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巾帼有力量丨她们是中山公安“最美巾帼”

陈聪娣

陈聪娣,现任中山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三中队一级警员。2018年12月,参加广东省公安特警冬季比武,荣获全省冬季比武“勇士奖”,荣立个人三等功;2019年,参加省公安厅组织的夏季大练兵,被评为先进个人,荣获个人嘉奖。



春节期间,刚回到云南保山家乡不到一天的她,就匆匆与家人离别,赶回中山,投身到抗疫一线。2020年1月30日,陈聪娣被安排到古镇高速公路外海大桥卡点,主要负责查验车辆工作。

为了照顾身体虚弱的女队员,陈聪娣经常和值夜班、通宵班的女队员换班,把熬夜的班次留给自己,让体弱的女队员得到充分休息;深夜天气寒冷,有女队员忘带厚的保暖衣服,她把自己的多功能服让给其他队员。

除了设卡查车,她还兼任古镇卡点的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古镇卡点110多人用餐有保障;晚上,汇总登记每天的执勤数据,将一天的查验车辆数、人员信息数据、执勤情况等向防疫指挥部汇报;社会各界捐赠的防疫物资、支队下发的慰问品,她都做好记录备案,协调好队员来分发派送;查车任务中途有换岗轮休,她主动放弃轮休机会,一直坚守在执勤一线,连续21天奋战在抗疫执勤一线。

陈聪娣曾在武警四川总队女子特警队服役五年,擒拿格斗、散打倒功、攀登索降等均能熟练掌握。2018年12月,陈聪娣参加了广东省公安特警冬训练兵比武,为备战三公里山地武装奔袭科目,她提前3个月开始储备体能,每次长跑训练都负重30斤沙袋,克服天气寒冷、身体伤病等不利因素,最后,陈聪娣成为21个地市中唯一一个能全程扛弹药箱并跑完全程的女特警队员,并且完赛成绩超越了男特警,为中山特警比武团体总分第二名争取关键分数。


孙丹

孙丹,现任中山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四大队大队长。从警14年,孙丹以一腔热血燃起了网络正能量的熊熊烈火,先后荣获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两次、个人嘉奖五次。


网络警察是公安队伍中的“朝阳警种”,这里虽然没有现实办案中的“刀光剑影”,却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孙丹在无数个夜以继日的摸爬滚打中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工作经验:要树立“智情预警、精密维稳”的意识,更要找准“前端精准预警”的任务定位。


2018年,孙丹牵头侦办一起部督专案中,她勇挑重担、靠前指挥,带领参战民警深挖扩线、多措并举,明确侦察思路、确定主攻方向,为该案的成功告破发挥关键性作用。在技术领域的勇毅笃行是她攻坚克难的法宝,在事业上的执着与追求是她职业形象的诠释与体现。



工作中的孙丹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孙丹主动请缨,每天在设卡点一站便是6个小时。设卡之余,孙丹还带领办案民警投入到工作中去。她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技术优势,有效净化了网络空间环境。疫情期间,孙丹参与梳理分析涉及传播疫情谣言、网上诈骗“口罩款”等案件线索79条、协助抓捕107人。


苏燕英

苏燕英,现为中山市看守所后勤大队雇员。苏燕英参加工作近17年来,在看守所多个岗位都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多面手”和担当者,先后荣获“优秀雇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苏燕英春节前因车祸造成脑震荡和腰椎损伤,不能长时间站立,医生开了一个月需要在家休养调理的证明给她。然而疫情当前,苏燕英主动要求回归岗位。就像她自己所说的:“越是这个时候,作为一名党员越是应该冲锋在前。”

苏燕英所在电算化岗位主要负责看守所在押人员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及食品的统计和派发工作,是监区安全和稳定必不可少的后勤保障。作为电算化岗位的组长,疫情防控期间,苏燕英以身作则带领同事们加班加点,争取在每天的结算周期之内,“零差错”将全所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安全地派发到在押人员手中。这一天的工作下来,苏燕英的腰椎已是疼痛难忍。监所疫情防控以来,苏燕英所在部门既出色完成监所全体在押人员日常生活必须品的供给,又确保所有物品安全进入监区,为确保监所的安全把好关键的关卡。

苏燕英的丈夫谢维智也是看守所民警,虽然夫妻同在看守所封闭执勤工作,由于工作繁忙,经常只能打个照面又各自忙碌工作,通常只有在夜幕降临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夫妻俩各自隔着几十米遥望相对,捧着盒饭,视频聊聊家里的事情。3月2日是他们结婚19周年纪念日,同在抗疫战场,成了他们最特殊最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刘露婵

刘露婵,26岁,南区公安分局辅警。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主要协助分局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

“口罩每人1天1个,消毒液按需领取”。

这段时间,刘露婵拿着物资登记本,穿梭在分局物资仓库和办公室之间,挨个记录防护物资的发放情况。防护物资是战斗中消耗最多的“子弹”,区办事处调配分发的“每一块子弹”都要用在“刀刃”上,刘露婵每天仔细做好进出库登记,每日清点。也有个别同事不理解她的工作,说她为一点物资斤斤计较,说她是“铁公鸡”。刘露婵总是笑嘻嘻地说“大家理解一下,我们的物质库存确实不多,都是定量领取、按需发放的。”

刘露婵为了使消毒水和酒精能合理分发,逐个办公室挨个去讨废弃空瓶子,用来分装消毒水和酒精,保证所有部门均有消毒物资可用。由于84消毒水和75%浓度的酒精使用不当会造成安全隐患,刘露婵还细心地想到要贴标签在瓶子上,注明用法、标注容量和注意事项,分发时再次叮嘱领取人员回去要按照说明来使用及存放。

作为分局后勤保障工作人员,除了做好防护物资的保障工作外,还有日常各种繁杂琐碎的后勤工作。由于上班时间要处理的琐碎工作太多了,刘露婵往往要等下班以后才能安安静静的坐在办公桌面前整理常规工作,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情。

或许没有冲锋一线的闪光瞬间,也没有立功受奖的高光时刻,刘露婵用不怕苦、不服输、任劳任怨的精神面貌,使新时代公安女辅警的光辉绽放在疫情防控的“一线”。


黄结瑜

黄结瑜,现在是石岐区公安分局岐江派出所一名文职辅警。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参加派出所日常值班,并协助派出所刑侦组、社区组、治安组开展各项工作。

石岐区分局岐江所档案室被评为“广东省特级管理等级”,现库存档案共45000多卷件。黄结瑜结合单位实际,总结摸索出一套务实、高效、优质的工作方法。

当初建立档案室时,黄结瑜每天加班加点,将一堆堆破烂发霉的材料经过亲手整理,重新让它们变成了整洁如新的材料,面对自己的“成就”,莫名的一股自豪由心而生,也就是从那时起,黄结瑜喜欢上了档案管理工作,并且一干就是整整21年。21年来,她亲手整理汇总的案卷、文书、资料已摆满了整整60平方米的档案库房。

2020年春节期间,因抗疫需要,黄结瑜按照要求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加班加点协助派出所、社区排查辖区疫情人员。而丈夫也战斗在抗疫一线,家中上小学的女儿只能送回外公家代为照顾,她只能在工作之余和女儿通通电话,问问情况。尽管这样,女儿对爸爸妈妈都是抗疫先锋感到非常光荣,孩子在电话里头懂事地说:“爸爸妈妈,我想你们啦,请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看到孩子这么懂事,黄结瑜每每在这个时刻都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欣慰。

抗疫一线


来源:中山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