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郑州市小升初,这些初中学校招生有变

5月30日,2022年郑州市小升初招生入学政策正式公布(含普通初中招生计划)。今年比对去年(即2021年),政策层面变化不大,但一部分初中学校招生变化很大,见下图:



如图所示,中原区今年停止招生的学校共计5所:其中公办1所,民办4所,分别有中原振华中学(原19中分校)、郑州市中原区黄冈学校、郑州市启智学校(原51中分校)、郑州中原外语实验学校,这4所民办学校属于不停止办学但今年停止招生的状态,所以今年就无需去关注它们了。

从新增学校来看,今年增加了两所公办初中,一所是新投建的郑州市第六十五中学),另一所是由民办初中(即中原一中实验学校,原民办五大top校之一)转变而来的公办初中(郑州市桐柏一中),这所学校往年作为民办热门校,在全郑州市的关注度很高,今年转公后,也是备受热议,比如划片范围、师资配置、和郑州一中的嫡系关系等等......目前一切未知,后续关注!

从招生规模上看,7所学校今年缩减招生名额(3所公办,4所民办),相比公办而言,民办招生规模缩减严重,比如中原领航实验学校(领航班全市领先,家长口碑热门学校),招生规模从往年的10个班一下子减到3个班,按照1班50个人的标配,招生规模从往年的500人一下子减到150人,民办生存空间岂不是硬生生被挤压?由此可见,当前的政策对民办初中的发展相当不利。

民办招生规模大幅缩减的同时,3所公办初中的招生规模在不断增加,分别是73中、16中、70中,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分配生名额会进一步变多,对这3所学校是极大利好。


相比中原区,二七区今年的变动更大。5所学校(3所公办,2所民办)停止招生。其中,两所民办同样属于停止招生不停止办学的情况,而对于停止招生的两所公办初中(102中和22中,可谓往年的零关注“菜中”),目前传闻停止招生的102中,校区将更名为兴华实验学校,师资将有兴华中学(原57中分校,二七热门民办校)和102中学两所学校组成,至于组合方式,配置情况,目前还暂不清楚。

同样地,22中传闻将更名为二七京广实验学校(原四中分校,往年小升初热门学校),对于强民办合并弱公办,这倒也不失为一种平衡教育资源的解决之道,至于具体如何实施合并,后续保持关注。

另外,今年新增的7所公办初中,5所都是由民转公而来,比如兴华中学、京广实验、树人外国语(原7中分校,二七热门民办)、实验外国语中学(外总分校,往年民办五大top校之一),这四所学校作为往年小升初热门民办,是面向全郑州市招生的,今年全部转公后,原则上招生范围限于二七区,是否真是二七孩子的一大利好呢?还得保持关注,看师资、配置等等。

此外,招生规模缩减的学校有4所(公办1所,民办3所),其中值得一说的是一中国际城中学(郑州一中教育集团国际城校区),这所学校今年缩减了2个班,招生计划为6个班,学校的鲲鹏班,一向热度很高。

与此同时,招生规模扩大的是清一色的公办初中,足足18所,可见当下的政策对公办有多利好!



金水区,今年有5所民办初中停止招生了,比如省实验文博(原省实验分校,往年民办五大top校之一)、硕爵学校(原九中分校,热门民办)、思贤学校(原47中分校,热门民办)、为民中学(原11中分校,热门民办)

其中为民中学,今年已经由民办初中直接"回归”郑州市第十一中初级中学,为民尚如此,对于完中学校而言,政策风向已变,曾经盛极一时的公转民时代已不再,文博、硕爵、思贤大抵也有可能会这样,重新回归自己完中的初中部。

新增学校,除了由为民中学转公而来的郑州市第十一中初级中学外,还有金水区外国语中学,这所学校被外界赋予的“光环”很耀眼,真正的实力还需要等待时间去验证。

最后,招生规模上,2所学校增加,3所学校减少。



管城区,数据显示今年停止招生的公办学校有两所,紫荆中学和管城外国语长青路校区,但事实上,紫荆中学更名为第四十三初级中学,管城外国语长青路校区大抵是合并到管城外国语(“管外”)本部了,因为“管外”今年招生计划一下子扩增了6个班。

