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5月12日,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随行者除了外交团队,还有一支由丹麦风电、生物医药等领域企业高管组成的代表团。
拉斯穆森与我国外长王毅
这位北欧政客此行的公开行程显示,他将与中国外长王毅、商务部长王文涛探讨双边合作,但在首场会谈中,他却出人意料地将话题转向了台海局势,声称 “希望台海维持现状,避免单方面改变”。
法新社报道
要知道台湾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的底线,“维持现状”无疑是在给“台独”休养生息的机会,丹麦这位政客到底寓意何为?我国又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拉斯穆森的 “台海现状论” 看似突然,实则与一周前的一场政治互动密切相关。
2025年5月5日,台湾地区前领导人蔡英文以 “非官方身份” 抵达哥本哈根,受到丹麦议会部分议员的高调接待。
据丹麦《贝林时报》报道,蔡英文在与丹麦议员的闭门会谈中刻意渲染 “大陆军事威胁”,并感谢丹麦在 “国际空间” 给予台湾的支持。
更引人注目的是,丹麦议会外委会主席彼得・科菲德在陪同参观时公开宣称:“台湾与丹麦都是‘小而有韧性的民主政体’,应加强合作。”
丹麦议会
这种违反一中原则的互动,显然为拉斯穆森访华埋下伏笔。
中国外交部在蔡英文抵丹当日即发表声明,强调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
但拉斯穆森在与王毅会谈时仍以 “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为由,呼吁 “台海局势降温”,这种表面 “劝和”、实则为 “台独” 势力站台的姿态,也被视为为“北欧式双重标准”。
王毅外长提及格陵兰岛的回应,精准戳中丹麦的主权痛点。
作为丹麦自治领,格陵兰岛拥有 190 万平方公里土地,占全球未开发稀土资源的 38%,其西北海岸的图勒空军基地更是美军在北极的重要战略支点。
格陵兰岛
2019 年特朗普曾公开提议 “购买格陵兰岛”,虽遭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强硬拒绝,但美国对该岛的资源觊觎从未停止。
2024 年美国通用电气与格陵兰岛政府签署稀土开采备忘录,丹麦政府被迫以 “环保审查” 为由暂缓项目,暴露出其在美丹关系中的被动地位。
拉斯穆森访华的隐秘诉求,正是希望借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的话语权,对冲美国对格陵兰岛的渗透,据接近丹麦外交部的消息人士透露,丹方此前曾试探性询问中方对 “北极地区多边合作” 的立场。
而王毅此次明确表示 “中国尊重丹麦对格陵兰岛的主权权利”,但同时强调 “主权平等是国际关系的基石”,暗含 “丹麦需在台湾问题上克制” 的外交逻辑。
观察者网2025.05.15《王毅:中方在格陵兰问题上充分尊重丹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这种 “以主权换主权” 的博弈,展现出中国外交的精准拿捏,而除了政治投机,拉斯穆森此行更务实的目标是开拓中国市场。
丹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丹麦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12%,主要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农产品加征15%关税影响。该国最大企业马士基集团财报显示,其跨太平洋航线利润缩水21%,急需寻找替代市场。
此次随团来访的诺和诺德等企业,均将中国视为 “救命稻草”, 诺和诺德计划在华扩建胰岛素生产线,丹麦跨国工业巨头丹佛斯南京新工厂也刚启用。
但这种经济诉求与政治立场的矛盾,在会谈中暴露无遗。
当商务部长王文涛提及 “中丹自贸协定升级版谈判” 时,拉斯穆森竟再次将话题扯向 “人权议题”,试图用西方惯用的 “价值观外交” 为贸易谈判加码。
这种 “一边想赚中国钱、一边挑战中国核心利益” 的心态,简直是 “典型的投机主义”。
丹麦的这次外交试探,折射出西方小国在中美博弈中的典型困境。一方面,它们需要美国的安全承诺和市场准入,另一方面又不愿错失中国发展机遇,于是试图通过 “选边不站队” 的话术维持平衡。
然而中国外交部的强硬回应已经清楚表明,这种 “既要又要” 的投机策略已行不通。
丹麦外长的北京之行,本质上是试图用 “维持现状” 的空洞话术,换取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的模糊立场与经济合作的实质利益,但中国外交用 “格陵兰岛主权换台湾主权” 的对等逻辑,以及 “市场开放与核心利益捆绑” 的谈判策略,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
新时代的国际关系,不是靠巧言令色就能投机取巧,而是需要真正的相互尊重与务实合作。
对于丹麦这样的小国而言,或许该思考的不是如何在大国博弈中 “走钢丝”,而是尽早明白在主权问题上耍小聪明,终将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毕竟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任何忽视中国核心利益的外交表演,都将沦为国际舞台上的“悲剧”。
信息来源:
1.法国新闻社2025.05.19《丹麦要求中国在台湾海峡“保持克制"》
2.中时网2025.05.13《出访丹麦 蔡英文:台湾「坚持民主、维护安全」不退让》
3.观察者网2025.05.19《王毅:中方在格陵兰问题上充分尊重丹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4.金台资讯2025.05.20《王毅同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