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法师:他18岁出家,死后坚持坐缸,5年后成为肉身菩萨

慈航法师,1895年出生在福建省建宁县,俗姓艾,字彦才,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曾跟随父亲在私塾读书7年,母亲是一位善良贤淑的女子,不幸的是,在他十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两年之后,父亲也相继离世,虽然有一弟弟,但却早年夭折,一个家里只剩下慈航法师一人。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而言,短短三年之内,家庭遭遇如此变故,最爱的亲人相继离世,幼小的心灵怎堪承受?哎,苦命的孩子!

孑然一身的慈航法师,随后被外婆接回,送到舅舅家做学徒,舅舅是一个裁缝,开了一家制衣店,经常给寺院的僧人做一些衣服,然后让慈航法师给送去,经常出入寺院,法师被寺院清幽的环境、阵阵的梵音所陶醉,尤其他看到那些僧人穿着一身纳衣,感觉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衣服,他还经常和僧人聊天,每次都相谈甚欢,他幼小心灵承受的那些生命之痛,在僧人佛法甘露的滋润下,慢慢开出了菩提之花,他喜欢上了寺院,更爱上了那一身纳衣,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一天,法师在寺院送完衣服之后,然后沿着崎岖的山路往回走,走到中途时,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顷刻间大雨倾盆而下,没有带任何雨具的法师,赶紧拼命往回跑,突然,脚一滑,整个人从山崖滑落,立马昏死了过去。他在恍惚迷离间,看到弥勒菩萨从天而降,然后来到他身边,蹲下来,轻轻地在他身上拍了三下,随后化作一缕青烟隐去不见。这时,法师猛地睁开眼,试着扭动身子,竟然全身没有一点疼痛,环顾四周,在狂风暴雨的肆虐下,胳膊粗的树枝都摔落断裂,法师虔诚感念弥勒菩萨的救助,从此也更加坚定了他出家的想法。

1912年,18岁的他,辞别外婆和舅舅,只身一人来到峨眉峰庆云寺,拜自忠和尚为师,在其座下剃度出家,法名慈航。第二年秋天,他又来到九江能仁寺受具足戒,受戒之后的慈航法师,为了亲近诸位前辈大德,他开始了云游行脚,他先后来到九华山普陀山、栖霞山、开元寺、高旻寺等天下名道场,参拜了谛闲法师、圆瑛法师等前辈大德,对佛法义理渐渐了悟。

慈航法师一生大度能容,乐善好施。曾在九江能仁寺时,同住还有一位出家人,但这位出家人俗念未断,贪欲炽盛,不仅经常欺负他,而且还有一些小偷小摸的习性。一次,善信供养了法师70银元,回去之后,法师随手就放在了衣钵包里,第二天醒来发现,却只剩下20块银元了,法师知道是谁干的,毕竟室内只有两个人,但法师却没有揭穿,而是又给了他15块银元,希望他好好反省忏悔。

1943年,法师在马来西亚弘法,期间一位大居士给了他很大一笔供养,这位居士一走,法师就把这些供养分给了当地的师生和员工,这位大居士得知后,对法师说:法师呀,这是供养给您的,您怎么全给了别人了。法师笑着说:你供养给我的,我当然有支配权,这是我替你做功德。法师一生严持戒律,从未有积蓄钱财的习惯,对于善信居士的供养,法师从来都是左手接过来,右手又布施了出去。

1948年,法师应邀赴我国台湾弘法,他将弥勒内院改为台湾佛学教学中心,培育了大量的僧才,为台湾的佛教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1953年年底,法师感觉世缘已尽,就对自己的弟子们说:我的色身已坏,世缘已尽,最迟明年四月走,走后请将我的身体坐缸,开缸时如若坏掉,就此埋了就行;如果尸身未腐,请金装放在寺内。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年的农历四月初四,法师以脑溢血圆寂。

圆寂后,弟子们将法师肉身安放于缸内,放在后山基塔内,五年之后开缸,发现肉身不坏,头发和眉毛长出稍许,面呈紫色,嘴唇还有弹性,法师成就了,于是弟子们将肉身装金供奉于弥勒内院,成为台湾第一尊肉身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