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在树上产卵却从地下出来,这是为什么?“刨出”的土都去哪了?

有蝉鸣的夏天,才是真正的夏天!蝉这种昆虫大家都不陌生,可是却很少看见幼年的蝉

我们都知道蝴蝶的幼虫是毛毛虫,苍蝇的幼虫是蛆,蜜蜂的幼虫是蜂巢里白白胖胖胖的肉虫,蚊子的幼虫是水里的沙虫,那么蝉的幼虫长什么样呢?

似乎在人们的印象中,蝉都是以成年体的模样出现的,难道它生出来就是如此?

当然不是,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昆虫都是完全变态或者不完全变态生物,这不是指它们的灵魂变态,而是它们的身体变态

金蝉脱壳

昆虫的幼虫与成虫之间长相不一样,且需要化蛹才能成年,这种生长形态叫做完全变态

蝉是不完全变态昆虫,它不会结成蛹,而是经过一次又一次蜕壳

我们之所以看不见它的幼虫,是因为它们生活在地里

等蝉蜕壳成年的时候,就是它们破土之时

可是为什么我们在地面上也很难找到幼虫的洞呢?

它们刨出来的土去哪里了?

树上的蝉

蝉的成长

蝉是半翅目蝉科的统称,全世界有2000余种蝉,分布在世界上的大多数温暖湿润的地方,也有一部分蝉能够在干旱的沙漠生活

蝉的嘴巴上长有锋利的口器,能够刺破树皮吸食树木的汁液,也能剖开树皮把卵产在树皮下方

蝉一开始会把卵产在树上,它们隐藏在树皮之下,产卵地位于树端、树枝等地方,人类的肉眼几乎看不见。

只有在被它剥皮的果树树枝末端坏死,果农亲自查看才能发现虫卵。

蝉在树上产卵

由于这个时候没有孵化,很多人也不认识是蝉的卵,以为是其他昆虫的。

即便虫卵孵化人们也不认识,因为蝉是不完全变态昆虫,需要不断蜕壳才能接近于成年体,幼年的它看起来没有一点蝉的样子

生物学上将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幼年期叫做若虫,蝉的若虫一般是米白色或者土黄色,刚孵化出来体型非常小,靠吸食树干的汁液为生,对植物有一定的害处。

蝉的一生

随着若虫长大,狭窄的树枝末端无法再容纳它们,这个时候,它们会在风或者雨的作用下,从树上落下来,钻入泥土中

若虫体型依然不算大,因此也很难看见它们刨土的痕迹

若虫会在泥土中度过很长一段时间,不同种类的蝉时间不一样。

最长的是北美十七年蝉,它的若虫会在土里发育17年的时间,其次是十三年蝉,若虫时间有13年。

蝉在成年之前会经历4到5次蜕壳,最后一次蜕壳才被称作“金蝉脱壳”,因为这时蝉的翅膀才会出现。

北美十七年蝉

蜕壳后的蝉身体是湿润的,需要晾晒1个多小时,等身体干燥后才能飞行。

这个时间是蝉最危险的时候,因为既不能逃跑,也无法反抗。

蝉的最后一次蜕壳非常严格,如果中途被干扰,那么它们一生都有缺陷,要么不会飞,要么不会叫

蜕壳完成后的蝉,需要立马投入繁殖大军,否则错过这一季,那么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蝉很奇怪,它在若虫时期要呆很久,可是成虫时期又非常短,仅有14到60天。