不得不说,管城区备受关注的民办初中豫翔实验学校(原3中分校,热门民办)今年停止招生了,同样也是停止招生不停止办学的状态。

招生规模上,招生计划增加的有4所公办,减少的有两所学校,一所公办一所民办。



惠济区,今年停止招生的是星源实验学校,同样属于停止招生不停止办学状态。新增学校有4所,3所新公办,1所由民办转公而来,即省实验英才中学(纯正省实验血统、热门学校),转公后的英才是否会依然承系省实验“血统”,坐拥省实验师资阵容,一切尚都未知。

招生规模上,招生增加的有两所公办,招生缩减的有5所,2所公办,3所民办。



高新区,今年1所公办初中停止招生,但新增了8所新公办初中。另外,在招生规模上,2所公办初中缩减招生,4所扩招。

对于民办初中而言,郑中国际学校(郑州中学分校,民办热门学校)、枫杨外国语学校(外语系,小升初五大top校之一)表现为小幅缩减,但朗悦慧外国语中学(民办热门学校)因为就近划片班由4个增加到6个,导致今年的实际招生计划仅为5个班,直接缩减了3个班。



郑东新区,今年新增一所新公办初中。从招生计划来看,3所公办初中招生规模扩增,同时8所学校招生规模缩减。



经开区,两所民办初中今年停止招生,同样属于停止招生不停止办学的状态。另外,招生计划增加的有3所公办初中,尤其是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今年扩增了一倍,扩增幅度非常大,另有一所公办初中缩减招生规模。



航空港区,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1所民办初中停止招生,也是属于停止招生不停止办学的状态。同时今年新增新公办初中两所。

另外从招生计划来看,招生计划增加的学校有1所公办初中,招生缩减的有1所公办和3所民办,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河南省实验学校裕鸿国际学校(省实验体系,高规格学校)今年缩减招生很厉害,从去年的6个班直接减至1个班。


通过以上对于各个区招生计划(去年、今年)的对比,发现以下几点突出特征:

1、随着一部分热门民办停止招生,及一部分热门民办转为公办,今年真正值得家长及孩子可选的优质民办越来越少,中原领航实验学校、绿地爱华学校、一中国际城学校、一八、新奇、郑北一中、郑中国际、朗悦慧、枫杨这9所将会成为今年择校民办的热门之选。

2、兴华与102中、京广实验与22中,对于强民办和弱公办的合并具体该如何实施,原本划片102中、22中的家长应该最为关心,既然要弱校挂上强校的校牌,那就不应该只是换个“壳子”,而要让弱校从外向内实现真正地“焕然一新”,被赋予强校基因,实现真正变强,少些渣渣校,多些优质校,这也是郑州市要实现“让孩子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愿景目标。

3、一些热门民办(桐柏一中、兴华中学、京广实验、实验外国语、树人外国语、英才、为民中学、英才中学)转为公办后,学校的划片范围界定,以及这些学校的师资、资源配置,这些肯定是备受家长关注的事情。

4、整体而言,当下的政策对民办初中发展越来越不利,一方面压缩其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实行严格锁区限制,不断压缩民办初中的“生存空间”,说白了就是倒逼着民转公,不转就让其停招dengsi。

5、对老百姓而言,无论公办初中,还是民办初中,只要用心做教育的都应该被平等对待,鼓励多元发展,公平竞争,百花齐放......实际上,现如今郑州市各个区的公办初中发展依然很不平衡,真正受到家长关注的学校寥寥无几,划片不到优质公办初中的家长和孩子唯一的选择就是择校民办,所以还请不要大幅度地缩减目前仅剩的那些优质民办初中的招生名额。

6、好的政策永远不会是“一刀切”的,总是包容的、利他的。

【严正声明:以上招生计划的数据源自郑州教育信息网,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写出来只为分享、交流,如果个人认知有误,欢迎大家指正,不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