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蟹有多恐怖?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大家知道我们吃的小龙虾,并不是真的龙虾,而是鳌虾科的一种吗?

现在再告诉大家,帝王蟹也不是螃蟹,而是石蟹科的甲壳类

帝王蟹

好家伙,这年头自己吃的到底是啥都分不清了。

咱们知道小龙虾是属于入侵我国最惨的物种之一,由于数量还挺多,所以价格上也没有多过分。

但是帝王蟹就不一样了,它不仅个头大,而且还贼贵,这时候人们就要说了,那是因为数量少吗?

好吧,帝王蟹在我们国家确实少,但是你们知道它们已经在别的地方泛滥了吗?这要是抓回来,还不得够我们吃一阵的啊。

帝王蟹可不是随便就能吃到的

但是如果你看了它的入侵能力,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帝王蟹有多可怕?不仅席卷欧洲还入侵南极,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

帝王蟹入侵南极

2011年9月,比利时科学家在南极洲近海大陆架850米处的盆地中,发现了100多万只巨型帝王蟹

很多人表示,这要是去把它们抓回来,那岂不是发了!

要知道,在国内想吃一只帝王蟹,那可得花上不少钱呢。

这庞大的蟹军

帝王蟹的体重大约在5-10斤不等,如果要买活的帝王蟹,那估计得花上千元

可想而知,这100多万只帝王蟹得卖多少钱啊!

但是科学家心里想的可不是这些,在《皇家学会会报,B辑:生物科学》中,他们表示这些帝王蟹可能已经在当地生活了30-40年了。

帝王蟹属于侵略性很强的动物,在南极有大部分的磷虾等小型海洋生物。

帝王蟹凭借庞大的身躯,显然已经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帝王蟹已经在南极扎根了

甚至随着全球气温变暖,他们很可能继续深入南极洲腹地,甚至还可能爬到南极主大陆架上

这无疑会进一步破坏当地生态,抢占陆地生物的食物,比如企鹅和海豹等。

所以有人表示,现在每吃一只帝王蟹都是在拯救地球。

帝王蟹具有极高的破坏性

真的已经泛滥到这种境界了吗?大家来看看帝王蟹的破坏性就知道了。

我们前面说,帝王蟹不是真的螃蟹,是因为它和螃蟹相比,少了两条腿

帝王蟹有大长腿

不过这并没有削弱它们的破坏性,因为在个头上,它们可以占很大优势。

一只帝王蟹的臂展长度可以达到1.8米,已经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身高了。

修长的腿使得它们在海底的捕食的时候十分灵活,帝王蟹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海星海胆棘皮生物

而且帝王蟹的大钳子也极具破坏性,很多带壳动物都免不了遭受它的“荼毒”。

帝王蟹可攻可守

尤其是在南极,根本就没有它们的天敌,即便是有,它们那厚厚的甲壳,也给了它们足够的“防御”能力,所以如果不控制的话很有可能会将那片海域都占领。

帝王蟹的入侵之路

不过按理说,尽管帝王蟹喜欢生活在冷水水域,基本上都呆在深度约850米的海洋中,最喜欢的水温在2-5℃,能够生存的最低温度也要1.4℃

但显然南极的水温明显更低,它们应该不至于跑到这里来才对。

那它们究竟是如何举家搬迁来南极,又是为何打破“物以稀为贵”的法则,仍旧能卖高价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帝王蟹的迁徙之旅了。

诱人的帝王蟹

在帝王蟹中,常见的就有红帝王蟹、蓝帝王蟹、金帝王蟹和南美帝王蟹。

其中我们常见的就是红帝王蟹,它最初分布在北太平洋白令海峡、日本海、阿拉斯加和堪察加半岛等地也有分布。

这部分地区都属于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当时也很少有人会去这里捕捞帝王蟹。

值得注意的是,帝王蟹在这些地方并没有得到很少的生存环境。

堪察加半岛

此时的它们大部分生活在浅海区域,尽管在这里有足够多的浮游生物供它们食用。

但同时,也更难躲避天敌的袭击,所以很多帝王蟹在没有长大的时候,就已经是其他动物的食物了,所以此时它们的种群数量并不多。

第一站巴伦支海

直到上世纪60年代,苏联科学家在堪察加半岛进行调查研究,在回去的时候也顺便将帝王蟹带去了巴伦支海

来到巴伦支海的帝王蟹简直就像来到了天堂,因为这里也属于高纬度地区,并且还是冷水海域,所以十分适合帝王蟹的生长。

巴伦支海

唯一不同的就是,两地的生态链不太相同,巴伦支海缺少了帝王蟹的天敌

而且最初来到巴伦支海后,就发展出了很多养殖帝王蟹的产业,所以它们前期的生长环境十分优越,根本不再担心自己长不大了。

有句话说的是,“长大了,翅膀就硬了”,而放在帝王蟹身上就是,甲壳更坚实,腿也更长了。

于是就趁养殖主不注意,撒腿就跑到野外去了,于是就开始在巴伦支海大规模地泛滥起来

深海中的帝王蟹

帝王蟹的繁殖能力和存活能力有多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每年一只母帝王蟹产下的小蟹可以达到上万只,当小蟹过完2岁生日,就可以去深海独当一面了。

到2016年,巴伦支海的帝王蟹已经超过5000万只了。

而靠近巴伦支海的挪威,也靠着这些帝王蟹发家致富了。

继续扩张领地

但帝王蟹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扩张。

帝王蟹:不跑就只有被吃掉的份儿

巴伦支海与属于北冰洋陆缘海之一,它们开始向斯瓦尔巴群岛入侵,随后就是英国,再后来就将欧洲“占领”

“帝王蟹”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是比较寒冷的地区,所以这里的更强大的掠食性海洋生物并不多见。

所以如果没有人类的捕捞,那么这些地区也会像巴伦支海一样,成为“海洋荒漠”

有人说,这些入侵的帝王蟹,难道不是来给欧洲人送钱的吗,毕竟现在帝王蟹那么名贵。

这样说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这些帝王蟹泛滥成灾,就会影响整个渔业,到时候就可能得不偿失了。

斯瓦尔巴群岛

而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帝王蟹家族,我们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为什么还是那么贵?

帝王蟹可不好捕捞

大家可能忘了,这些泛滥的帝王蟹都在哪片海域了,不管是北冰洋,还是现在跑去南极的南极洲,可都不是什么好捕捞的地方。

这些地区根本没有办法全年捕捞,能够出海的时间只有两个月,而这并不意味着此时的海面就会风平浪静。

北冰洋十分可怕

只要一出海,那大风大浪的根本就很难让人站在甲板上,所以很多时候,捕捞一次帝王蟹只会持续大约5天时间,而这几天内就要捕捞上一年的数量。

所以说,捕捞帝王蟹可以说是一个十分高危的职业,根据统计,每10万人中就会有356人丧生,所以专业的捕蟹人并不多。

而且每个出海捕捞帝王蟹的人都需要拿到许可证,即便是挪威也只有200多人可以出海,所以尽管帝王蟹有那么多,我们捕捞的数量也有限。

捕捞现场很可怕

再说到这个有限,俄罗斯和挪威之前还签订了限制条件,每年对帝王蟹的捕捞都规定了数量,超过数量的就必须放回海中,甚至没有达到体型的也会放生

而且帝王蟹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死亡,所以一般就会选择空运,这就势必增加运输成本,那价格自然也就上了。

帝王蟹运输不易

所以这样来看,尽管吃帝王蟹是在拯救世界,但是这价格实在是让我们有心无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