也就是说,蝉必须在夏季完成交配,若是不成功,它之前在土地中的几年时间全白费了。

雄蝉通过蝉鸣吸引雌性

蝉鸣的背后

夏天的蝉鸣,既烦人又充满生活的气息,蝉鸣本质上就是蝉的求偶仪式

发出蝉鸣的蝉都是雄蝉,并且它们不是叫,而是通过振动自己腹部的鼓膜,使它与盖板之间的空隙产生共鸣

雌性蝉的鼓膜发育不良,无法产生共鸣,所以雌性蝉都是“哑巴”,不会叫。

雌性蝉虽然无法产生共鸣,但是可以感受到共鸣

夏季的蝉鸣

在它们的腹部第二节附近,有专门接受声音的传感器

这里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点,那就是雌雄蝉对声音的接受度是不一样的。

雄性完全听不见自己的蝉鸣,所以它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吵。

但是雌性蝉可以感受到,并且它会根据蝉鸣的不同,分辨出这个雄蝉的各种情况,判断它是否适合做伴侣。

蝉在叫,夏天到

而对于人类来说,蝉鸣的分贝正好在噪音值之间,所以我们才会觉得蝉鸣吵死了。

不过考虑到这是人家在找对象,并且也就仅限于夏季,于是咬咬牙忍了。

那么蝉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又是产卵在树上,又是跑到土里,还要经历如此漫长的若虫时期

这是因为,完全变态体昆虫实在是太厉害了,作为不完全变态体,蝉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生存下去。

蝉的若虫破土

蝉的生存策略

蝉所在的半翅目,并不是昆虫四大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昆虫四大家族

别看半翅目有大约38000个物种,但是在四大家族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面前,它只能算小巫见大巫。

昆虫四大目都是完全变态体,它们会经历这个阶段。

所谓结蛹,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它相当于把幼虫打碎重新拼接,幼虫不同的部位会发育为成虫的各部位。

破茧成蝶

这样的好处就是生长快,幼虫能够很快变为成虫;缺点则是,昆虫四大家族的寿命普遍都不长

如果从出生开始算起,蝉可谓是比较长寿的昆虫了,像十七年蝉和十三年蝉,一口气能活十几年。

而昆虫四大家族的成员,一般就活一两年,诸如蚊子之类的,要用月来计算。

蝉的成长速度实在是太慢,如果让它一直生活在树上,它很容易被鸟类捕食。

要知道蝉这种繁殖周期,实在是太长了,只要中间随便出点意外,蝉一生的心血就全都毁了。

画中的蝉

所以蝉采取了一个很苟的方法,那就是转移到地下生活。

并且蝉出土的时间也尽可能和其它动物育雏的时间躲开

比如蝉一般在6月底破土完成最后的蜕壳,之后就是繁衍,夏季一般很少有动物育雏,因此捕食者的密度不会特别大。

别看蝉的若虫是米白色或者土黄色,大部分蝉完成最后一次蜕壳的时候,身体是绿色

因为这个时候它们已经上树了,需要换另一种保护色了。

蝉并不是唯一一种幼虫生活在土地之下的昆虫,还有臭名昭著的蝗虫也是采取这种生存策略,不过蝗虫不会在土壤里呆这么久。

鸟类捕食蝉

蝉的生活

蝉从某种程度来说属于害虫,如果一棵树上的蝉数量太多,那么这棵树可能被吸得营养不良。

蝉的若虫刚开始也会在树枝上生活一段时间,这段时期也是吸食树汁为生,并且是抱团吸,因此会造成枝丫的干枯。

夏天有的时候站在树下会感觉上面有“小雨点”掉下来,然而此时的天气明明艳阳高照,哪里来的“雨点”呢?

其实这些“小雨点”是蝉分泌出来的水

别误会,这不是蝉的尿,而是蝉在调节自身的温度

夏天的水下掉“小雨滴”

夏季的温度不要说人了,就连是昆虫也会觉得热

蝉通过排出自身的水分,使其蒸发,带走身体的热量,这应该算是蝉的“汗水”。

蝉作为一种害虫,为何从古至今还有诗人学者为其赋诗写文呢?

原因就在于,蝉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特别高

工艺品——金蝉子

在古代,蝉蜕下的最后一层壳叫做金蝉壳,是一味中药。

蝉的若虫味道肥美,裹上面粉油炸,隔壁小朋友都馋哭了!

如今,蝉也兴起了养殖,有几种生育周期比较短的蝉,已经逐渐形成了人工培育的模式。

比如现在市面上的金蝉,就是人工养殖的。

蝉做的菜

对于十七年蝉或者十三年蝉这种生育周期太长的蝉,人们还是以保护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