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来了25名新教师,打个招呼吧

权威发布,读懂苏警。

在上级机关和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院今年招录引进了25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青年教师,充实教学、行政一线。

在接下来的警院工作和生活中,他们将接受警察意识教育和基层实战锻炼,转变身份角色,铸造忠诚警魂,融入公安教育事业。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 刘迎

我叫刘迎,1988年1月出生于江苏沛县,毕业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现就职于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交通教研室。

在多年学习、科研及项目实践中,我与交警同志们共同完成众多项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何及时转换身份、思维模式,将多年所学所思传递给学生,将理论知识结合公安实践转化为教学科研成果,将是我未来的工作重心。融合教师、公安民警、研究者及工程师等多重使命,为真正成为科技兴警队伍中的担当者而努力!

@ 卢义桦

我叫卢义桦,1989年6月出生,山东临沂人,毕业于河海大学社会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

我非常荣幸能够加入苏警院这个大家庭,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教师。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牢记“立德树人、育警铸剑”的初心和使命,认真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江苏警官学院的内涵式、特色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我全部的力量!

@ 古安琪

大家好,我叫古安琪,毕业于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专业,法学博士学位。我的母亲是一位教师,我从小在校园内成长,由于我是学校里面为数不多的教师子弟,所以我成了大家的“开心果”,许多老师也成了我的“大朋友”,将来成为一名老师从那时起已在心中发芽。

读博期间,我的导师虽年近六十,但依然像小伙子一样充满力量,奋斗在科研一线,他的师德风范以及科研精神,令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这些更加坚定了我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的理想。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分析社会问题的学科,而警察院校正是培养解决各类社会问题人才之地。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分层与流动,人民警察本体以及他们所面对的客体,都让我充满了兴趣。警服的神圣、科研的乐趣、未触之地的神秘,最终让我选择报考江苏警官学院。从报名到正式入职,历时七月有余,最终成为苏警院大家庭中的一员。

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在新的人生阶段里,我希望能和各位师友、各位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警院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 周荣宇

作为留校生,我很荣幸能够加入母校的大家庭,感恩领导和老师们多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栽培。大学四年,通过不断学习,我越发明白了公安教育的重要性,而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警的引路人,为此,公考之后我毅然选择了留校工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警院的新鲜血液,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踏实做事,老实做人,为新时代公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张紫东

我姓张,与南京紫东新区同名,今年夏天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专业民族学,有幸加入警院基础部工作。

一年前,我在云南一个海拔超过2500米的彝、汉、苗杂居村落调查,有幸在当地森林防火检查站见习。各民族护林防火队员们身穿迷彩制服,怀着保卫家园的忠诚之心,扛着风力灭火器,活跃在崇山峻岭之中。看着他们的飒爽英姿,我心生羡慕。没成想一年后,我也有机会穿上制服,在公安院校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其实上面这段话的意思简单点说,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呗。

@ 张鸿奇

我叫张鸿奇,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讲台论春秋,沙场看雨雪;

提笔绘社稷,握拳护正义;

善觉众人长,能乐万舸中。

@徐梦

我叫徐梦,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现就职于江苏警官学院后勤服务中心。

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诚。新的起点,新的挑战,希望可以和苏警院一起成长,并在未来更好地为警院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 徐波

当从通知单上看到你的名字,我内心欢呼雀跃;当第一次走近你门前的阶梯,我感觉庄严和神圣;当开始慢慢了解你的点滴,我更加坚定信仰。

我叫徐波,来自江苏泰州靖江市,很荣幸加入苏警院,新的身份,新的起点,新的方向,希望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 房雪峰

大家好,我是房雪峰,江苏警官学院2019届毕业生,毕业后很荣幸又留在学校工作。

感谢学院四年的培养和领导老师的关心。大学四年里我遇到了许多认真负责的老师,是他们让我从一个高中生蜕变成一名合格的预备警官。

毕业时,我选择了留校,希望可以像他们一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管教同步、关爱学生,献身于崇高的公安教育事业。

@ 朱毅

大家好,我是朱毅。从2012年本科入学,开始学习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到2019年从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硕士毕业,来到苏警院,在刑事科学技术系安家,幸运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希望今后在三尺讲台上,能像自己一路上遇到的所有老师一样,谦虚而有活力,谨慎但有热情,穷其一生,执着于热爱的事,不问得失,不惧苦累。

@ 李中仁

从前作为一名警校生,后来成为警校留校生,成为一名警院老师、人民警察,一路走来,逐步探明来时初心,承担自身使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警院新人,我将自觉融入学校发展规划,为新时代公安教育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李梦

我叫李梦,2019年6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理学硕士,现任江苏警官学院基础课教研部人民警察一职。

与苏警的缘分,妙不可言。记着哥哥的提醒,报考公务员时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岗位,于是,我毅然决然地选择苏警的教师岗位,这不但是一名人民教师,更是一名人民警察,高度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还是我从小的梦想——站在三尺讲台上传播知识。

经过重重考验,我非常幸运的成为了苏警这个温馨大家庭的一员,我坚信“越努力,越幸运”,也会在未来继续加油,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教师而不懈奋斗。

@ 杨曦

我叫杨曦,常州溧阳人,是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2016级的一名毕业生,现为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教师。

警察是忠诚于党保卫人民权利的神圣职业,教师身负教书育人的责任使命,我作为具有双重身份的警校教师,既感受到了荣誉,又感受到了责任。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完成好组织交给我的任务,无愧于身着的警服。

@ 杨茜

大家好,我叫杨茜,我的父母当初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的生命力能够像茜草一样顽强。而我,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顽强”地通过了江苏省公务员招录的层层关卡,有幸成为江苏警官学院基础课教研部的一名教师。

在刚刚过去的半年时光里,我一边写着毕业论文,一边准备着公务员考试。我想很多应届生在快毕业的时候,都恨不得能够学会分身术,不然很多时候真的是分身乏术。

可是,每次觉得自己快精疲力尽的时候,只要一想到自己有机会成为一名教师、一名警察,自己又再次有了前行的动力。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我最喜欢也是一直在激励我的一句话:不忘初心,未来可期!

