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金,别名叫做哲孟雄,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坡,跟尼泊尔、不丹并称作喜马拉雅南麓三国。一九七五年,身为南亚大国的印度,将锡金王国吞并到了其版图中变为锡金邦,锡金王国就这样从地图上消失了。那么,当时有着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以及十几亿人口的印度,为什么要以几十年的渗透,冒着被国际制裁的风险,不惜一切代价地把锡金纳进怀中呢?
首先,锡金一直以来都是备受欺凌,早在一八六一年的时候,于东南亚推行殖民统治的英国便强行派兵占领了锡金,将锡金国王囚禁,更是强迫国王跟英国官员伊登签订了受保护国条约。就这样,锡金的内政外交以及军事都被英国控制了。虽然名义上是独立的,但锡金王国已被纳进英国的殖民统治当中。
一九四七年,同样被殖民统治的印度摆脱了英国的控制,宣布独立。在摆脱了殖民统治以后,印度便开始谋划自己当南亚印度洋霸主的梦想。不断地扩张其在南亚地区的势力范围,提升其影响力。随后,印度将目光放在了锡金的身上,也才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
他们借口对英属殖民地的继承性,逼迫刚获得自由没有多久的锡金王室又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把英国曾经于锡金的殖民利益都收为己有。一九七五年二月,印度军队软禁了锡金国王,随后又操控议会,通过了锡金成为印度一个邦的决议,还搞了一个所谓的公投,锡金最后变成了印度辖下的一个邦。
其次,印度在一九四七年独立,英国殖民者在退出以前,提出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内容便是孟加拉西部归属于印度,称为孟加拉邦;东部归属于巴基斯坦,称东巴基斯坦。英国给出这样子的分配方案,事实上就是将印度东部的6个邦置于巴基斯坦的合围境地,而印度中部以及东部六邦间的纽带,只有凭借南临东巴基斯坦,北倚锡金不丹,长达二十二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进行联系。
要是将东部六邦看作是鸡头的话,西里古里走廊便属于整只鸡的咽喉要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安全更是直接决定了印度这个国家的命运,可以说是印度最薄弱的软肋。而且西里古里走廊位于平原,难于防守,加上地形又是下场,十分容易被切断。要是开战了,只需要少量的军队将走廊中部控制住,便会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斗效果。
而为了将巴基斯坦的合围态势消除掉,印巴自分家以来先后展开过三次印巴战争。后来在印度的全力支持下,东巴基斯坦从巴基斯坦脱离,建立了独立的孟加拉国,且跟印度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使得尽管西里古里走廊还存在着,不过已然瓦解了巴基斯坦对印度东部六邦的合围危险。
最后,来自北部的威胁令印度坚定了将锡金收为己有的决心。尽管西里古里走廊南边的警报是解除了,不过北部的威胁还是有的。尤其是锡金与不丹之间一片楔形地带,我国洞朗地区跟西里古里走廊之间的直线距离就只有五十公里。一九六二年中印冲突的时候,我方部队便是从这一地带迂回穿插,从侧翼两面夹击,将印度军队打得溃败后撤。
所以,针对那锡金跟不丹之间的那片楔形地带,有印度专家表示,要是我国军队并不是在进行自卫反击,只需要花上两个小时便可以切断西里古里走廊,将印度一分为二。到时候,东部的阿萨姆等几个邦就会不战自乱。
所以因为对西里古里走廊的担忧,在中印冲突爆发以后,印度一改此前对锡金的殖民统治,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锡金吞并,好把那里变成对抗我国的重要战略防御支点。
有一句话说得好:“弱国无外交”。数百年来一直饱受殖民统治的锡金,在被印度侵吞以后,并没有引起国际的关注跟声援。这也是因为在七十年代中期的时候,美苏两国还处于冷战时期,都想要把印度这个南亚最大的势力国拉拢过去,所以对印度的行为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锡金也迎来了自己悲剧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