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哲:近代科学的研究已是一个很庞大的社会活动

近代科学的研究已是一个很庞大的社会活动,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各种研究,很少是一个人可以作出很多科学实验的工作的。——不管他才能多大,智商多高。现代科学活动是集合很多人的专长及才智,彼此互相帮忙,才可作出一点东西。——李远哲

人物百科:

李远哲,1936年11月29日出生于台湾新竹。1961年获硕士学位后,次年去美国深造,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同年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7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86年和哈佛大学的达德利·赫希巴赫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约翰·波拉尼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应用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李远哲研究的是:把交叉分子束实验方法应用于一般的化学反应,特别是研究较大分子的化学反应;利用激光激发已被加速但尚未碰撞的分子或原子,以此控制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

1994年1月15日,他放弃美国国籍,回到台湾,担任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德国哥廷根科学院等院士。他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中国台湾人。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