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发现2.4亿年前鱼龙骨头,这是一种什么动物?

俄新社6月20日报道,一群生物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一座小岛海岸边发现了两块鱼龙肋骨化石,目前这批化石已经运至当地海洋馆,等候进行技术处理。该鱼龙化石是在海边碎石中被挖掘出来,该地区在近十年中已经是第三次发现鱼龙化石,由于本次发现的鱼龙骨头比较脆弱,出于保护化石的,海洋馆决定暂不对外进行展示。





有网友对此感到好奇,鱼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史前动物?作为海洋的一方霸主为何还是逃脱不了灭绝的命运呢?今天小编借着这个话题和各位看官聊聊鱼龙的那点事。

那么鱼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史前生物呢?

事实上鱼龙是和恐龙生存在同一时期的生物,甚至鱼龙出现的时间比恐龙更早,古生物学家发现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2.5亿年前的在古中生代海洋生物,直到9000万年前才灭绝。





鱼龙的体长通常在在1米到25米不等,跨度非常大,这也意味着不同种类的鱼龙之间它们的体型差别是很大的。古生物学家根据化石进行外貌复原,它的外形和现在的海豚有几分相似,具有在水中保持身体平衡的鳍状肢和一条强壮的尾鳍,但鱼龙既不属于恐龙科又不是鱼科,它属于陆栖爬行动物,在漫长的岁月演化中回到海洋生活最终演化成鱼龙,这是一种海生爬行动物,进化过程和现在的鲸鱼相似。

古生物学家还分析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鱼龙的呼吸方式与现在的鲸鱼十分相似,都是用肺进行呼吸,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浮到水面上进行换气。

鱼龙家族最鼎盛的时期是在白垩纪,当时全球海洋几乎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在海洋中也是有自己的霸主地位,但事实上现在古生物学家依然没搞清楚它们具体的进化轨迹,对它们还是知之甚少,此次的化石发现也有助于研究人员进一步揭秘鱼龙这个种群的秘密。

作为海洋的一方霸主为何还是逃脱不了灭绝的命运呢?

现代科学界对于鱼龙灭绝的具体原因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比较传统的说法有两种:气候变化和到了后期鱼龙的演化速度有所减缓,所谓盛极必衰,任何一个物种都遵循着这个自然发展过程,鱼龙也不例外。





古生物学家发现,在白垩纪晚期,地球曾经出现过森诺曼期—土伦期大洋缺氧事件,导致了一次全球性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那段时期地球的气候非常不稳定,对于当时适应了温暖环境的生物来讲是难以适应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的,尤其是对大中型动物更是致命的伤害,这其中就包括鱼龙。种种迹象也表明,在那个时期,鱼龙放缓了进化的脚步,进化速度一旦赶不上全球大环境的变化速度,最终只有一个结果就是适者生存。





况且在白垩纪时期,优胜劣汰物种竞争也非常激烈,那个时期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物种繁多,鱼龙的天敌也大量出现,造成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一个物种演化速度一旦减缓,都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因此要适应地球环境不断的变化过程,生物只有无时无刻地进化,才能实现种族的延续发展。

那么有网友问,现在的海豚和鱼龙在外形看来计划一模一样,海豚会不会就是鱼龙的后代呢?

鱼龙长得和现在我们熟悉的海豚在外形上看几乎一模一样,在某些生活习性也一样,比如鱼龙也需要时不时的到海面进行换气,同样都是胎生,这简直就是海豚的翻版,那海豚真的是鱼龙的近亲后代吗?

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鱼龙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爬行动物,古生物学家认为它们的祖先和沧龙一样,两者都是由不同的蜥蜴在受限于陆地环境而被迫退回到海洋中生活,最后进化成了海洋的霸主。





甚至古生物学家也找到了海豚的祖先,应该是生活在陆地上的一种哺乳动物-巴基兽,这是一种外形更趋向于狗的陆地哺乳动物,完全不像蜥蜴,它们在进化过程中慢慢从陆地退到了海中生活,最后进化成海豚,因此鱼龙和海豚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动物,鱼龙已经在白垩纪彻底的从地球上消失了。对此各位看官认为现今还有活着的鱼龙后代吗?也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和我们进行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