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界美人,栗喉蜂虎

 说起蜂虎,很多人或许都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以为它们和蜂鸟有关,但其实它们之间毫无干系。科学家认为之所以将其命名为蜂虎,或许与其喜欢捕食的猎物有关,它们最喜欢捕食蜜蜂,而对于蜜蜂来说,蜂虎就如同老虎一般的存在,一旦遇到它们,能逃生的概率几乎为零。栗喉蜂虎有热带鸟类的特征,羽毛艳丽,飞行时翅膀下面的羽毛格外显眼。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全身闪烁着金属般的艳丽光泽,有人将它称之为中国最美丽的小鸟之一。虽说它们名字带“虎”,但它们在外形这一方面还是非常出众的,堪称“鸟界美人”。

  栗喉蜂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别名红喉蜂虎。是属脊索动物门鸟纲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属的一种鸟类。有热带鸟类羽毛艳丽的特征:喉部是栗红色的,黑色的过眼纹,翅膀和背部是绿色的,尾翼是蓝色的,飞行时翅膀下面的羽毛是橙黄色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全身闪烁着金属般的艳丽光泽。飞行技术高超,能在空中做出急速飞行、滑翔、悬停、急速回转和仰俯等高难度动作。

  栗喉蜂虎,尾和腰蓝色;喉栗色。 眼先、后及覆耳羽黑色;其下以及一狭形眉纹淡蓝绿色;自额至背及翅表辉绿色;头顶至背草绿色沾黄,宽阔的黑色贯眼纹由额经眼先和眼到耳覆羽,黑色贯眼纹上下又各有一窄的线蓝色狭纹,腰和尾上覆羽鲜蓝色,尾蓝绿色,中央尾羽甚延长且较狭细,其超出侧尾羽的长度远超过跗蹠的2倍长度;尖端突出约38-45毫米左右,突出韵尖端部分为黑色。

  栗喉蜂虎,肩和两翅表面草绿色,翅上覆羽、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铜绿色。内侧飞羽蓝色,尖端黑色,外侧飞羽亦具黑端。颏和上喉黄色,下喉和上胸栗色;下胸、腹草绿色,下腹至尾下覆羽蓝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栗黄色。腰及尾上覆羽、尾羽表面亮绿蓝色;中央尾羽末段近黑色,侧尾羽内翈缘以淡红栗色;初、次级飞羽具淡黑色羽端,最外侧几枚的外翈及最内侧几枚的暴露部分呈淡绿色;翅底面呈橙棕色。

  栗喉蜂虎,颏鲜黄色;喉鲜栗色;自胸以下浅黄绿至浅绿色;尾下覆羽银蓝色。幼鸟上体羽色缺乏光泽;下体喉部栗色较淡,其下呈较多的淡蓝色,少绿色。中央尾羽未延长且缺乏狭形的羽端。虹膜玫瑰红色;嘴黑色;脚暗褐色;爪黑色。

  栗喉蜂虎,常见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开阔生境。结群聚于开阔地捕食。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懒散地迂回滑翔寻食昆虫。在中国云南西南部和海南岛留鸟,在其它地区为夏候鸟。以纹白蝶为主食,另外蜻蜓、蝉、蛾类食虫虻甲虫等是食物资源。

  栗喉蜂虎,多呈数只至数十只的群体活动,繁殖期间亦见有单独或成对活动的。动作灵敏,常在飞行时凌空捕捉猎物。结群聚于开阔地捕食。栖于裸露树枝或电线,以昆虫为食,喜欢开阔原野,在土崖挖穴为巢,常常成大群一起筑巢,形成壮观的群巢。较其它蜂虎更喜在空中捕食。白天从雄性到晚多在农田等开阔地上空飞翔捕食。有时一群蜂虎吱吱喳喳从头顶高飞而过。飞行时发出哀怨的颤声。

  栗喉蜂虎,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河流、溪边较陡峭的土质岩壁上。自己掘洞为巢,巢洞呈隧道形。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已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全文完)

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

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

拍摄地:云南保山市施甸县

转自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