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湖畔的鲤鱼跳龙门雕塑。
“扬帆万里 ‘纸’争潮汐”,进入美丽的金秋,新的翔安澳头文化艺术季,将给您带来怎样奇妙的体验呢?
这里有最北欧的造纸方式和艺术理念,也有最厦门的美味海鲜,还有最原生态的渔港风光,今天起到周日,您可体验北欧的造纸艺术,学习蔬菜纸制作,还可品尝地道的澳头海鲜美食。相约澳头,来一场视觉和味觉都独到的“一日之旅”吧!
文/记者 林珊 龚小莞 图/刘东华 洪丰余
赏美景听故事
看看300多年前的石雕
欣赏新加坡侨领的私宅
本周六,本报将带领数十名小记者到翔安澳头参加文化季之“扬帆万里 ‘纸’争潮汐”系列活动,到澳头听历史、逛展览、吃海鲜、画美景。
澳头有很多闽南古厝,每一座背后都有独特的故事。活动当天,我们将邀请澳头本土居民、80岁高龄的苏圻天老人以及村干部李晨,为大家讲解澳头的故事。带大家看一看旅居新加坡侨领蒋骥甫1934年兴建的私宅“我素庐”,讲一讲双狮巷双狮的来历、蒋苏两大家族的故事。
走在乡间的石板路上,欣赏沿途具有历史味道的闽南古厝。在玉鳌园,会看到一块“奇石”,据说曾经会发光;在妈祖庙,可以欣赏到1621年兴建的石雕、石柱;还有澳头哨所,厦门为数不多的女兵哨所……
周六,新店三笔文化展、卡车司机油画展等也将为市民开放。新店三笔文化展位于澳头社区上苏的澳头文化大院,卡车司机油画展在原澳头小学,即澳头社区居委会的隔壁,每一幅画、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独特的故事。
体验造纸艺术
从瑞典空运造纸设备
艺术家教您纸艺创作
为提高活动的互动性,活动方特别委托瑞典艺术家悠丽思(Hjordis Tegsell)从瑞典空运来课程所需的纸浆制造设备,并邀请她与她的中国学生——青年艺术家杨苗、吴桐共同完成授课(双语)。希望把最北欧的造纸方式和艺术理念,传授给厦门的爱好者,让大家在了解造纸工艺的过程中,重新认识纸,认识纸浆的独特性,学会探索纸浆在生活和艺术中运用发展的可能性。
造纸工作坊于今日启动,艺术家将在展厅内演示纸艺术的制作工艺和艺术创意,想要现场参与工作坊的朋友,可以提前预约或现场报名参与互动,由瑞典艺术家悠丽思引导的工作坊将持续至11月13日。后续课程将由青年艺术家吴桐、杨苗持续推新,内容各不相同,如旧物环保纤维纸、自然系蔬菜纸制作等。想了解更多纸艺课程的活动资讯,请关注“瑞典中国文化交流中心”公众号。
由于材料有限,如有想参与者,需现场向策展方交50元的体验费用。
活动详情可致电咨询,电话:13606912984(苏姗)、18750921083(柯菁菁),或关注微信公众号S-CCEC(扫描右边二维码),跟踪最新动态。
品味海鲜美食
呼吸着海风的味道 老厝里享用本港佳肴
■澳头餐馆的海鲜美食很受食客们的青睐。
听完故事,逛完展览是不是有点饿了?那么,一起坐在老厝里享用地道美食吧!在澳头有很多老店,如圆月渔村海鲜老店、澳头海鲜馆、663海鲜馆等。这些海鲜馆都将在澳头文化艺术季上,用最地道的海鲜招待客人。那么,各店又有什么特色菜呢?让我们一睹为快。
目前正值澳头、欧厝沿海头水紫菜上市的季节,鲜嫩的紫菜用于自家煮食,或者送亲朋好友,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另外,还可以从“讨小海”的渔民手上,买到不少“海货”。
圆月渔村海鲜老店
夫妻名字命名的海鲜店
主厨曾是大酒店的厨师
他叫马砍圆,她叫陈秋月,他们的夫妻店以前叫“海鲜老店”,后来为了工商注册,各取两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名为“圆月渔村海鲜老店”。地瓜粉条、椰丝海鲜卷、椰丝咸蛋卷、清蒸虾蛄排、玉麒麟(蒸石斑鱼)等,是店里的招牌菜。椰丝海鲜卷、椰丝咸蛋卷是纯手工的,采用新鲜的虾仁,咸蛋也是自己腌的。
