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数绝地反击,科技股成反弹急先锋

2月4日三大指数集体绝地反击,全线走强。截至收盘,沪指收于2783.2点,上涨1.34%;中小板收于6669.46点,涨3.67%;创业板收于1882.69点涨4.84%。两市合计成交超过9000亿元,行业板块涨跌互现,医药与科技类股票涨幅居前。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79.87亿元。分析认为,这是预料之中的“超跌反弹”行情,包括两日投放1.72万亿元的流动性等救市政策起到作用,抄底资金也反映了对中国经济形势的乐观态度。对于后市,机构认为,疫情冲击影响市场节奏,但不改变A股中长期走势,修复行情将逐步展开。

五因素主导反弹行情,北上资金持续流入

2月4日,整体来看两市情绪明显好转,超百股涨停,赚钱效应增强。疫情直接受益的医药股稳步走强,当天医药板块222只个股181只翻红,22只个股涨停,间接受益的云办公和在线教育较为活跃。

行业涨幅榜上医疗行业、医药制造、保险、文教体闲、银行、软件服务涨幅居前;跌幅榜上旅游酒店、园林工程、装修装饰、国际贸易、交运物流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超级真菌、口罩、医疗器械、在线教育、生物疫苗概念涨幅居前。

昆仑健康保险资产管理中心首席分析师张玮认为这是预料中的“超跌反弹”行情。“从近两日的涨跌幅比较来看,市场信心尚在建立中。”

天信投顾认为,2月4日行情受五种因素主导,一是包括两个交易日投放了1.7万亿的流动性救市策略稳定了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二是2月3日市场无论好坏均被闷杀,2月4日开启了临时的全面自救行动;三是2月3日的大幅低开使得技术形态上出现极为严重的技术背离,反抽是对技术指标的一种收敛行为;四是受益的品种逐步被挖掘,带动人气的回升;第五,北上资金的连续抄底,显示对A股中长期的信心。

除了医药之外,部分科技股也成为了反弹的急先锋,错杀的绩优科技股和特斯拉产业链成为抄底资金狙击的对象,成功激活盘面。广州万隆分析认为,一方面机构此前扎堆于该方向,有迫切的运作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疫情对科技股的冲击不大,不少轻资产的互联网、软件企业已经复工,或者组织员工在家远程办公,并未过于影响订单进度;再加之政策鼓励科技发展的总基调始终未变。多重因素推动之下,科技股这条主线仍然是当前投资者应该关注的重心方向。

两个交易日以来,北上资金持续大量流入,两个交易日合计约280亿的净流入。对此,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表示,这意味着海外观点整体认为,中国在控制疫情方面的措施是有力的,对疫情进展相对乐观。也反映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形势保持乐观。

机构掀起“自购潮”,修复行情逐步展开

2月4日值得关注的是,投资机构掀起“自购潮”的行为,截至发稿时,已有10多家基金公司及资管公司宣布运用自由资金购买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其中,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安基金的自购金额分别为3亿元、2亿元、1亿元,其余多家机构的自购金额在千万元级别不等。

华安基金相关人士表示,自购的决定基于看好旗下基金产品的中长期投资价值。疫情对经济会产生一次性冲击,但是不改变中长期的经济趋势,不改变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的总基调。经济结构转型、资本市场改革的红利仍将在A股市场逐步释放。对好的公司、行业来说,目前的调整正是一次好的买入机会。

疫情冲击影响市场节奏,但不改变A股中期小康牛的趋势和结构的观点得到认可。中信证券指出,正面因素逐步显现,黄金坑的坑底已现,可以开始积极配置。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A股市场目前面临着因新冠病毒疫情预期恶化阶段所形成的“黄金坑”,而后续疫情预期得到稳定和改善是必然,因此当前需要考虑的是把握战略性买点。“修复行情将逐步展开,首先应该关注短期基本面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公司,其次关注短期基本面受疫情影响但考察年度业绩受疫情较小的公司,最后关注跌幅较大的年度业绩受疫情影响的其他各行业龙头优质公司。”

天风证券表示,科技产业趋势是2020年最重要的主线,具体的配置行业,除了消费电子外,还包括新能源车、光伏、面板、传媒等。

昆仑健康保险资产管理中心首席分析师张玮认为,在操作策略上,可以考虑周一开盘“抗跌”的个股,尤其是北上资金逆向大幅流入的个股;科技类等市场一致预期的行业;支撑GDP的“主心骨”等行业存在投资机会;“宅经济”等。

【记者】黎华联 张艳

【作者】 黎华联

【来源】 289财经热点南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