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虽然台湾地区的新冠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但是他们已然躺平,逐渐放松了防疫政策,也在商议着松绑“口罩令”。近日,被岛内民众所关注的口罩松绑政策有了确切的时间。
(王必胜在节目中预告将在12月初实施第1阶段口罩松绑措施)
据环球网援引岛内媒体23日报道,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王必胜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将在12月初实行第一阶段的口罩松绑措施,到那时除了室外的拥挤场所外,均可不戴口罩,但在室内还需戴好口罩。至于第二阶段何时放开,时间还无法确定。
王必胜称,相比于某些国家和地区来说,台湾地区民众的口罩遵从度比较高,但“(口罩规范)一定会越来越松,总不能一直戴下去”。
根据岛内的情况来看,他们松绑口罩的评估要素主要有三个,如果能够达到条件,即可在非拥挤的室外不戴口罩。
第一个评估要素是确诊情况,王必胜表示,新冠病毒变异株BA.5从8月流行到现在,已经过了高峰期,甚至降低到4月底的标准,而且相较于10月份每天新增的数万确诊人数,目前已经逐渐降低到单日新增一万多,疫情减缓。
第二个评估要素是医疗量能,也可以理解为医疗资源的承受能力。口罩可以帮助不少民众预防感染,一旦松绑口罩,或多或少会出现疫情反弹,而医疗资源是否能支撑反弹很重要。如果医疗资源可以保证反弹后民众正常就医,即可满足标准。
第三个评估要素是包括冬季的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比如流感等在内,如果条件允许,就会实施第一阶段的口罩松绑措施。
(第一步是非拥挤的户外可以戴口罩)
目前台湾地区考虑用三个阶段解除“口罩令”,第一阶段是“室外不戴、室内戴”,对于室外很拥挤的场合如跨年还是要实行防疫和正常生活的平衡。12月初如果情况不变,会先开放室外免戴口罩,这是第1步。
至于第2步,则是规定特殊的室内一定要戴口罩,例如大众运输、医院、福利场所等。 王必胜表示,医院有脆弱族群,一定要戴口罩,需要思考周全。第二阶段的实施要看疫情的发展,冬季的传染病较多,可能会稍微晚一点。
最后第3步以“仅建议戴口罩”为原则,也就是不强制民众戴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松绑“口罩令”的行为甚至让岛内一些民众认为不戴口罩将是新冠疫情结束的标志,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台湾地区放松口罩令的因素很多,参考美国之前,由于中期选举将近,急需营造出一种“疫情好转”的假象,在这种背景下,松绑口罩与疫情防控无关,而是与政治有关。岛内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数量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是想要新冠疫情彻底结束需要等到死亡率低于万分之十,而台湾地区新冠死亡率约万分之十七,仍高于流感的死亡率,因此松绑口罩措施并不代表新冠疫情的终结。
(戴口罩的台湾民众)
台大医院儿科医师李秉颖也表示,松绑室外免戴口罩规定,不代表新冠肺炎已走到终点,只是走到另一个阶段而已,新冠疫情完全结束的条件是新冠病毒引发的重症率低于流感,但现在社区流行的状况还未达到这个标准,提醒岛内民众仍要小心防疫。
新冠疫情肆虐至今,大家也确实已经疲乏了,这是一场长期的斗争,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在这近3年时间内,人们也已经形成了戴口罩的习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彻底摆脱口罩的那天,新冠疫情也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