店里的主厨是老板马坎圆,他从17岁起就在厦门宾馆等酒店当厨师,后来出来自己开店,29年来一直不离老本行。夫妻俩很注重货源,店里的海鲜几乎都购自欧厝码头,是渔民刚捕捉上岸的。
澳头海鲜馆
从“一鱼两吃”到煎鱼
常创新迎合顾客口味
澳头海鲜馆的位置不显眼,但名声可是响当当的。2005年,蒋东星和王晓萍开起了夫妻店,11年来店里的招牌菜不断创新,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
顾客到店里,最爱点的就是海鱼,清蒸、焖鱼等都是常规做法,久而久之顾客也会吃腻。夫妻俩与厨师研究,创新出招牌菜“一鱼两吃”:针对海鱼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烹饪方法,或红焖或干煎,或做面或做汤。
顾客吃腻了“一鱼两吃”,于是蒋东星就干脆主打煎鱼。别看菜名简单,但菜品味道确实鲜美。先将切好的姜丝、葱花等倒入锅中加热,再将龙胆石斑鱼切片,倒入干煎,吃起来外焦里嫩,格外香甜。
663海鲜馆
“土煮海鲜”原汁原味
食客赞“大餐的料足”
在澳头,一家名为663的海鲜店,店面是一栋老房子,并不起眼,可暗含“玄机”,在店面的后面有一栋新房,里面可摆几十桌。以“土煮海鲜”而闻名的663,一到周末,车辆在店外排起长队,经常是一位难求。
除了招牌菜煎蟹外,海鲜卤面、紫菜煲等都是663的招牌菜。老板娘洪宣传说,现在是新鲜紫菜上市的季节,每天都有新鲜紫菜送到店里,加入新鲜的海蛎,做成紫菜海蛎煲。
“老板娘很热情,大餐的料绝对足。”顾客胡先生说。
六合居海鲜食府
曾祖母留下秘制配方
特色药膳“吃”出文化
100多年前,一名状元从澳头经过 ,不小心患了风寒。他在当地的“生熟药材铺”抓药服用后,很快就康复了。状元留下字画,感谢药铺的救治。这家药铺的主人就是六合居海鲜食府老板蒋海塘的曾祖母。如今,六合居也以药膳闻名。
六合居的招牌菜是“捞汁螺片”, 是独家原创菜品。厨师选用肉质较嫩的旺螺作为材料,切片白灼后配上多种蔬菜再浇汁,本港海鲜的鲜味和秘方调配的酱汁相结合,让这道菜品口感清脆、回味无穷。
大厝宅海鲜馆
穿过“花廊”去就餐
尝一尝滋补野生海鲜
大厝宅海鲜馆同样以闽南古厝改建而成,门口还修起一条“花廊”。每到三角梅盛开的季节,顾客从花廊走过,就像是穿过一个“花花世界 ”。大厝宅也凭借就餐环境,成为吃货们的选择。
这家店的菜品以鲜美、滋补著称,野生虾、超大竹蛏不经过太多的加工,就是要让顾客尝到鲜甜的肉质。添加了当归、枸杞、党参、黄芪的鳗鱼龙骨汤滋补养颜,深受顾客的喜爱。
现场采访写生
40名小记者现场写生
作品有望在晚报发表
美丽的澳头会让你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相机,定格美景。在湖边的长廊环视周围,静谧的湖面、艳丽的三角梅、新时代魅力乡村,总有一处让你忍不住想要画下来。为此,本报将带领40名小记者现场写生,活动结束后,小朋友的绘画、摄影、习作等作品,将有机会在厦门晚报《教育周报》小记者版上发表。
需要提醒的是,已收到报名成功的小记者,请于指定时间、地点统一乘车前往,统一用餐。没报上名的小记者,可由家长带领自行前往,自己解决午餐。
【专访】
纯手工,用水和纸制作所有作品
纸艺大师悠丽思将传授一整套制纸流程
■悠丽思(左)展示造纸技艺。
■悠丽思的作品
记者 龚小莞
瑞典艺术家悠丽思从事纸的艺术已经30多年。“纸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创造出来的,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我觉得纸艺术是非常特殊的艺术形式,完全可以手工制作,我用了很多心思在上面,慢慢走到现在。”她说,她只用水和纸做所有作品,没有用任何的胶等添加剂,只想呈现纸最天然的样子。
很多作品的灵感来自中国体验 尝试新的创作方式
