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2022年12月06日23:19:03 国际 1974

克里米亚大桥一生炸响,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正式受到威胁。

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更是个转折点,从这一声炸响后,俄乌战争的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

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导弹轰炸,无人机轰炸,集中摧毁乌克兰的民生能源设施。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泽连斯基说俄军已经摧毁乌克兰三分之一的能源设施,包括供水系统,供暖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乌克兰面临大面积的停水停电状况,报道称,不少郊区或者农村的民众,只能在黑暗中蜷缩着身子,喝着肮脏的水。

但实际上,情况可能更糟,泽连斯基并没说实话,乌克兰的民生设施被摧毁的数量不是三分之一,而是二分之一。

也就是说在这个冬天,乌克兰至少有一半的能源设施,无法运作。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排队等待提水的民众

俄军针对乌克兰民生设施的轰炸,出奇的准,准到离谱,全世界都不相信俄军的轰炸会那么精准

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乌克兰国内大量的民生设施都是苏联时期修建的,尤其是小城市和郊区的那些地方,基础设施常年得不到更新,用的还是苏联那一套基建。

所以俄罗斯手上有详细的乌克兰基建设施地图,能准确知道那些电站,水站,暖站的位置,甚至可以精确到破坏哪条输电线路就能让一座城市大停电。

这是俄罗斯在侵略战争初期不曾用过的手段。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如今乌克兰一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已经降到零下20度,基辅平均气温零下一度,在这种气温下停水停电停暖,再强大的意志力都会被摧毁。

更何况真正的严冬,都还没有来。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居民聚集到避难所里,因为这里有临时发电机可以供电。

而更糟的情况是,乌克兰正全力抢修这些被炸得基础设施,波兰法国德国,也在全力给乌克兰输送修理和替换的材料零件。

但问题是,刚修好,又被炸了。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因为俄罗斯准确知道你设施的位置,你光靠修复原有设施根本不够,你必须将原有设施整体搬迁,搬到一个俄罗斯不知道的地方。

可搬迁一整个变电站谈何容易,修是最快的方法,可修了再炸,炸了再修,最后只是越来越恶性循环。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还记得之前和大家聊过的俄罗斯换了一个光头将军吗?

这光头是个狠人,当年指挥叙利亚战争时,第一个策略就是轰炸供电站和医院。

它非常相信攻击电站和医院这种民生设施,可以重创平民士气,让敌人战争打不下去。

这和当年戈林相信,靠轰炸就能打败英国一个思路。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在乌军刚夺回的赫尔松,由于停电医生只能靠手电筒的微光看诊,赫尔松的市民在赶跑俄军后依旧在艰苦的支撑着。

而和乌克兰相连的邻国摩尔多瓦也遭受池鱼之殃,因为摩尔多瓦用的也是苏联时期的电网系统,一旦乌克兰境内供电被摧毁,导致摩尔多瓦11月份已经两度大停电。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摩尔多瓦总统愤怒的发表声明说:“俄罗斯故意用黑暗和寒冷杀害普通民众,我们绝不能信任这样的国家”

欧洲议会这次也做出了最强烈的谴责,因为不断的轰炸民生设施和医院,造成严重人道危机,欧洲议会高票通过决议案:

宣布将俄罗斯,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但奇怪的是,欧洲决定将俄罗斯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决定,没有得到美国支持。

拜登并不希望将俄罗斯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尽管美国是这一切的幕后挑唆国,但却没有再跨一步。

这是拜登的战略,它希望的是和俄罗斯边谈边打,而不是彻底撕破脸,将战争扩大化和升级化。

因为战争一大扩大和升级,很可能将美国一起拖下水,如此一来美国就无法隔岸观火,坐收渔利。

所以拜登不支持进一步刺激俄罗斯,也不支持把俄国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

它希望俄乌战争,长期化,并且是一种可控的长期化。

“可控的长期化”,对美国才是最有利的。

但是欧洲什么态度呢?欧洲愿意自己家门口有一场可控的长期化战争吗?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最近刚退下来的英国前首相约翰逊在接受专访时,曝出了一个内幕秘密。

