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图卡
为了打垮欧洲经济、给资本寻找抄底的机会,华盛顿挑起了俄乌冲突,并且如愿引发了欧洲的能源危机;甚至为了加一把火,不仅扩大俄乌冲突的规模,还很有可能破坏了俄欧之间重要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
可以说,今年冬天,欧洲将会很受煎熬——谁能成为解救欧洲的“白衣骑士”?此前有西方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在向欧洲国家转售多余的天然气;除此之外,不少网友们还发现,中国向欧洲出口的电热毯、电热器数量剧增,有厂家的欧洲订单数量增加了数倍。但是出口一些小商品就能让我们满足吗?很明显,格局小了!
观察人士发现,随着欧洲天然气的短缺现象不断加剧,国际市场对LNG船的需求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指望中国能够扩大LNG船的产能。
评论称,尽管欧洲表示已经完成了天然气储备量目标的80%,但实际上也只够秋冬两季六个月中使用两个月,欧洲还必须大量进口天然气;随着美国天然气在欧洲市场占据核心地位,跨大西洋的液化天然气运输量剧增,然而目前大西洋上已经没有更多的LNG船可用。
截至目前,全球有696艘专门用于运输液化天然气的LNG船,但其中80%正在或等待建造;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产能引起了国际能源商和船舶运营商的关注。韩国是LNG船建造的强者,2022年1月到8月份,全球111艘LNG船订单中,有83艘由韩国造船三巨头宇造船、三星重工、现代重工瓜分;但是韩国造船工业有着自身的潜在危机,尽管这三个巨头可以建造LNG这种高端船舶,但是它们本身却是年年巨额亏损,大量熟练工人才裁撤、产能充满了不确定性。
因此行业人士认为,全球高端船舶建造的未来在于中国。韩国拿下111艘LNG船订单中的83艘,剩下28艘全部被中国承包,显示出中国作为后起之秀,在这一造船领域的强劲实力。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吨位数,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5.2%、50.8%和47.8%,国际市场份额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表示,预计中国将在2022年完成船舶建造总吨位达4000万吨,相当于一年完成美国整个二战期间的造船总吨位——除此之外,中国还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时建造8万余吨级航母、27万立方米级LNG船、13万吨级豪华邮轮的国家——夸张点说,只要钱和图纸到位,“歼星舰”都能给你造出来。
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当机会来到面前时,得有一副好身手将它抓住。当俄罗斯将国际局势搅得一团糟时,所有国家不是在比拼谁“英明神武”、而是比谁犯错少。当西方有些媒体用“酸葡萄”的语气报道中国正在“获利”时,首先得想想为啥不是自己成为“赢家”;我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