悠丽思去年第一次到厦门,受邀参加第一届艺术厦门展览,对厦门印象深刻,带来参加展览的作品也广受好评。这次受到策展人的邀请后,她专门到工作室挑选作品。“我对中国的古老文明非常感兴趣,这次是在老房子里面,更加令人期待。我希望让老房子的环境和纸作品做一个很好的结合。我之前在内蒙古授课一段时间,这次我的学生也带着他们的作品来参加展览。”
虽然用的是欧洲的材料或者技法,但她深受中国文明的影响,很多作品的灵感来自中国故事、音乐,或者参观某一处中国的老建筑的发现。在中国的很多经历都给了她启发,让她把各种经历加以运用,变成一些元素融入纸的作品中。她非常开心地看到,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却不太被注意的纸,可以做出不同的样子,变成真正的艺术品,而不只是日常生活的媒介。
悠丽思总是在不同的尝试中吸取到新的方式,之前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工作室给学生上课时,她自己做纸作品,用的是非常传统的欧洲做法,画框钉上很细的网,做成筛子,这种方式非常方便。但是那里的学生没法拿到那么多材料,就直接放在窗户上。她发现这也是另一种方法,颠覆了传统的做法,是非常好的尝试,回去后她也用这样的新方式做了一些作品。
看到很简单的纸变得奇妙无穷 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悠丽思说,现在有非常多的机器和技术可以生产纸,可是当我们回归最原始的方法去做,会体会到其中的美好。“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有一些传统的东西不能被忘记,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想放弃,还要继续做纸的事业,坚持传统的观念。艺术也是永存的,我想用艺术作为载体,把传统纸的观念带回到现代的生活中。”
这次开设体验课程,悠丽思将教给体验者一整套流程,让他们尝试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纸作品,包括从挑选材料、参与制作到最后晒干。她专门从国外带来一台设备,能够将布之类的所有带纤维的东西打成浆,然后用自制的筛子抄纸,把纸浆均匀捞起来,平铺在毛毡上,晾晒成形。在此基础上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设计,自由掌握纸的厚薄,做成圆形、三角形等任何形状,以及添加其他材料,搭配不同颜色。她说:“制作过程中你可能会有新的想法、感悟,从中得到很多启发。看到平常觉得很简单的纸变得奇妙无穷,是件很开心的事情。”
悠丽思说,在纸的利用上还有很多可以延伸的空间,她更希望纸能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走进艺术的世界,给人更多新的感受和想法。“我之所以想把纸的艺术发扬到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希望‘再利用’的概念,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发扬和发展。”
【出行指南】
自驾线路:岛内—翔安隧道—翔安大道,看到翔安新城大标牌时进辅道,直行约100米后右转,直行至红绿灯处,右转进入新城中路,行驶五六公里至澳头社区。
社区内道路狭窄,除了特殊车辆,所有车辆明天都不准开到主场馆附近,建议自驾的市民不要将车辆开进社区。车辆可停放在新城中路和布厝路,下车后步行进入社区,更能直观感受澳头的魅力。
活动线路:
双清桥—我素庐—双狮巷—苏蒋宗祠—妈祖庙—澳头哨所—玉鳌园—华侨书院—蒋氏小宗(向东厝,“纸”争潮汐展)—卡车司机油画馆—海鲜馆品尝地道美食—三笔文化展—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