约翰逊说,“我告诉你们一个事实,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德法意三国一开始根本无心抗俄”。

“德国的态度是,战争如果真爆发,那是场大灾难,我们越早结束越好,甚至如果乌克兰溃败可以换得战争尽早结束,也不错。”

德国完全不站在乌克兰这边,这也从德国政府一开始完全不援助乌克兰武器可以看出,德国一开始只给了乌克兰几卡车的安全帽。

德国甚至想要绥靖,认为乌克兰溃败,把乌克兰送给俄罗斯,也不是不行,只要战争快点结束。

约翰逊接着说,“我还记得意大利的态度,意大利大幅依赖俄国天然气,也在内部会议说,意大利无法支持欧洲的‘抗俄援乌’立场”。

我们听的都很惊讶,意大利居然对俄国入侵一个主权国家,视而不见。

至于法国呢?法国的马克龙,从头到尾一直否认俄国会入侵,直到俄国真的入侵了,他也从来没有准备好去帮助乌克兰。

约翰逊骂完了德法意三国,继续说:

“所以一开始战事非常悲观,那三个国家并不相信乌克兰会赢,也都觉得快点让乌克兰输,快点结束战争是最好的,他们都在波兰为乌克兰准备好了流亡政府,这简直不可思议,他们是怎么敢对邪恶低头的?”

约翰逊这是不当英国首相了,可以放开了说,火力全开了。

德国总理府发言人当天就发声明指责约翰逊又在胡说八道带节奏了,德国发言人说:

“大家都知道约翰逊这位前首相是个浑身充满着娱乐细胞的人,总是对事实有一套独特的见解”

跟着德国媒体进一步揭秘,这来自于德国《明镜周刊》对默克尔的专访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俄乌战争爆发后,默克尔过去的一系列行为被视为是“第二个张伯伦”,二战前张伯伦多次和希特勒谈判,用绥靖的方法纵容希特勒,最终二战爆发。

默克尔下台前的一系列作为,包括将能源严重依赖俄国,包括《明斯克协议》,(承认乌东两州自治,给与高度自治权,以换取短暂和平)。

默克尔这种种纵容俄国的行为,都为日后全面爆发的俄乌战争,埋下火种。

默克尔在专访中强力回击这种看法,她很坚持自己过去所作的一切外交决定和努力,都是基于德国根本的国家利益。

跟着默克尔继续揭秘,“说去年8月的时候她和普京最后一次会谈,这是她劝普京放弃武力针对乌克兰的最后机会”

但是,默克尔说,“当时我已经要下台了,普京对于一个没有权力的,要下台的领袖没有兴趣”。

但是普京也拜托默克尔给西方带话,再次重申他的底线是,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

和普京见过面后,默克尔马不停蹄的飞去基辅,和泽连斯基见面。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默克尔明白无误的告诉泽连斯基,加入北约是底线,你不要碰,如果碰了会非常危险。

但此时默克尔已经将失去权力,她也只能带话而无能为力。

8月份默克尔和普京最后一次会面,跟着去警告泽连斯基,别提加入北约的事

可9月份,泽连斯基访问美国,正式向美国提出,希望美国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

至此所有外交努力结束,战争引信被点燃。

打到今天的这场俄乌战争已经是双方都已没有台阶下的战争。

对普京来说,和平的前提必须是胜利,如果以失败的结果换得和平,那普京会丧失一切。

对泽连斯基来说,必须拿回被占领土地,如果在没有收复领土的前提下提议和平,那他会被国内的乌克兰人唾弃。

双方都输不起,于是继续耗着,犹如一战前线死亡数百万人却已经打不出个结果一样。

俄军将会把越来越多的征召兵送去前线,乌克兰也有几百万普通人在无水无电无暖的条件下,面对零下20度的严寒。


从希望到绝望,乌克兰人民艰难生存 - 天天要闻


两国都在死人,两国都在被摧毁,但身居高位者,喊不出那一句“停下来”。

战争,世界上最难结束的东西,一旦开启,遥遥无期。


感谢各位的点赞,转发和分享。

关注我,每天带来不一样的热点资讯。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铜仁市万山区供销合作联社2名班子成员接受审查调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铜仁市万山区供销合作联社2名班子成员接受审查调查

