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打了大半年,欧盟似乎终于想起来,自己是个经济联盟,应该把做生意摆在首要位置,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政治同盟,重要性完全可以往后放一放。考虑到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欧盟的最大贸易伙伴,欧盟或许会开始下定决心,持续深化中欧关系。美国政府也没想到,自己的一系列操作,反而将欧洲推向了中国的怀抱。
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代表博雷利日前作出的表态,有些意味深长。他特意指出,要将经济关系与安全关系“分别看待”。而以往欧盟的经济关系,与中俄最为紧密,而安全关系,欧盟则依赖美国主导的北约军事同盟。
【欧盟现在想起重新审视美欧关系了】
不过呢,近段时间以来,中俄与欧盟的关系都有所疏远。俄罗斯就不用说了,俄乌冲突发展至今,欧盟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基本上让俄欧关系完全破裂;至于作为“压舱石”的中欧经贸关系,近段时间也不断传出杂音,主要是欧盟内一些别有用心的政治集团刻意忽视中欧互为重要经贸伙伴的基本事实,刻意渲染“欧盟依赖中国”,鼓吹“中欧脱钩”。
中欧能不能脱钩?想必欧盟心里应该有数。俄欧关系破裂,对欧盟的经济生态的冲击显而易见。如果这时再与中国交恶,欧盟接下来的处境可想而知。要是放在以前,欧盟或许还会一厢情愿地以为,美国会在欧洲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但不少迹象显示,欧盟已经不再天真。
【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代表博雷利】
博雷利就指出,即使是美欧历史联盟,就眼下的地缘格局而言,前景也不再稳定。将安全托付给美国,不足以让欧盟继续生存下去。博雷利还强调,欧盟未来的外交政策重心,将专注于在安全方面重获自主权。言外之意,就是要逐渐摆脱美国的掣肘。
欧洲不愿意继续押注美国,有很多原因。博雷利就暗示说,即便美国现在支持欧洲,但这一现状可能会随着2024年总统大选而出现变化。
事实上,博雷利的话还是含蓄了一点。其实都不需要等到2024总统大选,如果民主党在下个月的中期选举中失利,共和党重新取得国会控制权,或许美欧关系从那时起就开始走上下坡路。很明显,由于美国自身的政治体制,欧洲那边对于美欧关系的前景,也不怎么乐观。毕竟美欧关系在特朗普任上,算是比较冷淡的,拜登上任后才重新走近。
【美欧关系,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政坛风向变化的影响】
政治层面的原因还是其次,因为距离美国中期选举也还有一段时间。其实经济层面的纠纷才是欧盟对美国意见最大的地方,也是欧盟开始把中欧经贸关系放到首位的主要原因。
这就不得不说,美欧之间不怎么愉快的能源交易了。众所周知,在俄乌冲突之前,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占55%的份额。但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对欧洲供气大幅减少,欧盟不得不从美国和其他国家进口价格更昂贵的液化天然气。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的交易份额急剧增加,从28% 增加到45%。
【液化天然气在欧洲走俏,美国趁机狮子大开口】
但是这笔交易,很难说得上双赢。美国赚得盆满钵满,欧洲却吃了不少亏。原因是美国明知道欧洲缺气,却不顾盟友情面,给个“友情价”,反而趁火打劫,哄抬价格。欧洲想要买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得付出四倍的价钱。
这就引起了德国与法国的不满,猛烈抨击美国的做法。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日前指责说,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商的要价“太贵了”,他没说具体金额,只说用“天文数字”来形容。
哈贝克还提到,当初原油价格上涨时,美国向欧盟求助。欧盟二话不说就释放了自己的国家储备,抑制油价。现在欧洲有难,美国也该投桃报李,帮助抑制天然气的价格。
【美国趁火打劫的做法,让欧洲意识到中欧经贸关系的重要性】
法国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话说得更直白:俄乌冲突绝不能导致美国对欧洲的“经济统治”,更不能允许美国主导全球能源市场。美欧之间必须要建立更平衡的关系。
德法作为欧盟的主要经济体,他们的态度一定程度也能反应欧盟当前的风向。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一向在意识形态上极度亲美的博雷利,也倾向于“重新审视美欧关系”。欧洲在政治上疏远美国,那就会在经济上更加靠拢中国。中欧经贸关系,干扰因素自然就会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