@ 王希睿

感恩过往,奋斗未来!

大家好,我是现代警务研究中心王希睿。

@ 王贤

我叫王贤,1995年5月出生于山东菏泽,2019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我很幸运加入了英雄辈出、正气浩然的公安队伍,成为苏警院的一名教师。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强化“共产党员”“人民警察”“人民教师”三重身份意识,时刻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永葆忠诚政治本色。同时,我也会努力提升自身科研教学水平和公安实践能力,将专业知识与新时代公安工作相结合,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新的身份,新的起点,我将会以最积极的心态,最勤奋的姿态,和学生一起融入这最美好的时代!

@ 王辉

毕业于江苏警官学院,又很幸运的留在了学校工作。从一名公安大学生到一名学院老师,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意味着承担更多责任。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牢记学院无私奉献的校训,不断充实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将在实践中锻炼自我,为学院发展出力!

@ 王迪

从小羡慕妈妈,三尺讲台四季晴雨,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后来羡慕爸爸,服务人民惩恶扬善,守护家园从不懈怠。

如今,再也不用羡慕爸爸妈妈,因为留校使我拥有了警察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往后,愿自己温柔坚定,做好学警引路人、守护人,不忘初心,脚踏实地。

@ 盛文

大家好,我叫盛文,江苏省连云港人,2013年6月毕业于东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现就职于江苏警官学院网安系,来院前曾服务于江苏省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我很荣幸来到江苏警官学院。岁月不老,青春不朽;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新起点,新征程,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

@ 范贤涛

大家好,我叫范贤涛,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技术专业,很荣幸能够加入到江苏警官学院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

作为一名公安院校的毕业生,投身于公安事业、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是应有之意。如今,我已来到苏警院,在新时代,新天地,新起点上,必将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奋发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劲,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将公安教育管理事业作为终身奋斗目标,用满腔的热血和激情书写人生华章。

@ 谭静欣

我叫谭静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本、硕均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后在高校从事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学工作。我于2012年、2017年成功举办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曾主演歌剧《江姐》《小二黑结婚》等剧目,在国家级、省市级比赛中多次获奖。

在高校从事教学过程中,我多次协助警务系统组织文艺宣传活动,对警务工作有了直接且深刻的了解,产生了从事与之相关工作的动机。如今,梦想成真。我虽有满腔热情,但自知警务工作相关知能较为匮乏。我将虚心向先进学习,提升业务能力,不断充实完善自身,发挥个人专长,做好本职工作。

@ 诸葛程晨

我叫诸葛程晨,1986年出生于江苏常州,2018年于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专业是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年少时,在父母、学校老师的熏陶下,我心中总会罗列出教师、科学家、人民警察或是军人这些职业,对它们向往不已。读本科时,我曾报考过国防生,但是遗憾落选。在博士即将毕业找寻工作之际,我了解到江苏警官学院网安系招聘教师,我内心深处一个声音告诉我:“就是苏警院了!”

在漫长的半年时间里,我历经省考、体测、试讲等重重考验,最终有幸成为江苏警官学院网安系的一名人民警察教师,内心十分激动。

我即将面对的是从求学者转变为教育者这一身份的转变,古人云:“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我会尽我所能把我所学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与总结,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不负领导的信任和学生的期待。

@ 金程嘉

大家好,我是金程嘉,于2016年4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今年我通过省考考入江苏警官学院大家庭,就职于后勤管理处,希望在今后可以将理论付之于实践,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投身于校园后勤建设工作中,为各位老师、同学们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

新起点,新征途,我亦将及时转变思想理念,将老师、警察、公务员、党员多重身份铭记于心,将无私奉献牢记于心,将严谨踏实落实于每一件小事,将专业知识与公安工作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陈逊

大家好,我叫陈逊,江苏扬州人,很荣幸能够加入江苏警官学院大家庭。

我2008年进入法医学专业学习,从此和警察职业结下不解之缘,上课时经典生动的刑事犯罪案例,实习时生动却又触目惊心的刑事现场,让我愈发坚定信念——为生者言,为死者权。

相信在新的岗位上,能够迸发出更大的热情和能量。

@ 韩涵

这个世界太多的不确定。

2007年,我考上南京师范大学,没想到有一天会来到苏警;2011年,我成为南师研究生,没想到有一天我会来到苏警;2014年,我入职常州幼师学校,没想到有一天我会来到苏警;2015年,我转入武进体育局工作,没想到有一天我会来到苏警;2019年,当真的来到苏警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是为了来到这里。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把握现在,不让未来的自己后悔。

大家好,我是警察体育教研部的韩涵。

围绕公安教育现代化发展方向,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学院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也是学院对青年教师们提出的重要要求。

希望青年教师们尽快融入警院大家庭,敢担当,勇作为,讲奉献,为警院建设添砖加瓦,为把学院全面建成国内一流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公安本科院校不懈奋斗!

编辑 | 王 迪、胡晨帆

投稿邮箱 | wx@jspi.cn