至于对美方人员赴华会受多少影响,美方自己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