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升级,法国连续4天发生骚乱,国宝图书馆被烧,俄嘲讽马克龙

马克龙上周还就“瓦格纳兵变”一事对俄罗斯指指点点,没想到转过头来国内却乱了。

事件的导火索很“美国”,源于一起警察暴力执法事件。

周二,也就是6月27日,在巴黎郊区的楠泰尔市,一名警察在截停一辆汽车时向驾驶员开枪,导致该名17岁的少年死亡。

死者名叫内尔,是一名黑人。警方的初步调查报告显示,案发时,内尔试图驾车撞击警察,警察出于自卫向其开枪。

但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真实并非如此。视频显示,内尔当时已经听令停在路边,但警察依然用枪指着他的头,并说:“子弹会打向你的头。”

“内尔事件”发生后很快在法国国内引发震动,先是楠泰尔市发生抗议示威活动,随后演变成全国性骚乱。

7月1日,法国连续第四天发生大规模骚乱事件,局势不但没有缓和,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根据法国政府公布的数据,警方目前已抽调4.5万名警察维持治安,但多个城市的骚乱仍在继续。

过去24小时内,法国全境共有2000多辆汽车被烧成废铁,多家百货商店、数码店、珠宝店被抢,甚至还有枪店被洗劫一空的情况发生。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100人被捕,300多名警察和消防员在骚乱中受伤。

在首都巴黎,警方已对香榭丽舍大街、协和广场附近的主干道进行封锁,并疏散了广场上的人群。期间,共有120人被警方逮捕。

在法国第二大城市马赛,情况似乎更加糟糕。

周五晚间,马赛旧港附近传出巨大的爆炸声,随后位于附近的图书馆被抗议者烧毁。该图书馆是马赛市最大的图书馆,其藏有大量珍贵文献资料,目前损失情况尚未公布。

此前,马克龙和法国内政部都呼吁民众保持冷静,不要参加骚乱活动,但随着局势愈演愈烈,法国政府的态度已经出现转变。

法国总理博尔已表示,政府正在考虑“一切方式”平息骚乱。她还强调,制造骚乱是不可容忍的,也没有任何借口,目前没有什么比确保社会稳定和国家团结更重要的。

值得一注意的是,就在一周前,马克龙曾公开表示,“瓦格纳”兵变事件暴露了俄罗斯的内部分歧,以及俄正规军和辅助部队的脆弱。

结果眼下法国却乱成了一锅粥,俄方怎能不借机回怼马克龙?

7月1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北约峰会下周将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她建议法国外交部将会议主题改成“法国国内分歧、法国军队和辅助部队的软弱”。

扎哈罗娃讽刺称,也许法国的盟友会向其提供帮助,例如贫铀武器,以帮助警察和执法人员免受民众的攻击。

最后,扎哈罗娃还一针见血地指出指出,俄罗斯正在和外部敌人斗争,而法国却在进行“内部斗争”,因此,法国在介入俄乌冲突之前,应该先处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法国全国性骚乱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内尔事件”的性质其实和美国的“弗洛伊德事件”类似,都是压垮社会脆弱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实上,法国的种族歧视和社会不平等问题一点不比美国少,针对少数族裔的警察暴力执法事件同样屡见不鲜。另外,法国社会历来有街头骚乱的传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查理周刊事件,到巴黎教师当街被斩首,再到今天的全国性骚乱事件,最近10年以来,法国社会的问题只增不减,且愈发严重。

去年,由于马克龙政府强推饱受争议的养老改革制度,导致法国全国爆发抗议活动,前后持续了数月之久。而现在,“内尔事件”所引发的全国性骚乱何时能够平息,还是个未知数。

但马克龙必须清楚,光靠镇压的方式,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的法国社会的深层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