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腺增生一般仅在尾巴的背部观察到临床表现,该区域和局部毛发呈脂溢性,皮肤表面可见结痂。观察到局部脱毛、毛发变糙和失去光泽,以及色素沉着过度,这是由覆盖皮肤的过多脂溢性物质引起的。由于灰尘,皮屑等粘在脂溢区域,深色、肮脏的斑块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此外,在尾腺增生的猫中似乎可以观察到性欲和攻击性行为的增加。
据报道,临床症状可能导致对该疾病的怀疑,但某些诊断是在组织病理学上做出的,在该病例中,并未采样进行组织病理学的检查,所以仅能通过病史及体格检查初步诊断为尾腺增生。
据人类上相关疾病报道中,雄激素对皮肤上的毛囊和皮脂腺有影响,并可导致脂溢性腺体的形成以及分泌物的增加。先前对人类进行的研究报道,雄激素是痤疮形成的原因。治疗后,雄激素水平下降,并强调注意与此疾病有关的激素紊乱。
根据以前的报告,未去势雄性猫的尾腺增生会较为严重,而雌性和去势雄性猫的尾腺增生仅轻度或者中度。在其他几项研究中,雄激素水平的增加可能与尾腺增生有关。相反,在去势的雄性和雌性动物中偶尔发生这种疾病意味着尾腺增生与激素平衡的关系尚未得到解决。
品种易感性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尽管据报道这种疾病常见于成年猫。可以确定的是该疾病是雄性动物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交配季节期间和之后会严重发展。
综上所述,尾腺增生在猫中较为重要。它经常发生在成年雄性的交配季节和之后,疾病的发展可能与睾丸激素的增加有关。由于关于猫这种疾病的报道有限,我们将需要一些更详细的,大型的,对照性的研究以揭示疾病的原因和激素方面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