据铜仁市纪委监委网站消息:万山区供销合作联社原党组书记、主任杨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万山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万山区纪委监委)万山区供销合作联社原党组成员、副主任,万山区城乡消费合作社理事会理事长舒秀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万山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万山区纪委监委)...
日本农相称自己从不需要买米引争议,石破茂连日道歉 - 天天要闻

日本农相称自己从不需要买米引争议,石破茂连日道歉

【环球网报道】据日本广播协会(NHK)5月20日报道,在日本大米供应短缺的背景下,日本农林水产大臣江腾拓18日在一次演讲中称,“我从来没有买过米,支持者送给我的都够开店了。” NHK称,该言论让江腾拓受到日本政客和民众的强烈抨击,在争议声中,日本首相石破茂19日、20日连续两次就江腾拓的言论公开道歉。石破茂20日接受...
《楚雄日报》刊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论深入学习贯彻州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 - 天天要闻

《楚雄日报》刊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论深入学习贯彻州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我们5月20日《楚雄日报》头版刊发评论员文章《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论深入学习贯彻州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楚雄答卷的“必答题”。州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解决...
印度百年老屋失火致一家17口遇难,莫迪发声:深感悲痛 - 天天要闻

印度百年老屋失火致一家17口遇难,莫迪发声:深感悲痛

据环球时报,《印度时报》报道称,在18日清晨,印度海得拉巴市中心珠宝店街一栋老宅失火,造成一家17口人死亡。失火原因可能是电器短路。图源:央视新闻海得拉巴是印度中部的历史古城,珠宝店街位于海得拉巴老城,靠近1591年建成的市中心标志性建筑“查米纳塔门”。着火的建筑始建于1906年,一楼是三家珠宝店,同属于一个家...
中国首次当选主席国 - 天天要闻

中国首次当选主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简称《公约》)第八届缔约国大会19日在巴黎开幕,中国当选为本届缔约国大会主席国。这是中国首次当选《公约》缔约国大会主席国。中国于1989年批准加入《公约》。此后,中国一直积极践行《公约》精神,在国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
英国难道真想重返欧盟吗 - 天天要闻

英国难道真想重返欧盟吗

英国目前与欧盟各种校准关系,还是必须的。文 | 海上客当地时间5月19日,英国与欧盟在伦敦举行双边峰会。英国首相斯塔默主持峰会,并与欧盟主要官员会晤,他们包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以及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冯德莱恩、斯塔默、科斯塔(从左至右)这是英国自2020年1月31日正...
7月10日至11日,在天津举办! - 天天要闻

7月10日至11日,在天津举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有关工作安排,国家数据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将于2025年7月10日至11日,在天津市举办2025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
美国黄石公园附近车祸6名遇难者身份公布,13名乘客中有12名中国公民 - 天天要闻

美国黄石公园附近车祸6名遇难者身份公布,13名乘客中有12名中国公民

目击者谈美黄石公园车祸致中国公民5死8伤:皮卡疑变道超车 大巴烧得面目全非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5月2日向新华社记者确认,当地时间5月1日晚,美国爱达荷州黄石国家公园附近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据初步了解,事故造成5名中国公民死亡、8名中国公民受伤。美国爱达荷州警方表示,在旅游面包车上的14人中,除1名司机兼导游外,13名...
早安!世界丨印称中国向巴提供防空系统,中方回应;普京称愿与乌方共同起草和平备忘录 - 天天要闻

早安!世界丨印称中国向巴提供防空系统,中方回应;普京称愿与乌方共同起草和平备忘录

印称中国向巴提供防空系统,中方回应5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一位印度军官声称,在近期印巴冲突中,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防空和卫星图像支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强调: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中方十分重视中印、中巴关系,始终秉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