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姑娘“吐槽”中国制造,记者现场反问,姑娘当即低头道歉

前不久,一位日本姑娘对某节目的街访记者表示,她自己只吃日本生产制作的食物,凡是包装上写着“中国”的坚决不碰。然而尴尬的是,当记者问起她衣服的产地时,姑娘险些当场石化因为上面写着中国制造四个大字。随后,这位姑娘也当即就自己对中国的误解,表示了道歉。

中国在改革开放至今的数十年间,阔步向前,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业总产出早在2005年就超越了德国,随后在2008年超越日本,2010年领先美国。截至2016年,中国制造业实际增加值达到2000年的7倍,全球制造业总产出占比可达30.9%之高。

据印媒《印度斯坦时报》援引的一份由8973名印度国内消费者参与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占比高达83%的印度消费者更青睐购买中国产品,印度消费者认为中国产品拥有价格和质量上的双重优势,而这是印度制造业生产的商品所无法替代的。

与此同时,美国广大消费者群体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制造。据BWC中文网消息称,美国海关经纪人和货代协会负责人表示:当前,美国各地仓库都处于创纪录的状态,而该现象的背后,是美国超25万个仓库大幅囤积各类中国造商品,其中涵盖微波炉,吸尘器,过滤器,泳装,家具等生活方方面面的器具。

除民用领域,众多高精尖科技,军事产品领域的追超,也让之前受尽嘲讽的“中国制造”开始向着中国创造转变,而这些迅猛的变化,让海外国家心生疑惑,中国究竟得到了什么“神器技能”竟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复苏并再次跻身于世界潮头?对此,某日本专家分析认为答案是: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太强。

不过,总体而言,中国众多产品的质量还和德国此类国家的水准存在差距。因此当前重要的是要做到实事求是,稳中求进。在注重客观质量的同时,也要提升感知质量。感知质量需要通过客观质量加上品牌来共同塑造。而,品牌塑造仍然是中国企业的一个显著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